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蓓;徐晶钰;张璇;秦志丰;
中医对冠心病的辨治历来有重瘀轻痰的倾向。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其中医证型谱发生改变,治疗上也有了从重瘀轻痰到治痰为先转变的趋势。痰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可贯穿于胸痹一证发生发展的始终,痰湿阻滞可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又可进一步因实致虚,产生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等证。将"痰"作为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痰为先,见微知著,发挥未病先防、早治防变、瘥后防复的作用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运用消痰法辨治冠心病,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阻止疾病发展有积极意义。
2014年11期 v.34 1081-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洪嘉婧;王瑞;王艺晴;杨子奇;李源;洪杰;
"傅青主—陈士铎学派"不仅衣钵一脉相承,学术特色鲜明,且理法方药俱全,对于后世中医临床指导意义深远。这一学派的学术观点认为,消渴病的病位在于肺、脾、胃、肾的脏腑功能失调,并对消渴的不同症候类型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辨证和治疗方法,通过探析其学术体系和衣钵传承之脉络,可以发掘"傅—陈"学派的学术魅力和精华,使之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的诊疗实践。
2014年11期 v.34 1084-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湃;战梅;舒适;
焦虑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属于中医的情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心神不宁、惊恐不安、精神紧张等。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类型决定这个人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而且决定着这个人所患疾病的类型。因此焦虑症的易感因素与个人的体质类型密切相关。在治疗中坚持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等原则,以求在不干扰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改善临床症状。
2014年11期 v.34 1087-1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健;赵宇明;和梦珂;张静;石静纹;
刘燕池教授认为,皮肤病多为血热、热毒和湿热郁结于皮下,因此组方以清热药为主,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的野菊花、青黛、土茯苓和败酱草,清热凉血的牡丹皮、紫草和清热燥湿的苦参、黄柏。皮肤病初期注重清热解毒、疏解郁热并保持大便通畅,后期则辅助滋阴和活血药物,酌加麦冬、沙参、生石斛和丹参、制乳香、制没药、红花等。刘燕池教授多用五味子和乌梅治疗瘙痒。对于皮肤病损,多采取口服中药的同时配合外洗药物,并强调日常皮肤清洁并忌食辛辣海鲜。
2014年11期 v.34 1099-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柯逸云;许小凤;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甲减与先兆流产的关联性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甲状腺素与卵泡刺激素的协同作用、自身免疫失衡、甲状腺相关抗体等因素有关,而中医方面认为两者主要病机都为脾肾阳虚,故甲减可致胞宫失养,系胎无力,最终发为"胎漏""胎动不安"。在临床过程中,防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已成为控制先兆流产发生率的必要措施之一,除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外,中医根据其发病机制,主要以益气健脾、补肾温阳之法调整体内气血平衡,从而改善机体内分泌代谢状态,降低血清TSH水平,最终达到减少流产的目的。目前临床中主要有单纯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及针刺疗法,而中西医疗法因其突出的疗效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2014年11期 v.34 1103-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左明晏;
胡思荣运用体质学理论治痰湿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湿既是痰湿体质的特征性因素,又是疾病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决定因素,解决痰湿问题成为调体论治及辨证论治的共同核心,祛湿化痰对于痰湿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谓"一箭双雕"。以痰湿的性质及特征为依据确立温化及制源的论治原则,并在相关原则基础上结合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论治要点创制了姜楂冲剂,临床上广泛运用姜楂冲剂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湿体质,既展示了调体治疗的祛湿化痰、活血逐瘀的调体治疗思想,有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临床疗效差,手段不足的问题,同时展现了中医药在临床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色及丰富的内涵。
2014年11期 v.34 1106-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毕岩;岳冬辉;李欣;张海洋;卓越;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单味中药,银翘散、蒿芩清胆汤、甘露消毒丹等复方及针灸、艾灸、推拿等疗法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特点,不只单纯关注直接抗病毒作用,更重视自身体质因素,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动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发挥治疗作用。
2014年11期 v.34 1109-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贾建真;万小雪;李红妮;
温邪上受,必先犯肺,温邪的发生,大多始于肺卫。肺为气之本,咽喉为肺之门户,是机体抵御病邪的第一道门户,咽喉肿痛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是温病中最重要的兼证之一,故对于咽喉肿痛的治疗在温病乃至整个外感病及杂病中的治疗至关重要。吴氏对本病的治疗首分虚实,在治疗上能做到立体用药,肺肾同治,通过元参开肾关,以滋咽喉,对咽痛的治疗始终以阴伤与否作为用药准则,处处体现吴氏存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的温病治疗思路,并且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在治疗中多次用到伤寒原方。
2014年11期 v.34 1114-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俊龙;董耀荣;王胜林;胡晓贞;冯其茂;
目的观察强心方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方(党参、黄芪、太子参、附子、桂枝、肉桂、鹿角片等)。疗程4周。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生化检测血浆BNP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以及提高射血分数、降低脑钠肽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中药强心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更好地缓解心衰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并降低血浆BNP水平。
2014年11期 v.34 1116-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段锦绣;吴浩;薛武更;贾鸿雁;叶财德;何会贞;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药综合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认知障碍的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3层,其中无认知障碍组50例、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和轻度血管性痴呆组30例。每层患者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分别比较每层患者干预前后及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和ADL指数评分,评价中医药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无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轻度血管性痴呆3组患者中的干预组干预前后,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MMSE评分比较P<0.05;轻度认知障碍组和轻度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MOCA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医药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尤其是对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效果更好。
2014年11期 v.34 1119-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薛武更;叶财德;段锦绣;何会贞;刘景峰;彭伟;吴浩;孙光荣;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对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站的痴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3例痴呆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最多的前4位分别为气虚质(含气虚质倾向)、阴虚质(含阴虚质倾向)、痰湿质(含痰湿质倾向)、血瘀质(含血瘀质倾向),分别占到38.5%,28.7%,18.2%,15.4%。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痴呆患者均以气虚质多见。不同年龄的患者中,60~70岁患者、>80岁患者体质以气虚质为多见,<60岁患者、70~80岁患者体质以阴虚质为多见。结论气虚质(含气虚质倾向)、阴虚质(含阴虚质倾向)、痰湿质(含痰湿质倾向)、血瘀质(含血瘀质倾向)等体质,使脑在正虚和邪实两方面都面临更多的危险因素,可能促进了痴呆的发生,是老年期痴呆发生的体质因素。因此,改善这些体质对预防老年期痴呆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4年11期 v.34 1123-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伟霞;黄芸;秦书敏;郑培永;季光;邢练军;
目的观察降脂合剂治疗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降脂合剂方(绞股蓝15 g,虎杖15 g,茵陈9 g,丹参9 g,干荷6 g)2次/d,每次200 mL;对照组口服强肝颗粒,2次/d,每次1袋(5g)。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脂水平、B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证候总有效率(83.34%)高于对照组(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三酰甘油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在肝脏B超有效率评定上,治疗组有效率(33.34%)高于对照组(23.33%)。结论降脂合剂健脾化痰、清热解毒,可明显改善湿热中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血脂水平、B超情况,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4年11期 v.34 1127-1129+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晓纯;冯健;王锐;高洪娟;段晓征;朱浩宇;王东英;
目的观察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关系的临床研究,探寻小儿哮咳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治疗小儿哮咳提供依据,"气池"变化的观察为儿科望诊新增添的内容。方法收集小儿病例资料90例,选择症见"气池"青紫的哮咳患儿30例为观察组、单纯哮咳而未见"气池"青紫患儿30例为对照A组及健康体检小儿30例为对照B组,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进行观察、研究、总结。结果症见"气池"青紫哮咳患儿的IgG、IgA、IgM水平较单纯哮咳而未见"气池"青紫患儿及健康体检小儿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并且以IgA、IgM降低为主;少数患儿存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正常范围内偏高的现象。结论免疫力低下是症见"气池"青紫哮咳患儿反复发作的病因之一,故对临床症见"气池"青紫的哮咳患儿应常规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以便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及为系统、规范化诊疗提供新的诊断依据。"气池"改变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关系的研究为儿科望诊新增添的内容。
2014年11期 v.34 1130-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淑芳;杜志坡;张明华;
目的探讨益肾壮骨合剂联合钙尔奇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空腹血糖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病例随机平分为3组。A组:单纯降糖;B组:单纯使用钙尔奇D;C组:使用益肾壮骨合剂联合钙尔奇D。观察比较3组患者骨密度、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单纯降糖治疗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加中医补肾壮骨治疗可以更有效的辅助骨质疏松的治疗;C组骨密度值升高较快,血糖降低较快(P<0.05),且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可在后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C组治疗9周后血糖差值和骨密度差值成负相关(r>0.05),骨质疏松治疗和糖尿病治疗间存在协同作用,中西补肾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辅助血糖的控制。结论在西医降糖和减少骨吸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壮骨合剂可有效缩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糖、骨密度的改善时间,并在后期治疗中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4年11期 v.34 113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梁静;孙维峰;周建龙;
目的观察中药内治法和中药外治法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输卵管不孕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60例。中药治疗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3~7 d后开始采用中药口服疗法联合中药灌肠及外敷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空白对照组患者不予药物治疗,自然受孕。停药后定期每3个月进行随访,了解妊娠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超声造影输卵管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表现等。结果 2组随访妊娠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妊娠率明显提高,分别为25.0%和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38.33%,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超声造影结果提示输卵管再通有效率81.66%,较空白对照组6.66%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期间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毒副作用表现。结论中药内外治法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明显提高妊娠率、临床有效率及输卵管再通有效率。
2014年11期 v.34 1137-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勇;孙大林;金保方;张新东;夏国守;徐福松;
目的探讨补肾导浊颗粒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甲磺酸多沙唑嗪(可多华)4 mg,每晚1次;治疗组服用补肾导浊颗粒(每次200 mL,2次/d)。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并计算疾病疗效及总有效率,同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了4周的治疗,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前的IPSS和QOL评分分别由(17.8±2.7)分、(4.8±1.1)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6.1±2.4)分、(3.1±1.0)分(P<0.05)。治疗组的IPSS和QOL评分分别由(18.0±2.8)分、(4.9±1.2)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4.1±2.3)分、(2.3±0.7)分(P<0.05),并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其疾病疗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导浊颗粒能迅速改善BPH患者的IPSS和QOL评分,疗效优于多沙唑嗪。补肾导浊颗粒在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全身症状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11期 v.34 1140-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付玉娟;韩东岳;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对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专用软件RevMan 5.0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篇研究共806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有效率优于其他治疗方法(P<0.000 01)。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说明,较之其他疗法,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症状、体征均有较好疗效。但由于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尚不能充分肯定,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2014年11期 v.34 1143-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怡然;李文迅;张茜;李娜;余飞;金英利;雷林丹;李玉波;郭长青;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制动致关节损伤的治疗机理,观察针刀、电针和圆利针干预对关节软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圆利针组,每组9只,用改良的Videman法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建立兔膝关节损伤模型。电针组电针KOA兔左侧"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外膝眼",疏密波,连续波,频率2/100 Hz,强度3 mA,每次20 min,隔日1次,1周3次,共6周;针刀组KOA兔左侧内、外侧副韧带及髌韧带的中点前缘、起、止点进入,刀口线与韧带方向平行,分别松解5次,每周1次,共6次;圆利针进针点与针刀组一致,分别松解5次,每周1次,共6次。通过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性KOA兔关节软骨潮线及间隙、钙化层及深层软骨改变情况;并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关节软骨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关节软骨HE染色切片显示,针刀、电针和圆利针有效抑制了软骨基质的退变,促进了软骨的再生修复,且针刀组效果优于电针组和圆利针组,圆利针组优于电针组;扫描电镜下,可见三种疗法均有效改善了软骨表面结构的破坏,且针刀组优于电针组和圆利针组,圆利针组优于电针组。结论针刀、电针和圆利针均能有效改善实验性KOA模型兔软骨组织的损伤情况,并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修复,进而恢复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松解法为主的针刀和圆利针的疗效优于电针。
2014年11期 v.34 1153-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黄朝忠;刘智;苏颖;胡亚男;
目的研究加味补血汤对荷瘤小鼠进行环磷酰胺(CY)化疗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正向调节作用,筛选最佳治疗剂量。方法采用全自动血象分析仪检测RBC、WBC水平,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CSF活性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CY化疗后免疫功能抑制的调节作用。结果 1)肿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下降,与空白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2)荷瘤小鼠腹腔注射CY后与肿瘤组小鼠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各给药组小鼠的RBC、WBC、Hb水平G-CSF活性及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较,大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加味当归补血汤的中剂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肿瘤化疗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上调作用,能有效的抑制CY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中剂量效果最佳。
2014年11期 v.34 1159-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春平;曹家铭;马天阳;王立民;司昌荣;高羽高;
目的观察参芪益气通脉颗粒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兔模型心率、窦房结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用45只健康家兔进行改进方法 SSS造模,挑选32只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组:参芪益气通脉颗粒组,心宝丸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在给药前,实验开始后3 d、1周、2周测量心率(HR);于给药前、试验开始后1周、2周则量窦房传导时间(SACT)。实验结束时对比各组疗效。结果参芪益气通脉颗粒组HR,SACT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参芪益气通脉颗粒可明显加快心率(P<0.05,P<0.01),但与心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芪益气通脉颗粒可明显缩短SACT(P<0.05,P<0.01),且10 g/kg组药后30 min作用优于心宝组(P<0.05)。结论参芪益气通颗粒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兔模型可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调节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因而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功能。
2014年11期 v.34 1163-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