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良清;姜建国;
体质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也是其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条件。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其中痰湿体质是糖尿病人群中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治疗上应注重痰湿质早期的治疗,尤其是糖调节受损阶段,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同时,将活血化瘀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后期注重调理并发症。
2013年02期 v.33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康洪昌;周正华;
泄泻以脾为主要矛盾,以湿为病理关键,内湿、外湿或内外合邪均可致泻,故湿胜则泻。"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风药以祛风为长,多具味薄气轻、轻扬发散之性,升麻、葛根、柴胡之类也,其性辛、苦、温,味香,属木,辛温可升阳,苦温可燥湿,辛香可醒脾,属木之性助肝之条达,以达胜湿止泻之功。然风药多辛香走窜,易于耗气伤阴,故当中病即止,用量不宜过重,避免耗气伤阴之弊,以防其耗散元气。
2013年02期 v.33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高霖雨;李淑萍;赵鸣芳;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的生理功能与月经、生殖的关系十分密切,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畅,经脉通利,肝藏血则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女子具有"善怀多郁"的特点,常因七情不遂,引起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月经渐后期量少,甚至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以持续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分析其生理病理及临床表现与肝郁的关系,认为肝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之一,在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治疗上应用疏肝解郁法,方选大柴胡汤,使肝气得疏,肝郁得解,肝体得补,气机畅达,血脉流通。
2013年02期 v.33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宋丽艳;过伟峰;孙蓉蓉;李婷婷;
过伟峰教授在病机证候学的研究过程中,从病机的高度探索头痛的辨证思路,归纳出风、痰、瘀、虚4种病理因素,分别以祛风散邪,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行气,健脾化痰、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活血通络以及补肝肾脾等立法,并通过审证求因、四诊合参及综合诊断,可提高中医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玉霞;王亚红;
郭维琴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因情志因素而致气滞血瘀;后期因热邪伤阴,致阴虚血阻,气血瘀痹;晚期因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致气虚血瘀,阳虚血凝。因疾病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导致血瘀的因素,且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入血",故从"心主血脉"的认识出发,"从心论治"高血压病,佐以活血化瘀药物,可事半功倍,收桴鼓之效。
2013年02期 v.3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马辉;顾庆华;
顾庆华教授认为,咽为胆之使,食管的通利功能受到胆的调控,胆病则失其调控之职,食管的通利功能下降,而胆与胃近邻,体类相通,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辨治分为三因:胃病及胆,当以治胃为先,兼顾通利胆腑;胆病及胃,当以治胆为要,兼顾和降胃腑;胆寒者,治以温胆和胃,胆热者,治以利胆和胃。总之,临证辨治胃食管反流病,从胆胃着手,以利胆和胃为原则,终获良效。
2013年02期 v.33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汪银莹;顾勤;
胃食管反流病中常见胆汁反流,且大多与酸反流并存。西医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为主。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在胃气上逆、脾失运化,临证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或疏肝清热,或健脾益气,或宣肺降逆,或降气化痰,或滋阴清热等。顾勤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肝胃郁热,少阳枢机不利,气机上逆,故治疗时以调气机之经方小柴胡汤,可疏利三焦,调畅气机,疗效较好。此外,临证中见肝肺气逆证,如:咽中堵塞感或异物感,但饮食下咽无碍,可予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2013年02期 v.33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朝晖;
胃阳耗伤是胃癌呕吐的基本病机。胃癌病人日久阳气亏虚,久病及脾,形成机体脾胃阳气亏虚的局面,导致无力运化水谷精微,久而宿食痰饮内停,此外胃气以降为顺,中焦阳气亏虚,虚阳浮越,胃内宿食痰饮随而上泛,均可出现呕吐的现象。故在治疗上当以温运中焦,祛痰化浊为大法,止呕当依据气滞、痰阻、血瘀等病因的不同,而选用辛香通络,祛痰通络,祛瘀通络之品。旋覆代赭汤为治疗因吐下伤中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其病机为中焦虚寒,痰阻气逆,故而在临床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川;葛惠男;
葛惠男教授认为,患者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情志不畅、素体不足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此为消化性溃疡发病之本。其病位在胃腑,与脾关系极为密切。葛惠男教授将辨病辨证相结合,归纳出本病的主要证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等。葛惠男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脾胃虚弱,常易兼有瘀血内阻,故治疗消化性溃疡时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法,效果较佳。
2013年02期 v.33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立梅;路广晁;
路广晁教授认为,慢性胃痛初起邪在气分,入于脏腑,气机逆乱而作痛,久则入于络,气血不行,"久痛必瘀",瘀滞由微而著,发为瘀血胃痛。依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久痛入络"理论,从瘀论治慢性胃痛,以调和气血,和胃止痛为基本法则,临证用药时酌加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檀香、砂仁、蒲黄、五灵脂等,另外,路教授强调,活血化瘀类药物久用有碍胃之弊,化瘀应中病即止,防止化瘀太过碍胃,耗伤正气。
2013年02期 v.33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奚社苗;
中医理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是以肾虚为本,痰瘀热为标。其论治多以肾为基础,如补肾调经法、补肾化痰调经法、益肾清热调经法,此3法,以肾主生殖、肾主水、肾藏精理论为指导,重在调经,同时可配合补肾、化痰、化瘀、清热等法,标本同治,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商璐;叶柏;
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皮质醇类等药物,周期长,不良反应大,易于复发,患者难以长期坚持。中医根据辨证论治选取不同方药,并配合灌肠、针灸等方法治疗取得显效。
2013年02期 v.33 134-135+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惠惠;刘慕冰;王力鹏;殷晓轩;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西医主要以抗氧化剂、乙醛脱氢酶激活剂、拮抗细胞炎性因子等药物为主;中医治疗分别从肝、胆、脾、祛邪扶正等方面辨证论治,采用健脾祛湿、化痰祛湿、清肝胆湿热、祛邪补虚等法,临床疗效较好。另外,中西医治疗本病可取长补短,通过总结治疗规律,构建肝病的双重诊疗体系,可取得满意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嫒嫒;薛博瑜;
中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主要由湿热疫毒之邪入侵、正气亏虚、瘀血阻络以及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引起,发病因素有七:湿热、肝郁、脾虚、气滞、血瘀、阴损、阳虚,然湿热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临床辨证可分为5型,肝郁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血瘀型、肝肾阴虚型。临床治疗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着手,采用专病专方、单味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尚有针灸、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均可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纤维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2013年02期 v.33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晓梅;章亚成;沈群;季建敏;
中医认为,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多由正虚邪实所致,正虚有脏腑、气血、阴阳不同,邪实有寒热、痰湿、瘀毒等之分,正虚、邪实又因疾病类型、因人、因时等不同而各异,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重在调和阴阳气血平衡,用药上强调"平和",不可单纯以毒攻毒,过用峻猛之品,否则损伤正气,贻误治病良机。
2013年02期 v.33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元元;陈力;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多因风热、肺热、血热所致,亦有因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所起,常在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及生活不规律时加重,临床可辨证分为肺胃蕴热、脾胃湿热、阴虚火旺、冲任不调4型。肺胃蕴热者以枇杷清肺饮加减;脾胃湿热者则以茵陈蒿汤化裁;阴虚火旺者拟知柏地黄汤滋阴清热降火;冲任失调者使用益母金丹合二仙汤化裁,尤须注意的是,女性患者行经前、经期各有不同,经前期阳长阴消,湿浊较重,应助阳健脾,经期则以调理冲任为要。
2013年02期 v.33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赵东京;令狐庆;
中医认为,小儿直肠脱垂多因小儿形气未充,气血未旺,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不能升提固涩而发为本病。常用治疗小儿直肠脱垂主要有中药熏洗法、中药内服法、针灸治疗、结扎法、注射疗法及手术法等6类,临床多选择操作简单,疼痛小,安全,易于普及,家长易接受的疗法,如中药熏法疗法,但中药内外同治,针药结合,同时配合西医疗法,可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2013年02期 v.33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潘林平;金鑫;梁慧英;张桦;林棣文;
目的:观察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脑卒中的西医二级预防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时辰干预法。2组按此治疗方案治疗24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能力评分、复发率上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二级预防具有良好的效果。
2013年02期 v.33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德宣;张洁;杨晓颍;朱晓宇;夏晓红;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复律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50例,予胺碘酮治疗(200 mg/次,日3次,服用7 d后,改为日2次口服,7 d后以200mg/d维持);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1包,日3次),3个月后,观察2组房颤复律的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复律成功30例,成功率60%;对照组复律成功17例,成功率34%。2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能提高胺碘酮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律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2013年02期 v.33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悦;
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控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32例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次)口服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天王补心丹(党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等)口服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65.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王补心丹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确切。
2013年02期 v.33 15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民栋;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滋阴清热方(黄芩、麦冬、知母、沙参等,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予茶碱缓释胶囊(100 mg/次,日2次),4周为1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FN-γ和IL-4因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IFN-γ和IL-4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33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汪兴生;解光艳;
目的:观察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炙甘草、芒硝等)治疗组和服用西药舒乐安定(1 mg/片,每晚睡前服1片)的对照组,各50例,3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80.0%,且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2013年02期 v.33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晶;
目的:观察银翘散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禁食、抑制胰液分泌、保护黏膜、抗感染、维持水电解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翘散治疗(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等,日1剂,水冲胃管注入,日2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白细胞、血钙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患者血淀粉酶、白细胞及维持患者血钙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疗效。结论:银翘散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2013年02期 v.33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雨鸿;贺亮;拾慧;方建志;潘锦瑶;蔡敬宙;陈励;徐舒;
目的:观察黄芩汤颗粒剂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医辨证为大肠湿热型的初发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1 g/次,日4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芩汤颗粒剂(黄芩2包,10 g/包;白芍1包,10 g/包;甘草2包,3 g/包;大枣1包,10 g/包,广东一方制药厂,1剂冲服,日2次)口服,观察治疗3周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维持治疗3个月时Mayo评分。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80%)优于对照组(40%),P<0.05;维持治疗3个月后,2组Mayo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加用黄芩汤颗粒剂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单用黄芩汤颗粒剂对该类患者进行维持治疗与柳氮磺胺吡啶的疗效相当。
2013年02期 v.33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张守琳;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炎血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利湿化瘀中药汤剂(枸杞子、黄芪、女贞子、旱莲草等,150 mL/次,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血尿胶囊(4粒/次,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血尿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有效方法。
2013年02期 v.33 16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丽珍;张巍;侯秀刚;郑杨;高丽娟;陈宏;兰林杰;张晓静;王琳;
目的:观察栀早颗粒对特发性中枢型性早熟(ICPP)女童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痰结型特发性中枢型性早熟女童46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栀早颗粒(柴胡、栀子、白芍、瓜蒌、夏枯草等,江苏江阴天江制药有限公司制备,4~7岁每日2/3剂;7~10岁,日1剂,分早晚2次冲服,疗程6个月),对照组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生产,首剂100μg/kg,最大量3.75 mg/次,之后根据患儿性发育抑制情况及每个月的生长速率调整剂量,范围在50~100μg,每4周肌内注射1次,疗程6个月),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血清BGP、骨龄、BA/CA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BGP水平、E2水平、BA/CA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栀早颗粒能够较好的保护ICPP患儿的生长潜能、改善患儿最终身高。
2013年02期 v.33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浩;于增瑞;
目的:观察自拟滋肾益阴固冲汤治疗青春期女性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滋肾益阴固冲汤(熟地黄、白芍、当归、旱莲草、女贞子等,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符合崩漏诊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并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痊愈56例(73.68%),好转15例(19.74%),无效5例(6.58%)。结论:滋肾益阴固冲汤对青春期女性崩漏有较好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军阳;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8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牵正散加味(全蝎、僵蚕、白附子、天麻、钩藤等,每日1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20 mg,1次/d,顿服,5 d后减量)内服及维生素B12(25 ug/次,3次/d)、维生素B1(10 mg/次,3次/d)、维生素B6(10 mg/次,3次/d)、地巴唑(10 mg/次,3次/d)。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味具有温经通络、祛风化痰、熄风解痉的作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2013年02期 v.33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朝钦;肖惠霞;王洛;
目的:观察清利湿热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清利湿热法(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蜈蚣等,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予维生素B1片20mg/次,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片500mg/次,日3次口服。2组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6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利湿热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卢昌均;刘国成;黄永军;鹿俊磊;周哲屹;韦冰心;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丘脑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体针方法对照组20例,取穴:肩、肩、曲池、天井、外关、阳池、环跳、髀关、承扶、风市、犊鼻、鹤顶、丘墟、申脉;调神止痛针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人中、内关、涌泉、劳宫穴;持续治疗28 d,于治疗14 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麦吉尔疼痛问卷、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根据脑的生理特点,以调神止痛为立法原则,治疗丘脑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林艳霞;张秋芳;范丽英;朱文姣;杨睿;张园园;王立民;
目的:观察庚日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庚日天灸治疗(白芥子、延胡索、甘遂、丁香等研末,制成膏状,于庚日贴敷),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1片/次,日1次,空腹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个月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庚日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好,值得推广。
2013年02期 v.33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琳;李澎;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54例患者进行针刺加耳穴治疗,体穴取人中、天鼎、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耳穴取耳中、膈、胃、肝、交感、皮质下等穴。结果:痊愈39例,占72.22%;有效10例,占18.51%;好转2例,占3.70%;无效3例,占5.56%。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针刺加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2期 v.33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琪;高斌;
目的:观察点穴为主推拿疗法对颈性失眠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络点穴为主推拿手法对30例颈性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取穴风池、肩井、颈夹脊、睛明、攒竹、神庭、百会、四神聪、合谷、太冲、太溪等。结果: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9例,有效率100%。结论:点穴为主推拿手法对颈性失眠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2013年02期 v.33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黎明全;
目的:探讨应用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主被动运动及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疗程为14 d。结果:2组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功能疼痛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结果显示,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2013年02期 v.3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杨漫;
对近5年来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单纯针刺、单纯推拿到推拿与针刺并用、针药结合、推拿与药物并用等综合疗法进行多方面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2013年02期 v.33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秋红;赵琛;吴焕淦;刘慧荣;殷之光;崔云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衰老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焦点。衰老模型是在衰老相关研究中必然涉及的问题,目前可选择的衰老模型有多种,如自然衰老模型、D-半乳糖衰老模型、快速衰老小鼠等,涉及多种组织器官的衰老。选择恰当的衰老模型对研究衰老机理、筛选抗衰老确切疗法、选择延缓衰老的特效药物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013年02期 v.33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胥彪;胡文健;
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病理机制各环节认识清晰明确,疗效确切,但存在远期疗效差,药物依耐性强等弊端;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病机当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3脏的亏虚,尤以肺气虚为主,小儿则以脾虚常见;标实主要为风寒和异气之邪。中医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可改善患者体质,延缓或防止变应性鼻炎二次发作,但也存在起效慢的缺点。两者各有优势,对变应性鼻炎治疗当走取长补短,中西汇通之路。
2013年02期 v.33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徐漫远;闵仲生;沈斐斐;
白癜风的发生与黑素合成密切相关。近来大量实验报道,中药可提高酪氨酸酶家族成员及MITF相应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促黑素合成。临床以疏肝解郁、活血祛风为主要治则。治疗时依据辨证兼用滋肝补肾、调节免疫的药物,同时可酌情加入富含呋喃香豆素类物质的药物,如:白芷、独活、补骨脂、北沙参、防风等。
2013年02期 v.33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蓉蓉;过伟峰;李婷婷;
证候量表是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应用价值,取决于量表与临床实际的符合程度。回顾总结中医证候量表研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进展,提出了量表的条目设计和评分赋值是量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现有不少量表普遍存在设计方法欠合理的问题。
2013年02期 v.33 21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刘振;李七一;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益气活血法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不可分,多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防治冠心病除了强调对危险因子的干预外,积极寻找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的药物治疗应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2013年02期 v.33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