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维林;刘维;
最先提出仲景"存津液"思想的是清代伤寒大家陈修园。胡希恕老先生认为经方中"阳"指的就是津液,条文中提到的无阳不可发汗,都是仲景"存津液"思想的体现。甘草、大枣、人参等药物在《伤寒论》处方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充分说明仲景十分重视对津液的顾护,且将"存津液"的思想贯穿于《伤寒论》全书。
2013年06期 v.33 54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周春霞;苏冠宇;樊小农;
心肾相交是中医睡眠理论当中重要环节。心肾不交导致失眠多归责于心与肾之间的阴阳关系失常,但又以三焦的通畅及中焦脾胃正常运化为前提。三焦为心肾水火相交的道路,脾胃对于心肾相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居于人体气机的中枢地位及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2方面。故临证关注心火肾水的同时,需详细审查三焦、脾胃、气血,以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5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巩艳春;
情志变化对脏腑有着不同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脾胃的损害,导致脾胃病的发生。临床时可以将调摄情志作为脾胃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告其败,语其善,导其便,开其苦,通过医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气血流畅,神志调和,滋养神气,舒畅胸怀,同时可增强药物的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2013年06期 v.33 544-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润花;陈亮;苏泽琦;师宁;李培彩;郭强;丁霞;
回顾研究发现,既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纳入及排除标准不严格,难以保证西医"病"与中医"证"之间关系的对应性;基于部分学者经验的病例观察表(CRF)以获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在自然状态下的四诊信息;对环境、发病季节、气候等有可能影响中医证候的因素考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对以单一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忽略了复合证型的存在,致使研究结果过于片面。
2013年06期 v.33 546-547+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萌;
邓悦教授认为,双心疾病之病因病机在于虚、郁、瘀,三者可互为因果,多在气血不调的基础上,形成肝郁、脾虚、血瘀。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型。虚者,气血亏虚,无以濡养经脉;实者,气滞血瘀,痰浊阻滞,脉道壅塞不通。治疗上常用"益气活血,养心安神"之法,灵活运用养心汤加减,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55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曲淼;董兴鲁;张姝;任熙;付东婷;
中医五情归五行,而五行相生相克,"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就是按照五行相克,情志相胜的理论,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活动,去战胜、克制因某种不良刺激而引起的情志疾病,从而达到改善情绪、治愈疾病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55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袁东;章永红;
中医以"络脉络病"理论为指导,认为"肺络痹阻"是肺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病机,提出以"通络法"治疗肺癌,具体包括行气通络、化痰通络、活血通络和搜风通络法,临床运用时须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掌握不同药物的药性和配伍特点,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达到肺络通畅,邪去正安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557-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赵宇明;王利敏;梁永宣;王庆国;
刘渡舟教授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柴胡剂、泻心剂类方,尤其精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对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老治疗胃痛的经验可归为"十二法",即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消食导滞,清利湿热;燥湿运脾,行气和胃;行水消痞;疏肝和胃;疏肝清热;活血行气止痛;疏肝理脾,调和气血;寒热同调,和胃消痞;滋养胃阴;益胃和肝;温中健脾法。十二法治疗各有特色,遵循方证病机进行组方用药,疗效独特。
2013年06期 v.33 559-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力;邹玺;刘沈林;
刘沈林教授善于中医辨证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认为肿瘤的发病和转移多以正气亏虚为本,归根结底是气、血、阴、阳的不足;其次是痰、瘀、毒、郁等病理因素,为致病之标,故临床辨治肿瘤之疾,始终以扶正为先,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平衡,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期及邪正交争的程度,配合祛邪解毒、化痰软坚、活血行瘀、理气开郁等法。消化道肿瘤因其部位及功用的特殊性,治疗时应始终以顾护胃气为旨,"存得一分胃气,留得一丝生机"。刘师提出了以收敛固涩法治疗消化道肿瘤,一方面可固摄正气,御邪外出,另一方面固摄癌毒,预防播散,其自创"复方乌梅散",可收敛固涩,扶正摄毒,临床屡见效验。
2013年06期 v.33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金凤;
陈宝贵教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重视重建脾胃生理功能,认为慢性腹泻无论寒热,大多系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致使脾胃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清浊失泌,治疗上当以重建脾胃生理功能为主。临证用药特点可以概括为清补兼施、重用风药、通涩相配、寒温并用、肝脾同调以达到脾胃生理功能的重建,所谓泄泻止,则运化行。
2013年06期 v.33 567-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川;吕文良;何立丽;孙桂芝;
孙桂芝教授认为邪盛正衰是肝癌的基本病机,培正扶本法应该贯穿于肝癌的治疗全程。在治疗肝癌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抗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努力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黄芪、莪术、桃仁、九香虫为孙老临床治疗肝癌常用中药,因黄芪补气托痈、莪术消积破癥、九香虫健脾益肾、桃仁活血化瘀,均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肝纤维化疗效。但孙老强调,运用中医方药治疗肝癌的同时,仍应采取西医手术、介入、射频消融等手段,最终达到防治肝癌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569-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孙浩;
升降理论是用来表明人体气化功能的一种独特理论。升降功能的失调是泄泻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临床泄泻的治疗应顺应气机升降之规律,遵循气机升降的辨证关系,注意脾胃的升降逆乱与肝的疏泄与否,遣方用药注重升中有降,降中寓升,升降相宜,从而达到升降斡旋,气血冲和,疾病痊愈之目的。
2013年06期 v.33 57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羽超;李益民;
脾胃为后天之本,李益民主任认为治疗乳腺癌从调理脾胃入手能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疗效。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多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加之忧思郁怒,饮食不当,气滞血瘀,久则聚痰酿毒,凝结于乳中而成癌。治疗时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掌握扶正与祛邪的动态平衡,辨证分中焦痰湿、肝郁脾虚、脾胃气虚、胃阴不足4型。并将患者发病前饮食习惯、精神状况等纳入辨证范畴,重点处置,方能收到较好疗效。
2013年06期 v.33 574-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艳;常惠;
张景岳温补法源于其所著《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经病乃妇科病之首,阴阳、脏腑失调是月经病主要病因病机,经血本于脾肾,经病虚多实少,调经重在温补脾肾。故温经、健脾、补肾等扶正固本方治疗月经病,疗效较好。
2013年06期 v.33 57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曾宪玉;王玮蓁;郭娜;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表现为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半灼热、瘙痒不适,停用糖皮质激素则皮疹反复,采用清热凉血、滋阴清热等法治疗疗效欠佳。在郑钦安先生"阴火"思想指导下,注重整体辨证,采用温阳化饮、温潜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提示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在皮疹辨证同时应注重整体、阴阳辨证。
2013年06期 v.33 578-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成山;张招弟;
目的:观察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辨识及中药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1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不同中药进行干预,疗程16周。结果:痰湿质(19.84%)、阴虚质(12.84%)和气虚质(11.28%)是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治疗组治疗后平和质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压总有效率为91.13%,优于对照组的73.68%(P<0.01)。结论: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进行中药调理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2013年06期 v.33 583-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俊曦;李卡凡;钟艳萍;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渊所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鼻渊患者均给予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川芎、白芷、羌活、苍耳子等,日1剂)治疗。结果: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7.9%。结论: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渊引起的头痛疗效确切。
2013年06期 v.33 585-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洪霄;王东;王学武;
目的:观察疏肝宁心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年龄大于60岁的慢性失眠患者,给予疏肝宁心法指导下的中药胶囊剂(酸枣仁、柴胡、白芍、合欢花等),每次3粒,每日2次,2周为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7例(54.02%),显效14例(16.09%),有效7例(8.05%),无效19例(21.84%)。结论:疏肝宁心法治疗老年慢性失眠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2013年06期 v.33 587-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卞艳君;张书贤;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例分为胃溃疡组3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组28例,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红参、黄连、黄芩等,日1剂)治疗,伴胁部胀满,午后自感发热者加柴胡、香附,纳差、食谷不化者加鸡内金、神曲,恶寒者加肉豆蔻,五更泻者加四神丸。结果:胃溃疡组治愈率89%。结肠炎组治愈率79%。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2013年06期 v.33 58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王露;陆为民;
目的:观察徐氏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给予徐氏疏肝和胃汤(柴胡、枳壳、白芍、香附等),对照组30例予胃乐宁片,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氏疏肝和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3年06期 v.33 590-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君;马助国;王国军;安淑银;杨旭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COS寒湿凝滞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达英-35治疗(每晚1片,连服21 d,停药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加味(附子、干姜、炙甘草等)。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月经周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寒湿凝滞证,有助于恢复月经及排卵,是PCOS寒湿凝滞证有效治疗方法。
2013年06期 v.33 592-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琛瑶;
目的:观察燥湿止痒洗剂熏洗治疗女阴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女性外阴湿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制燥湿止痒洗剂(地肤子、苦参、黄柏、苍术等)熏洗外阴,对照组38例使用地奈德乳膏涂擦患处,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燥湿止痒洗剂熏洗治疗女阴湿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2013年06期 v.33 593-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孔吉良;商爱江;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调肝汤辅助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癫痫患儿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治疗组在西医抗癫痫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化浊解毒调肝汤(田基黄、红景天、绞股蓝、鳖甲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抗癫痫药物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P<0.05)。结论:化浊解毒调肝汤辅助治疗小儿癫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方法。
2013年06期 v.33 595-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池红;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胶囊联合自拟中药治疗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转移因子胶囊联合自拟中药(茵陈、黄芩、黄连、玄参等)治疗扁平苔癣,观察用药1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sign评分变化等情况。结果:停药1个月后,联合用药组sig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相对免疫抑制剂单纯治疗疗效确切,停药后复发情况显著降低,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2013年06期 v.33 596-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鹏;刘莉君;
目的:探讨银玄汤防治DCF、FOLFOX方案引起的化疗性口腔炎的作用。方法:将66例胃癌、大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自化疗之日起服用银玄汤(金银花、玄参、野菊花、麦冬等),早晚各服100 mL,取50 mL含漱2 min,每日4次;对照组于化疗当日起以稀碘伏含漱,连续10 d。结果:治疗组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口腔溃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玄汤用于预防化疗性口腔炎效果显著。
2013年06期 v.33 598-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福田;张南方;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灵仙药酒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口服腰痛宁胶囊(每次3~4粒,每日1次);治疗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口服复方灵仙药酒(威灵仙、麻黄、桂枝、荆芥等),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39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酒剂治疗坐骨神经痛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06期 v.33 600-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董政起;高军;陈昕;程东岩;
目的:建立更年安舒颗粒中松果菊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shimpackVP-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采用甲醇-乙腈(15:10)配成的混合溶液为A溶液,以1%冰醋酸溶液为B溶液,以A溶液-B溶液(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结果:松果菊苷在0.080~1.28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85%(n=6)。结论:HPLC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更年安舒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3年06期 v.33 607-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伟;姚玉强;谷明明;孙璐璐;韩佳;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时期大鼠模型组的抗M2受体抗体mRNA表达水平、心肌细胞的病变程度,来分析COPD在不同分期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COPD组B、COPD急性加重组C、COPD并发肺心病组D)。通过气管内滴入脂多糖和被动吸烟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COPD模型大鼠再次气管滴入LPS造成急性加重,在COPD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三氯化铁建立COPD并发肺心病模型。RT-PCR法检测血中抗M2受体抗体mRNA含量,电镜观察心脏结构变化。结果:抗M2受体抗体mRNA在B、C组表达均升高(P<0.05),在D组表达最高,较AB组均有明显增高(P<0.01),电镜下心组织损伤程度依次明显,抗M2受体抗体mRNA的表达水平与在电镜下观察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有相关性。结论:M2受体抗体在大鼠COPD并发肺心病模型组中最高,表明COPD病程后期继发肺心病与对M2受体的自身免疫密切相关。大鼠心肌细胞病理改变程度与M2受体抗体mRNA表达水平相关,提示抗M2受体抗体对COPD病程中心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3年06期 v.33 609-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弢;郜俊清;金惠根;刘宗军;赵德强;
目的:研究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分为5组: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MTT法观察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对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作用的保护;采用westernblot检测法测定细胞VEGF蛋白水平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补气化痰方药物血清能减少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生长的抑制,并通过上调VEGF蛋白途径达到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结论:补气化痰方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上调VEGF蛋白表达实现。
2013年06期 v.33 612-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晶;钟相根;贾旭;邓秀兰;王青青;郑子安;王坦;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IL-23/IL-17炎性轴的影响。方法: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_(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_(35-55))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左归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体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CNS病理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IL-23 p19、IL-17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IL-23 p19、IL-17mRNA表达显著升高。左归丸及泼尼松组小鼠脑组织IL-23 p19、IL-17 mRN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P<0.01)。结论:左归丸能够抑制IL-23/IL-17炎性轴而起到抗炎作用。
2013年06期 v.33 615-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洁;周微;刘博强;
目的:观察对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的30例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主穴联合穴位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对眼肌麻痹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效果肯定。
2013年06期 v.33 62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永红;张万龙;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76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短刺法针灸治疗。结果:短刺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
2013年06期 v.33 62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俊昌;李媛媛;黄银僖;李磊;王新军;马鑫文;孙芸;葛亮;
目的:观察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配合推拿手法为对照组和陈元膏膏摩配合推拿手法为试验组,疗程结束后采用目测疼痛评分法(VAS)、中医证候疗效及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积分分值相结合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和改善体征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活动度等方面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膝关节膏摩疗法值得推广。
2013年06期 v.33 623-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杨丽华;伏忠阳;易婧;
目的:观察药物封闭联合推拿治疗慢性训练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接收的96例慢性训练伤官兵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了药物封闭联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48例患者仅采用了药物治疗方法。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封闭联合推拿治疗慢性训练伤可有效促进患者慢性炎症的消退。
2013年06期 v.33 625-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小丽;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超声波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按揉及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并采用牵拉手法,同时配合超声波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起到了舒筋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消肿的作用,超声波振动引起组织内微细的按摩作用可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使挛缩肌肉的纤维组织松弛。
2013年06期 v.33 627-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秀艳;
目的:观察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随访58例,复发7例,复发率为12.07%;对照组随访46例,复发18例,复发率39.1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更佳,复发率低。
2013年06期 v.33 628-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海;闫博;齐伟;
为了能够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更大程度的减轻患者治疗时及治疗后的痛苦,张力下推拿应运而生。进行张力下推拿治疗时,肩关节及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要保持一定的张力,肩关节周围的痛点便会凸显出来,而实践证明,这样的关键点就是弓弦力学系统中的异常应力点,也就是黏连、瘢痕、挛缩最集中,病变最重的部位,通过手法对这样的关键部位进行松解、剥离,以达到调节人体的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63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红阳;闫博;齐伟;
目的:对比分析张力下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常规推拿。方法:将7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张力下推拿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张力下推拿通过手法对这样的关键部位进行松解、剥离,可以达到调节人体的力学平衡,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3年06期 v.33 63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慧慧;齐向华;
<正>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情志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思虑过度只是作为一种病因被提及,但通过临床发现大部分的思虑过度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状态,即心理状态层面的问题。导师齐向华教授在近三十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5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而其中又以"思虑过度状态"
2013年06期 v.33 633-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涛;
<正>黄文政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联合会肾脏病分会名誉会长、天津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肾脏病临床及科学研究,在中医药治疗肾病中具有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黄文政教授学习,亲身体会黄文政老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肉眼血尿医案1例,加以整理,以飨同道:崔某,女,84岁,退休教师,2012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2008年4月10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规律腹膜透析,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伴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刻下:肉眼血尿,腰酸、乏力,舌光红无苔、舌边瘀斑,脉弦细涩。尿常规: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2
2013年06期 v.33 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新月;张倩;张永和;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基本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发作死亡率高。中药蕴藏了大量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刺五加叶皂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淫羊藿总黄酮注射液,丹参、红花,白藜芦醇,银杏叶提取物,二参汤,玉米须总黄酮等对动物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制备方法有开胸手术法、闭胸法,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有收缩环法、压迫法、冠脉栓塞法,离体心肌缺血模型可以排除机体代谢的影响,更确切的反映心肌耗氧情况,并且易于控制给药剂量与给药尝试,比较适合于研究心肌缺血过程中的代谢情况。
2013年06期 v.33 64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林银骥;朱治强;
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水谷之精微生化乏源,则肌肉失于充养;日久元气大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得不到后天的补充,则髓枯骨痿。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常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气虚发热、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现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确有效果,同时,部分西药如泼泥松等与补中益气汤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见效快、缓解完全、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2013年06期 v.33 64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庆芝;郭纪芬;张晓甦;
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尤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宫颈非典型增生、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慢性宫颈炎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报道较少。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明显疗效,治疗方法多样,主要有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及联合治疗等,其中联合治疗疗效更显著。
2013年06期 v.33 64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宋晓莉;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无外乎内因、外因。内因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使气郁、火郁、湿阻、痰壅、风动之变由生,致邪阻经络或上犯清窍,则壅遏为痛;亦可因肝肾阴虚或脾虚血亏、脉络失荣、不荣则痛。外因多为风邪挟寒、热、湿诸邪,侵犯经脉,阻遏脉络,不通则痛。中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治疗方法众多,疗效显著。
2013年06期 v.33 647-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