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振峰;沈建平;
为观察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预后的干预作用,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成药、汤剂、注射剂等中医特色疗法,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机主要在于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发病基础,心络痹阻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2015年05期 v.35 446-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陆启滨;陈聪;
从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性激素检查以及治疗探析本病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卵巢早衰的病因与家族遗传、性生活匮乏、过度操劳、不良生活习惯、失血性贫血、卵巢自身疾病以及医源性因素等相关;病机主要为肾亏脾虚,其次与心肾不交、肝脾失调、痰湿瘀浊等因素相关。症状以月经早闭为主,伴随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体征为生殖器官的提前萎缩,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治疗以补肾健脾为主,调理心肝为辅,配合理气活血,祛湿化痰,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5年05期 v.35 449-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雅怡;周惠芳;
卵泡发育不良的治疗,中医从肾气亏虚这一病机出发,结合肾主生殖的观点,利用中药补肾填精法,从而达到促进卵泡发育的治疗目的。西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为药物促排,提高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从而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活动,最终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近年来大量的中医文献研究更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多方面、多角度地验证对卵泡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并开拓了更广的研究思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取所长,互相弥补,在采用西药促排的同时使用天然补肾中药,着手于整体调理,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2015年05期 v.35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郑玥;奚肇庆;
重症肺炎发病主要由于病原体感染及免疫损害。中医认为,重症肺炎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盛痰结。治疗方面西医主要以抗感染、呼吸支持、纤支镜、营养支持、激素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主要以涤痰泄热、升清降浊、泄热通腑、扶正祛痰为主。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多结合中医的增强患者正气以抗邪,西医抗生素、呼吸支持等优势方法共同治疗重症肺炎,有效降低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及入住ICU时长。但中医针对重症肺炎的辨证思路仍众说纷纭,未来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对照研究来指导临床。
2015年05期 v.35 456-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抒雯;刘敬霞;虎喜成;任非非;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卒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血入络,故辨证中应首辨病证标本虚实。在治疗中刘教授认为,藤类药具有舒展蔓延、通经活络之性,可深入经络,治疗脑卒中在经在络之病。将藤类药灵活配伍,可加强活血化瘀、熄风化痰、滋阴通络等功效。
2015年05期 v.35 460-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文瑞;杨爽;王盛隆;王强;
证候学研究是中医辨证论治哮喘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哮喘中医证候分型尚不统一。但总体上可归纳为发作期证型以热哮、寒哮、风哮居多,缓解期证型主要为肺气亏虚、肺脾气虚及肺肾亏虚等虚哮为主;发作期证素以热、风、饮、寒为主,缓解期证素以痰浊、阴阳虚、肺肾虚等为主。哮喘治疗主要有针对病因病机治疗、应用藏象理论及经方治疗、针对体质治疗及使用针灸、敷贴等外治法治疗。
2015年05期 v.35 463-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沈晓婷;万贵平;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之本为血瘀,活血化瘀是本病的根本治法。中医治疗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周期疗法,外治法又可分为中药灌肠、针灸、局部给药等不同治法。中医治疗内异症能有效减轻和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内异症新的突破点。
2015年05期 v.35 467-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小美;刘光陵;吴雪琼;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结核最新进展。对近10年内的国内外的中医药在治疗小儿肺结核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比较不同中医药在治疗小儿肺结核的差异,找到适合小儿肺结核治疗的方剂。目前各地医家,以小儿肺结核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长期临床经验,创立各具特色方剂,使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结核病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中医药可以抑菌、杀菌及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病灶组织的修复,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西药连用可降低或消除抗痨药物的毒副作用。
2015年05期 v.35 470-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凡;唐德才;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血瘀的关系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运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1990—2014年文献,对其中符合要求的21篇文章进行汇总、分析。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血液循环障碍等关系密切;中医临床采用辩证分型、基本方加减及中西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减轻临床症状甚至逆转疾病发展趋势,但对本病血瘀证的实验研究仍较匮乏,治疗方法及疗效评判不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2015年05期 v.35 473-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陈芳园;闵仲生;
根据近年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案例和实验研究等,与单纯用中药或者单用西药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对比。收集近10年来,符合标准的文献报道收纳集合,提取有研究质量的数据,并给予总结归纳。西药治疗重度痤疮见效快疗效好,但是近年来痤疮患者中,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临床经常出现不良反应,然而痤疮丙酸杆菌之所以会产生抗药性,主要是因为其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菌膜进行抵抗。中药治疗虽然起效慢但是疗效更持久,毒副作用相对更小。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或者单用中医治疗,但由于中药的应用大多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进行,导致其缺乏科学依据和品质管理的标准化,因此需要待更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所以中西医结合疗治疗重度痤疮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2015年05期 v.35 47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燕;楼雪玲;孙丽君;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中药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HPV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健脾化湿中药口服联合保妇康栓阴道置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阴道置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V转阴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3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HPV转阴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中药可有效调节宫颈HP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PV感染转阴。
2015年05期 v.35 480-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郭冰杰;杨彩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从月经第1天起每晚睡前口服10 mg的米非司酮,1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和少腹逐瘀汤加减,1剂/d,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56%(14/25)和96%(24/25),明显比对照组24%(6/25)和72%(18/25)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平均缩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化瘀消,对少腹胀痛等进行有效的治疗,平衡内分泌,对肌瘤生长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恢复子宫常态。
2015年05期 v.35 483-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梁少琴;傅晓芸;周志贤;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结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复方血栓通胶囊(三七、黄芪、玄参、丹参)结合康复疗法(传统针灸、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以空白胶囊结合康复疗法。2组均进行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14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3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复方血栓通为代表的益气养阴活血法遣方用药结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2015年05期 v.35 486-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旭;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降浊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保护作用,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40例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分为2组,化痰降浊汤组和血脂康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30 d后,各组患者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化痰降浊汤通过健脾化痰,使机体内气血调和,痰随气化,脂浊自灭,达到降脂,保护血管内皮的目的。
2015年05期 v.35 489-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谢彬;康蓓蓓;王文丽;
目的探讨宣肺调肝脾方联合顺尔宁片治疗小儿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证属素体脾虚、风邪犯肺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顺尔宁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宣肺调肝脾方联合顺尔宁口服。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总有效率、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组的咳嗽缓解时间(7.11±3.29)d,对照组(8.81±4.03)d;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11.90±3.03)d,对照组(12.07±2.43)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宣肺调肝脾方联合顺尔宁片治疗小儿风邪犯肺型CVA,宣肺健脾调肝,能缓解咳嗽症状,缩短疗程。
2015年05期 v.35 492-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运强;付烊;
目的探讨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9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方法和丹栀逍遥散治疗,总结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存在月经周期紊乱、血管舒缩综合症、精神、神经症状、生殖器变化、心血管变化等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83.6%、73.4%、70.5%、33.1%、26.5%,研究组相对应的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0.7%、7.8%、7.0%、4.7%、4.7%,研究组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可补肾调冲任、滋水涵木,疏肝解郁清热、调畅气机正切中其病机。
2015年05期 v.35 495-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冠璋;董婉茹;于卉;高鑫;李自辉;刘树民;
目的研究玄参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玄参水提物高,低剂量组。高、低剂量给药组大鼠分别给予5.4,1.35 g/kg玄参水提取液灌胃,联苯双酯组大鼠给予0.2 g/kg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1 h,除空白组腹腔注射10 m L/kg橄榄油外,其余各组按10m L/kg剂量腹腔注射10%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CCL4后,禁食不禁水,24 h后称重20%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并迅速摘取肝组织,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部分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玄参水提物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大鼠肝脏指数、ALT、AST活性及MDA含量,并且增强SOD和GSH-Px活性,同时对血清中TBi L活性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玄参水提物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015年05期 v.35 504-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斌;徐向东;
目的探讨白虎汤对内毒素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虎汤低、高剂量组(10,20 g/kg),造模前,空白、模型2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白虎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药物,1次/d,连续5 d。第6天,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方法复制发热家兔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症状及体温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体温,TNF-α、IL-1β、IL-6、ET和CD8+水平显著上升(P<0.01),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虎汤高、低剂量组家兔体温、TNF-α、IL-1β、IL-6、ET、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上升(P<0.05或P<0.01)。白虎汤高、低剂量均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效应(P<0.05或P<0.01),均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TNF-α、IL-1β、IL-6、ET、CD8+水平升高(P<0.05或P<0.01),促进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白虎汤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解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发热家兔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其解热的作用。
2015年05期 v.35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张俊威;许庆瑞;霍金海;王伟明;
目的对痒停擦剂的抗炎、止痒和抗过敏作用进行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豚鼠局部瘙痒、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评价痒停擦剂止痒、抗炎及抗过敏作用。结果痒停擦剂能降低磷酸组胺所致豚鼠局部瘙痒的阈值(P<0.01);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率和蛋清致大鼠足跖肿程度(P<0.05,P<0.01);降低5%DNCB至小鼠耳廓迟发性超敏反应模型的耳肿程度(P<0.01)。结论痒停擦剂具有止痒、抗炎、抑制迟发超敏反应及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
2015年05期 v.35 51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曼旎;
目的探究《中华本草》艾叶条目下7种蒿属艾组植物,即艾、蒙古蒿、魁蒿、五月艾、野艾蒿、红足蒿与北艾均可作为"艾"使用的主要原因。方法利用文献学方法对上述7种植物的形态学与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这7种蒿属植物的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也相似。结论由于仅凭人的主观感受很难以从形态、气味与治疗效果上对上述七种蒿属艾组植物进行准确分类,故长期以来上述7种植物均被作为"艾"来使用并被收集于《中华本草》之中。
2015年05期 v.35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龚甜;刘桂颖;
目的探究苇茎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进展。方法通过搜索CNKI,万方,PUBMED等众多数据库,查找与苇茎汤相关的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方面的大量文献,并对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结果苇茎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显著,应用面非常广泛,相关药理研究正在不断开展。结论苇茎汤的清热祛痰,化瘀解毒等功效较为突出。将苇茎汤和其他方剂合用时,苇茎汤的作用也随之改变,功效范围也随之扩大。
2015年05期 v.35 518-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缪黎玮;叶丽红;
目的探讨肿瘤血瘀证和活血化瘀药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索活血化瘀药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促进和血管生成正常化作用,为活血化瘀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方法检索相关的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方面的大量文献,并对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结果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机体的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滞、痰凝、血瘀、毒邪等凝聚而成。在治疗上,临床应注意不同活血化瘀药的选择应用,应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及不同的病期等情况灵活应用,以及与扶正培土、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祛湿化痰等方法的配合应用。结论血瘀是常见病因病机,贯穿肿瘤发生发展各个阶段,而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5年05期 v.35 521-523+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