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静;杨文华;闫理想;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因"虚""毒""瘀"所致。研究"缓中补虚"理论,从补劳极之虚损、祛邪扶正、祛瘀生新3个方面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虚"当缓中焦之里急,补劳极之虚损;"毒"当祛邪扶正,先攻后补;"瘀"当缓消瘀血,祛瘀生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机辨证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
2015年03期 v.35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荣;李捷;
"瘥后防复"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经》中对痹证的病因、特点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痹证"瘥后防复"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提出应根据六气所主季节,避免感受当令所过之气;根据"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提出调饮食,护营卫,避免重复感受风寒湿之气;根据"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和"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提出应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保暖;在"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基础上提出加强锻炼,适当运动,疏通经络等。还可采用日晒、灸法、穴位刺激等方法。
2015年03期 v.35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肖荃月;于河;刘曜纶;谷晓红;
银莱汤由金银花、连翘、莱菔子等多味药组成,其功效为清肺泄胃、宣肺止咳、辛凉清解、调和表里,临床常运用于治疗外感热病,兼有饮食不消、纳谷不香的患者。谷晓红教授以银菜汤为基本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小儿肺炎喘嗽发热、小儿惊厥发热、小儿乳蛾发热,取其两清肺胃、消积化滞之效。
2015年03期 v.35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谢志燕;徐传花;常惠;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及多囊卵巢为特征,其中肥胖者占PCOS的50%以上。目前对于肥胖性PCOS的西药治疗,主要是控制体质量,调整月经周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还要促排卵治疗。其主要有激素避孕药(HCs)、胰岛素增敏剂和促排卵药三大类药物。中医学认为肥胖型PCOS主要是由于肾虚不能主水而凝聚为痰湿,痰湿脂膜壅塞胞宫,血海蓄溢失常而致,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针对这一病因病机,以补肾化痰祛湿为主要治则,并同时兼以健脾、疏肝、清胃等法,强调要畅情志、节饮食、劳逸结合。另外针灸、耳穴及穴位埋线等理疗方法也是治疗肥胖型PCOS的常用方法。
2015年03期 v.35 235-23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孝娟;李杰;
梳理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外治法,单味中药可以采用紫草油外涂,金银花液浸泡,自拟方外用选芪归通络汤、通络活血颗粒、四妙活血散、加味桂枝汤外洗,炎敌油、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外涂等。外治法使药效直达病所,能有效缓解症状,保证抗肿瘤方案的实施。
2015年03期 v.35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丹萍;孙志岭;纪伟;
研究近10年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治类文献,多数医家认为干燥综合征病位涉及多个脏腑,而肝是其中重要脏腑之一。临床证型主要包括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血不足、肝郁脾虚等,其中肝肾阴虚是最常见的证型。治疗多以疏肝理气、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滋养肝肾、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等为主。各医家或清肝、或平肝、或疏肝、或养肝,都体现了不同治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过程中的灵活运用,进一步证实肝的疏泄与肝藏血功能的正常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丰富了现代医家关于干燥综合征与肝之间关系的认识。
2015年03期 v.35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林洁琪;郑健;艾斯;
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侵袭鼻窍被认为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其病位在肺脾肾肝,病性又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别,包括瘀血、痰饮等病理因素。近现代各医家对其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从肝脾肾等脏腑论治、从风论治、从痰瘀论治等方法。
2015年03期 v.35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夏泽华;张雅明;柏连松;
柏连松教授认为,小儿肛瘘多于出生后2岁内发病。因胎毒未清、脾胃虚弱、复感湿热之邪所致,还与小儿肛门局部发育不全有关。其治疗以清胎毒、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柏教授以土茯苓为君药,取清泻胎毒、健脾止泻、不伤脾胃之功效,辅以蒲公英、虎杖、黄柏等药,药量减半。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黄柏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诸药合用,使肛痈发作趋于缓解,减少发作频率,局部硬结软化消散。并结合中药外敷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使小儿免于手术而获治愈。
2015年03期 v.35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韩俊阁;郭霞珍;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失所主、肝失疏泄,均可因影响人体气机、血脉、阴阳的正常循行,从而出现寤寐规律失常而致失眠。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以通血脉、调阴阳、行气血为法。应用血府逐瘀汤使气血阴阳正常运行,并通过临证化裁、服药方法的变通而增强疗法。
2015年03期 v.35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南征;孙雪;刘小伟;张铎;沈明阳;李美瑛;刘淼;
目的观察复方榛花舒肝胶囊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 118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复方榛花舒肝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护肝片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显效37例(61.66%),有效16例(26.67%),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58例,显效18例(31.03%),有效26例(44.83%),无效14例(24.14%),总有效率75.86%。2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榛花舒肝胶囊能疏肝解郁通络,解毒利湿化瘀,进而恢复肝损伤,降低三酰甘油。
2015年03期 v.35 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鸿浩;张惠勇;秦朝辉;鹿振辉;耿佩华;郭晓燕;
目的观察复方芩部丹颗粒辅助化疗药物治疗阴虚火旺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强化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符合标准MDR-PTB患者7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化疗方案(6 Amk,Pa,Lfx+15 Pa,Lfx)+X(X药物由各中心专家根据患者个体病况选择,原则不超过3种)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基础化疗方案的同时服用复方芩部丹颗粒。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强化期治疗结束时(治疗第6个月)痰结核菌培养、痰抗酸杆菌涂片、胸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强化期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对照组痰菌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阳性分级计数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片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缩小、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部丹颗粒能降低阴虚火旺型MDR-PTB患者痰液结核菌含量,降低传染性,能促进阴虚火旺型MDR-PTB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空洞缩小及闭合,减轻患者症状。
2015年03期 v.35 258-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柳岩;董智勇;王晓琼;蔡锦成;叶会跃;吴云强;
目的评价加味八珍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单侧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内固定的病人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围手术期间治疗组服用加味八珍汤,对照组服用力蜚能(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观察2组在骨痂生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骨痂生长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率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气血两虚证的病人,可使气血旺盛,筋骨得养,有利于骨折愈合。
2015年03期 v.35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向宇;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饮食控制,进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给予胰岛素、二甲双胍口服控制血糖,并依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酌情加用瑞格列奈或者阿卡波糖口服治疗,控制餐后2 h血糖≤10 mmol/L,空腹血糖≤7 mmol/U。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血脂(TC)、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FPG,2 h PG及Hb A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降低早期DN患者血糖指标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改善患者肾功能作用明显。
2015年03期 v.35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朱传美;汪海珍;杨志波;许斌;
目的观察润肤保湿乳膏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润肤保湿乳膏(薏苡仁、人参、当归、核桃、桃仁、红花、甘草等)治疗组30例和尿素乳膏对照组30例。各外涂8周,3次/d,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PASI积分情况;采用Soft 5.5测定仪对30例银屑病患者用药前、中、后及20例健康人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包括油脂水平、水分含量及p H值进行测定,并观察润肤保湿乳膏治疗前、中、后患者及健康人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润肤保湿乳膏治疗后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红斑、丘疹、鳞屑等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及PAS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鳞屑最为显著(P<0.01),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3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皮肤表面油脂及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5),p H值(P<0.01)明显降低,但仍未达到健康人水平。结论润肤保湿乳膏明显改善血虚风燥银屑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尤以鳞屑为主,且有利于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恢复。
2015年03期 v.35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宁丁;刘晓秋;伍军军;陈嘉;周钱粮;陈英杰;张永斌;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对糖尿病大鼠胃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分析补中益气丸胃黏膜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30%乙醇灌胃建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第5周起开始给药连续12周,观察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胃组织COX-2、i NOS的表达。结果大鼠持续消瘦且血糖居高不下,糖尿病成模率为75%。模型组COX-2mRNA、i NOSmRNA和中药组i NOSmRNA值均大于正常组(P<0.01),而中药组COX-2mRNA值小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COX-2蛋白表达量大于正常组(P<0.05),中药组COX-2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和中药组i NOS均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严重,补中益气丸能调节COX-2和i NOS的表达,阻止胃黏膜损伤和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2015年03期 v.35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周庆莹;刘宏岩;
目的观察解郁开心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自由饮食,自然光线下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Open-Field评分方法,将得分≤20分、≥130分的大鼠剔除,剩余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后5组通过禁水24 h、禁食24 h、4℃冰水游泳5 min、2 h行为限制、夹尾1min、潮湿环境、昼夜颠倒,7种应激刺激每天随机安排一种,各种刺激不连续出现,连续刺激3周造模。造模后灌胃给药,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混悬液10 mg/d;解郁开心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解郁开心丹2.0,1.0,0.5 g/d(给药体积为每100 g体质量给予1.0 m L)。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28 d。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脑内NA,DA,5-H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大鼠脑内NA,DA,5-HT含量明显增高且P<0.05;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解郁开心丹具有与西药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同样的抗抑郁作用,且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
2015年03期 v.35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冰梅;许峰;王中男;
目的观察熟眠胶囊对失眠大鼠脑内5-HT1a、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失眠模型组(M组)、地西泮组(D组)、熟眠胶囊高、中、低组(SM-H、SMM、SM-L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PCPA法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组分别给予熟眠胶囊(28,14,7 g/kg)、地西泮(0.525 mg/kg),N组、M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7 d,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内5-HT1a、5-HT2a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N组相比,M组下丘脑、海马5-HT1a表达量明显降低、5-HT2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M组相比,D组下丘脑、海马5-HT1a表达量明显升高、5-HT2a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与M组相比,SM-H、SM-M组下丘脑、海马5-HT1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5)、5-HT2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熟眠胶囊可以通过调节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海马中5-HT1a、5-HT2am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2015年03期 v.35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秋虹;林兰;
目的归纳总结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中药调节作用。结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分化、迁移以及细胞恶性转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许多炎症、增生性、免疫性疾病与ERK信号通路的异常调控密切相关。结论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和中药复方不仅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ERK信号通路而改善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从而改变细胞命运,而且还可以通过上调或下调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过程,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表达及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2015年03期 v.35 28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春娜;刘洋洋;李朋收;时晓娟;徐暾海;刘铜华;
目的归纳总结目前文献报道的有关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为东北天南星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关于东北天南星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有很多,通过查阅搜集已发表的各类文献中对于东北天南星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内容,总结出东北天南星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结果东北天南星主要包括苷类、甾醇类、脂肪酸类、黄酮类、糖类、凝集素类和核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抗惊厥作用,抗菌、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祛痰作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作用。结论东北天南星可与其他中草药制成配方治疗肝癌、宫颈癌、肺癌、脑卒中等疾病。
2015年03期 v.35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孙妍;姚琳;李金山;王伟明;
目的建立小儿清肺分散片中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同一时间点的溶出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溶出介质、溶出方式及转速对黄芩苷溶出的影响。结果黄芩苷浓度在0.025~0.125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1%(n=9),RSD=2.98%;小儿清肺分散片的溶出条件为采用桨法,以p H值为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取样时间为40 min。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清肺分散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2015年03期 v.35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峰;范刚启;
目的通过对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防治偏头痛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总结三者对偏头痛的防治的疗效。方法查阅近10年关于针药结合及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资料,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药结合疗法的针刺、药物疗法间,应存在着交互作用,但目前的疗效评价体系在诊断及疗效标准、影响疗效的治疗性因素及随机、对照、盲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共性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结果的科学性。结论这种交互作用可能表现为协同效应,也可能表现为拮抗效应。通过分析针药结合疗法针刺、药物的主次作用,针、药间的交互作用性质及大小,可提高协同疗效,避免拮抗效应。
2015年03期 v.35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曾晓春;向红;张怡;李维靖;连慧文;
目的归纳总结健脑益智推拿法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经验。方法通过查阅各类数据库,搜集有关使用健脑益智推拿法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健脑益智推拿法能有效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智力发育,调和阴阳,增强正气,是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有效途径。结论此法通过对脑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良性刺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脑部和体格发育,开发智力,尤其是囟门及背部穴位操作法,可弥补大脑先天发育的不足。
2015年03期 v.35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董艳;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背俞穴为主的针刺治疗,主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针刺补法;对照组口服尼尔雌醇(2 mg,每半月1次)加盐酸氟西汀胶囊(20~40 mg,1次/d)。10 d为1个疗程,2组分别观察3个疗程。采用HAMD量表为评定工具,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后各评定1次,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2组HAMD总分均逐渐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后的HAMD总分分别为:(26.97±5.13)、(23.59±6.15)、(16.13±6.93)、(11.73±5.58),对照组的HAMD总分分别为:(27.15±3.69)、(23.18±4.56)、(19.08±1.30)、(15.32±3.86),在2、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从补益与调理脏腑入手,改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2015年03期 v.35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黄春元;
目的探究眼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常规组30例,予以康复治疗如理疗、肢体功能训练等,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体针治疗,选取百会、四神聪、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等穴位,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30例,在体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眼针疗法,取穴为患侧的上焦区、下焦区,用眶外刺法治疗,15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是应用眼针与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更为突出,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可加强人体整体的调节作用,改善脏腑气机,活血通经行气滑利关节,能有效治疗肢体运动障碍,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和神经功能恢复。
2015年03期 v.35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王慧君;吴晴;梁伟;王松坡;
目的总结归纳中医健脾法在治疗大肠癌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及研究,从中医对大肠癌脾虚证的认识、健脾法的临床应用、健脾法的作用机制3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脾胃亏虚是大肠癌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健脾法是治疗大肠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调节免疫功能等。结论临床应用健脾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复发转移,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5年03期 v.35 315-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飞虹;谈勇;
目的归纳总结中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为临床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为相关研究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各种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中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相关文献及临床报道,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整理。结果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有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或并见,病理因素可为气滞、血瘀、痰湿,一般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思路多为主方基础上辨证加减或辨证论治,中药调周及同时应用针灸治疗等。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促排卵,辅助黄体功能,改善黄体血供,应用溴隐亭、地塞米松、生长激素、雌激素,心理疗法和饮食疗法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可明显改善疗效,提高临床妊娠率。
2015年03期 v.35 319-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