- 马青;单兆伟;王晓华;
单兆伟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师承有源,在脾胃病的中医诊治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其本着肺与脾胃有着密切联系之宗旨,阐述从肺论治脾胃病的意义,提出临床常用的宣肺、降肺、补肺之法,旨在调肺以助恢复脾胃升降之枢,补肺以助滋养脾胃,补而不滞。单师指出临证时应广开思路,注意肺与脾胃的关系,常规辨治某些脾胃病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通过调肺来治疗,不必见病治病,肺气舒则脾胃气机畅,诸病向愈。
2016年06期 v.36 55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孙雪;张蛟;桑敏;张跃辉;
男性不育常见的致病因素,对于临床医师在男性不育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方面提供借鉴。对近10年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出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男性不育与精液异常、生精障碍、精子、卵子结合障碍及内分泌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生精障碍最为普遍。从4方面论述男性不育症发病的病因和病机,为临床诊治男性不育症提供理论依据,以便详细、全面、准确地找到其病因。
2016年06期 v.36 560-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9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孙业园;王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均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在病因病机上存在共性,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极为紧密,症状也多有相似。在其辨证施治方面,古今医家见仁见智,缺乏统一的标准,纵观近现代相关文献,多见肝郁气滞、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肝血不足等证型,常见治法有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滋补肝肾、疏肝健脾、养肝宁心等,尤以从肝论治为要。各医家对从肝论治此二病颇有见解,灵活运用疏肝、清肝、平肝、养肝治之,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丰富了对甲亢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二者和肝脏之间的认识。
2016年06期 v.36 5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莹;李竹英;
介绍刘建秋教授运用自拟敷穴化痰膏,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证经验。刘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标实"触动"本虚"共同为病,而依据本病"感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的病机特点,治虚则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根本。穴位贴敷疗法即将膏敷法运用于相应穴位的治疗方法。药物的有效成分从汗毛孔吸收,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系统,达到祛除病邪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故刘教授在此基础上,结合古代医家"春夏养阳"及"治未病"的理论观念,采用中医特色外治贴敷疗法来防治本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取得显著疗效。
2016年06期 v.36 568-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秋实;姜德友;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年育龄期女性或儿童,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类似于中医古籍记载的"阳毒""蝴蝶丹""痹证""温毒发斑"等。龙江医派著名医家华庭芳从医50余年,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自成一体。华老认为其基本病机归纳为风热毒邪入侵,血瘀脉络,气阴耗伤,治以清热解毒,辅以凉血养阴之法,常以生地黄、金银花、连翘、蝉蜕、蛇蜕、当归、白芍、牡丹皮等药物为基本处方。临床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症状、病程长短不尽相同,华老谨遵"以病统证、随症施药"的原则,辨证施治、灵活变通,虽多数药物看似平淡,却每见奇效。
2016年06期 v.36 57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胡龙涛;王亚丽;蔡芳妮;周望;张柳婧;张赛赛;
目的探讨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患者的舌象分布规律。方法对242例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患者的舌象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舌质分布为:紫暗舌48.3%,绛红舌27.7%,红舌11.6%,淡红舌11.2%,淡白舌1.2%;舌形分布为:胖大舌或齿痕舌68.6%,瘦小舌13.6%,点刺舌12%,裂纹舌5.8%;舌苔分布为:白厚腻苔49.2%,薄白苔16.1%,薄黄苔16.1%,黄厚腻苔14.9%,白厚苔2.1%,黄厚苔1.7%;舌下脉络分布为:增粗迂曲69%,增粗迂曲伴有舌下瘀点瘀斑15.3%,瘀点瘀斑11.2%,正常4.5%。结论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瘀阻脑络,痰热腑实证为中风病中经络发病早期(7 d内)的常见证候。临床诊治中风病时应注重对于患者舌象的诊查,详察舌质、舌形、舌苔及舌下脉络的变化。
2016年06期 v.36 57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洪天一;韩一龙;梁超;
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伴有高致残率、死亡率。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遗症安全、稳定且可长期应用,并对全身脏腑气血的亏虚、瘀阻有调节作用,对肢体的屈伸不利,运动失常有恢复作用。根据前人所载之方药,结合王老的治疗经验,对于缺血性卒中后遗症偏枯和脑鸣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治疗思想的总结。
2016年06期 v.36 578-579+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爱;黄少君;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联合黛力新治疗精神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精神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黛力新早、中午各1片,2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栀逍遥散(柴胡、当归、茯苓、白术,牡丹皮、炒栀子、白芍、甘草,薄荷、生姜)口服,疗程同对照组,评估治疗2周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及临床表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DHI、HAD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联合黛力新治疗精神性眩晕,能降低DHI、HADS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6年06期 v.36 580-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蒋思韵;万华;
目的探讨清化痰湿方联合外治法治疗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采用清化痰湿法治疗的粉刺性乳痈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98例患者平均创口愈合时间为31.3 d,总复发率3.37%。结论目前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若临床上患者见体态丰腴、苔白厚腻等,辨证为痰湿症者,即可采用清化痰湿法联合外治法治疗,清热燥湿、散结消肿。清化痰湿方合外治法治疗粉刺性乳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
2016年06期 v.36 583-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王浩;庄威;薛晓鸥;
目的观察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于增瑞自拟经验方"复原益肾活血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46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患者采用自拟经验方"复原益肾活血汤"治疗观察疗效;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行经时间为(5.34±0.76)d,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行经时间为(4.97±0.93)d,2组间治疗后经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为(9.16±1.48)mm,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5±1.63)mm,治疗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复原益肾活血汤"可改善因人流术后导致胞宫胞脉瘀阻,血流不畅所致的月经量少。
2016年06期 v.36 586-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林柳兵;王鑫;沈艳婷;阙任烨;陶智会;李毅平;李勇;
目的观察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144例乙肝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和对照组(拉米夫定),连续常规用药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水平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乙肝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肝纤维化(III型前胶原(PC-Ⅲ)、层黏联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提高总蛋白水平。在缓解情志抑郁、倦怠乏力、便溏、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等症候方面,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加中药安慰剂(P<0.05)。在改善乏力、全身症状、活动及焦虑等生活质量方面,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加中药安慰剂(P<0.05)。结论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在改善乙肝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中医症候、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加中药安慰剂。
2016年06期 v.36 589-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周春刚;汤加;李卿;徐辰;张志斌;
目的建立缺氧/复氧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观察心肌细胞肌浆网钙调控相关蛋白表达及当归补血汤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钙超载的影响。方法 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Fluo-3 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RT-PCR荧光相对定量检测大鼠心肌肌浆网Ca转运ATP酶(SERCA2a)、L型钙通道(CAV1.3)、兰尼碱受体(RyR1,RyR2)、受磷蛋白(PLB)、肌集钙蛋白(CASQ)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早期凋亡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明显(P<0.05),CAV1.3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RyR1和CASQ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SERCA2a和PLB mRNA表达水平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归补血汤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能够显著降低复氧损伤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5),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CA2a和CASQ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PLB和RyR1 mRNA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AV1.3mRNA水平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出现明显的钙超载及肌浆网钙调节蛋白调节紊乱现象,当归补血汤能够通过升高肌浆网钙调节蛋白SERCA2a和CASQ mRNA的表达,减轻复氧后钙超载,降低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早期凋亡率。
2016年06期 v.36 60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卜晓玲;黄文玲;徐翠;赵彬竹;金哲;
目的探讨自拟方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模型盆腔血运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丹枝饮组,每组15只。采用鼠衣原体宫腔注射的方法造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5‰CMC,阿司匹林组、丹枝饮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给药3个动情周期后,观察每组小鼠髂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卵巢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盆壁微小血管单位时间内血流灌注量。结果:模型组的髂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27.21±3.41)mm/s]、卵巢动脉平均血流速度[(35.94±5.91)mm/s]及盆壁微小血管单位时间内血流灌注量[(31.98±6.95)PU/s]均显著低于正常组[(33.17±5.75)mm/s、(53.02±6.82)mm/s及(53.64±7.27)P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药物干预后,阿司匹林组[(31.73±5.22)mm/s、(49.36±9.78)mm/s及(51.90±8.12)PU/s]、丹枝饮组[(34.31±5.40)mm/s、(52.20±9.78)mm/s及(54.40±7.30)PU/s],与正常组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枝饮可通过加快髂内动脉、卵巢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提高单位时间内盆壁血流灌注量,改善盆腔血运,缓解盆腔血瘀环境。
2016年06期 v.36 604-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娟;邓秀兰;李配;潘霏;赵娜妹;齐明月;钟相根;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系列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香烟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每组10只。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纯净水。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后取左肺中叶肺组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和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1(calcium 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CLCA1)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MUC5AC和CLCA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的大鼠肺组织MUC5AC和CLCA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大鼠肺组织MUC5AC和CLCA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减少最明显。结论健脾益肺化痰系列方能有效抑制COPD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可能是与健脾益肺化痰系列方的"化痰"作用有效降低了肺组织MUC5AC和CLCA1 mRNA水平及蛋白的表达相关。
2016年06期 v.36 608-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欣;宋岩;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塌渍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并研究血清炎症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变化及作用。方法将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针刺配合补肾活血颗粒塌渍,对照组予达英-35口服,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各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80.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H、T、IL-18、TNF-α水平升高,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塌渍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示慢性炎症可能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且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有关。
2016年06期 v.36 616-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徐兰凤;刘兰英;王和生;
目的综述赵氏雷火灸治疗痛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础效应机制。方法检索近年有关雷火灸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报道,对临床疗效、效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雷火灸广泛用于脊柱病、四肢关节病、内脏病等所致疼痛,其疗效评价多见于增效性研究,少部分为非劣效性研究。基础效应机制可能与热辐射、光辐射等有一定关系。结论雷火灸治疗痛证临床疗效肯定,应用前景乐观,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2016年06期 v.36 619-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赵琳琳;王艳艳;张春萍;王锐;
目的总结至阳穴临床主治病症,进而对至阳穴临床主治作用及规律进行浅析。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方式,对中国知网(CNKI)近30年至阳穴主治病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分析总结至阳穴临床主治作用及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至阳穴主治范围广泛,不仅擅治冠心病、心绞痛等循环系统疾病,还可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病变。结论至阳穴具有泄热解毒,祛湿化浊;宣发阳气,活血通络;疏肝和胃,调畅气机;补精益髓,安神定志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且疗效显著。
2016年06期 v.36 623-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宁式颖;杨玉赫;李响;梁碧莹;杨玉瑶;修畅;李陈雪;朱路文;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为2000—2014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0篇,并计算这些文献涉及的主穴、配穴及穴位归经的使用次数及频率。结果所筛选文献涉及主穴60个,应用次数大于15次的腧穴有百会21次,太冲18次,内关16次;配穴53个,应用次数大于5次的腧穴有太溪、足三里8次,行间7次,神门6次。穴位归经应用次数最高的为膀胱经,其次为任脉、胃经和胆经。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时大多以百会、太冲、内关、四神聪为主,根据辨证选择相应的配穴。
2016年06期 v.36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伟;程运中;宋哲伟;应荐;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规律,探讨其治疗机理,分析当前此领域研究的现状。方法对文献中的治疗方式、选穴规律、实验方法等进行归纳。结果以关元、中极、秩边、肾俞、次髎、膀胱俞、太冲取穴频率最高,治疗方式有针刺、温针灸、电针、针药联合等;实验研究多观测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或模型动物组织学变化。结论取穴经络以任脉、膀胱经、肝经为主,多以腹部、腰骶近部取穴为主,治疗方式多为针灸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实验研究多以细胞因子水平、组织学变化为观测指标。
2016年06期 v.36 629-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石可松;潘贵超;
目的观察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为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9例,优良率79.6%;对照组49例,优良率6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肠线栓通过套管针刀植入,加之针刀的松解起到了促进病变组织区域的血液循环、增强代谢、消除水肿、无菌炎性吸收的作用,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6期 v.36 63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婷婷;耿婷婷;姜劲峰;徐旺芳;荣长保;
目的对电针治疗抑郁症双重状态的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机制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nNOS可能是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的机制之一。结果 1)抑郁症双重状态-焦虑和抑郁与nNOS密切相关,即:慢性应激早期大鼠海马nNOS活性增高,介导焦虑样行为;慢性应激晚期大鼠海马nNOS活性降低,介导抑郁样行为。2)nNOS可能是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的机制之一,即:电针减少慢性应激早期大鼠海马nNOS的释放,达到抗焦虑样作用;电针提高慢性应激晚期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达到抗抑郁样作用。结论 nNOS可能是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的机制之一。
2016年06期 v.36 635-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