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从痰瘀论治老年性痴呆

    张宏伟;陈民;

    老年性痴呆为年老肾精亏耗、脑髓失养,加之痰浊、血瘀于脑而成。临床上从痰论治,以半夏、石菖蒲、远志、郁金、贝母等组成的祛湿化痰剂为基础方加减,如转呆丹、指迷汤、洗心汤、温胆汤等。从瘀论治,常用赤芍、川芎、麝香、桃仁、红花等组成基础方,如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癫狂梦醒汤、化瘀煎等。化痰祛瘀方面重视运用虫类药物如蜈蚣、僵蚕、全蝎、水蛭,以其辛散走窜之特性,活血化瘀、涤痰降浊的效能显著。

    2012年02期 v.3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金元四大家对疝气的认识

    朱星;王明强;

    金元四大医家对疝气均有精当的论述,如刘完素认为疝气因寒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张从正论疝有七,治疗方法则以下法为主;李东垣则提出了男子疝气与妇人瘕聚带下治法相同的论点;朱丹溪则认为疝气专主肝经,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为湿热郁于内而寒气束于外,且常挟有痰饮食积或瘀血等。

    2012年02期 v.32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中医胆腑论儿童欺骗行为

    孙健;蓝毓营;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对于儿童来讲,认识世界需要先天秉性的"神明"情感,如果这种"神明"受外界环境因素阻扰,如恐吓等,使尚不充足之"胆气"决断失职,那么"神明"难以疏泄得当,处于自我保护收摄的状态,就形成了儿童在处于自我的"神明"保护中产生的欺骗行为。儿童有意识说谎是带着恐惧心理和企求获得表扬的心理。胆腑主决断之职失司,使神之所倚不全,使得儿童心神似有所失,导致其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促使儿童用自己本能的方法表现对外界的依赖性过强,也就产生了渴望被肯定的欺骗行为。

    2012年02期 v.3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心脾论高血压病发病机制

    王娟;李培训;

    心主血脉,以气为用,心气的盛衰与血液循环有直接关系。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心气虚衰为其主要病机。高血压病亦有实的一面,"痰瘀阻络,毒损心络"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受损,气虚无力运血致气虚血瘀,血阻气滞,可致血压升高。而脾阴不足,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肝脏,可导致肝气横逆而致高血压。许多患者会思虑过度,思则气结,导致疾病进展加剧,甚至会形成抑郁症等疾病。

    2012年02期 v.32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黄帝内经》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影响

    李萍;

    《黄帝内经》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张子和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共引用和应用《黄帝内经》条文216次,主要表现在伏邪理论、运气学说、治法治则以及临床应用等4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风,冬生咳嗽"。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有11处引用了该段原文,分属于风门和火门,主要用于阐明时气为病、疟、咳嗽和疳利的病机,指导临床用药。

    2012年02期 v.32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

    刘强;陈宪海;

    对于无症状疾病的病因辨识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综合考虑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及先天因素等各种致病因素,分析病因,审因论治,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查明病因,寻找辨证的突破点。同时参照病史,调和阴阳,阻断病势传变,改善体质,防病复发,开放思维,寻找辨治新方法,为临床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治提供思路。

    2012年02期 v.32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思考与探讨

    张兴彩;张伟;陈宪海;贾新华;张心月;王立娟;朱雪;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医疗工作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临床路径的施行尚在摸索阶段,如何做到将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与标准化管理相结合文章提出在路径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如下4个方面问题:1)区别医患双方,制定医患双路径表。2)分别轻重缓急,区分门诊与住院制定不同的临床路径。3)丰富门诊临床路径。4)细化住院临床路径。

    2012年02期 v.3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技术要点

    程皓;胡思源;

    对中药、新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缓解或辅助缓哮喘症状的药物;控制或辅助控制哮喘病情的药物;预防哮喘再发的药物。试验总体设计在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对照品的选择,二是加载试验方法的运用,年龄分层,四是设盲。用药期间,应嘱咐患者远离过敏原,避免呼吸道感染,多饮水、多休息,防止情绪强烈变化,避免过度通气及冷空气的吸入等。探索和确证评价中药、天然药制剂对其适应病证患儿的治疗作用、辅助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

    2012年02期 v.32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痴呆中医治则治法规律研究

    何慧;张玉莲;崔远武;李强;张连城;周震;林翠茹;

    目的:归纳分析老年性痴呆(AD)中医治则治法规律特征,为临床防治AD提供依据。方法:查阅1979年-2010年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医文献资料,将符合选择标准的332篇文献中的中医治则治法进行汇总分类,并应用Excel和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0年的中医文献中AD中医治则治法共计401种,按照治则治法名称规范原则归纳合并为52种,其中主要治则治法有21种,补肾益髓法频数最高,其次为豁痰化瘀法、活血通窍法、豁痰开窍法等;五脏论治频数表中,从肾论治频数最高,其次为从脾、肝、心、肺、调和五脏论治。调整阴阳治则频数表中,滋补肾阴法频数最高,其次为平肝潜阳法、益气升阳法等;调理精气血津液治则频数表中,补肾益髓法频数最高,其次为豁痰化瘀法、活血通窍法、豁痰开窍法、补益气血法等。结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位在脑,与肾、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均有关,而关键在肾;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以补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

    2012年02期 v.32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李显筑教授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经验

    李思霖;常健菲;郭力;李显筑;

    李显筑认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功能失调、气阴两虚为其发病之本,气滞、痰湿、血瘀贯穿始终。治疗上应予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并给以行气活血。重用黄芪,配以陈皮、厚朴,健脾益气,气行则血行,阳生则阴长;苍术、薏苡仁燥湿化痰,畅利中焦;柴胡、白芍疏肝解郁,调畅气机;鸡血藤活血补血,通经活络;同时配以黄连、乌梅苦酸制甜。

    2012年02期 v.32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铭心教授“排闼宗阳”治法的运用

    胡永东;孙红友;张丽丽;李春娜;周铭心;

    周铭心教授创制"排闼宗阳"法,常用于治疗心悸、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等病。如心悸、怔忡病,予排闼宗阳,益气宁心法,主方4药,即旋覆花、丹参、茜草、砂仁,涤痰散结,开达宗气,活血化瘀,温调脾胃。辅佐药4组:西洋参、檀香、泽兰、麦冬、五味子,以充养心脉;桑白皮、苏子、炙麻黄、黄芩,以宣肃肺金;半夏、白术、木香、枳壳、栀子,以斡旋脾胃;当归、川芎、熟地黄、阿胶,以益元和血。

    2012年02期 v.32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益肾填精法治疗儿童多动症临证体会

    马翠翠;马融;张喜莲;李瑞仕;

    马融教授根据小儿"肾常虚"的生理特点,及肾-精-髓-脑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多动症患儿注意力及行为能力落后于实际年龄水平这一特点,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知识,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髓海发育迟缓致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机假说,认为本病病位在脑,其本在肾,病机关键为"肾精亏虚,髓海发育迟缓,阴阳失调,阳动有余,阴静不足",据此确立了"益肾填精"为主的治疗大法,临床中采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孔圣枕中丹"化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12年02期 v.32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辛开苦降法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张晶洁;徐荣谦;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程均长达6周以上,感染后发生本病与小儿的生理以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辛开苦降法是应用苦味的芩连与辛味的姜夏配伍,起到平调寒热,平衡阴阳,调畅气机的作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的作用,可以调理气机、散结开痞;苦能泄、能燥,能降泄上逆之气,清泄湿热。达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调和阴阳的作用。

    2012年02期 v.32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琼玲;凌珍美;

    从盆腔炎性病症高危因素来看,多由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及细菌性阴道病上行感染至上生殖道而造成,高发年龄为15~25岁。年轻女性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一是与频繁性行为有关,二是与宫颈柱状上皮生理性向外、宫颈黏液季节防御功能较差有关。下生殖道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性卫生不良、临近器官炎症可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治疗方案有抗生素如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方案,喹若酮类和甲硝唑联合应用方案,中药治疗有口服中药治疗、灌肠法、针灸治疗、直肠给药、综合疗法等。

    2012年02期 v.32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肝法治甲亢漫谈

    张进进;谢春光;康小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对本病的治疗,笔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以清肝法为主,理气、化痰、活血为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2012年02期 v.3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不孕症排卵障碍证治摄要

    吕泽康;赵可宁;

    排卵障碍病因与内分泌紊乱,生活压力及饮食有关。夏桂成教授所主张中药补肾调周法,把月经分成: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和经前期,行经期主张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经后期(滋阴养血为主,滋养肾阴及癸水)滋养精卵,血中养阴,促进卵子成熟及滋养子宫内膜。经间排卵期着重活血化瘀,疏肝通络。当中强调说明治疗先要确定卵泡质素,根据带下的分泌情况,方可使用促排卵药。针灸可协助促排卵,常用穴位有气海、中极、归来及三阴交。规律的生活方式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性。

    2012年02期 v.32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魏玮教授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苏晓兰;魏玮;林琳;

    魏玮教授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分为4型,脾虚湿阻证,治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化湿消滞,药用党参、白术、茯苓、桔梗、山药、砂仁、薏仁、莲肉等。肝郁脾虚证,治宜抑肝扶脾,药用党参、白术、炒白芍、防风、陈皮、郁金、佛手、茯苓等。脾肾阳虚证,治宜用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等。脾胃湿热证,治用葛根芩连汤清热利湿,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苦参、秦皮、炒莱菔子、生薏苡仁等。魏玮教授认为有效的调摄方法是提高本病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2012年02期 v.32 142-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临证精华

  • 中医药防治重复异位妊娠的研究

    郭琳琳;

    对重复异位妊娠患者,除减少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外,还应加强对带环妊娠、反复人工流产、不孕病史、输卵管绝育术、子宫肌瘤、使用已烯雌酚等雌激素类药物的高危患者的宣教,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流产术。中医药治疗未破裂型宫外孕以宫外孕2号方为基础,加天花粉、穿心莲杀胚,穿山甲、鳖甲软坚散结,加白术健脾、砂仁理气和胃。甲氨蝶呤合并中医药治疗MTX联合活血化瘀中药使杀胚作用增强,促进胚囊坏死吸收,对于包块吸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副反应等,若一旦出现异位妊娠,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患者生育要求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复性异位妊娠造成的损害。

    2012年02期 v.32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研究

    黄玲;陆启滨;

    临床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多采用辨证论治、单方验方、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辨证分为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其中肾阴虚证采用知柏地黄汤为主方,行经量少加当归、鸡血藤、川芎;月经中期出血或行经淋漓不净者加用小蓟、炒地榆。采用补冲丸、健黄汤、四物合剂、助孕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常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服滋肾育胎丸,月经第14天起加服麒麟黄体酮胶囊,连续服药10 d,共3个月经周期。

    2012年02期 v.32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

    毛建芳;孙丰雷;

    Ⅱ型糖尿病胰岛抵抗是以脾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湿热内蕴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均存在胰岛素抵抗异常,以阴阳两虚型和湿热内蕴型最明显。参芪复方制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上调骨骼肌GLUT4蛋白水平可能为其机制之一。研究发现有降糖作用的中药达70余种,常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生地黄、黄精、玉竹、天花粉、知母、黄连、大黄、金银花、薏苡仁、葛根、苍术、鱼腥草等,及其有效成分如多糖、皂苷、生物碱、黄酮等均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12年02期 v.32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药治疗

    刘丽丽;曲秀芬;周颖;李莹;

    运用补肾活血法干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对预防或延缓卵巢早衰的发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采用艾灸肾俞、脾俞、气海、足三里,隔日1次,每灸10次,可休息2~3 d,结合中药内服调理冲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既能有效缓解DOR症状,又能预防其发生及发展,且无HRI的种种弊端。为改善卵巢储备功能,预防卵巢早衰开创一条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新途径。

    2012年02期 v.32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

    郑立宏;姚美玉;宋香金;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的疾病。通过查阅近年来关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文献,对其有关中西药物治疗方面作简要综述。西药部分仅针对高血压方面的治疗药物,中药部分针对临床常用的专方以及中药注射剂,并且对近年来中西医药物合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作简要概括,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2012年02期 v.3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外用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机理研究

    严豪杰;王军;矫浩然;徐阳;

    创面愈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炎症细胞、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参与并以高度协调、相互调控方式进行的复杂机制,任何一个环节的协调不良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创面愈合失控。中药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溃疡中可以很有效的控制感染,在腐肉基础上化腐生肌,改善局部血运,调节其生长因子,可以很有效的促进其伤口早期愈合。

    2012年02期 v.32 156-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常用单味中药降糖作用研究

    吴佳妮;

    冬虫夏草对多种糖尿病模型动物均有降糖作用。人参能抑制食欲、延缓肠道对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还能影响糖脂代谢通路,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及消耗,增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和抗胰岛β细胞的凋亡作用等。山茱萸提取物齐墩果酸可以调节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激活大鼠胰岛β细胞M3受体,增加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下降。小檗碱的降糖效应是通过增加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来实现的,与二甲双胍类似,是不依赖于胰岛素的独立作用。葛根素为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小鼠的糖耐量,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改善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增强其对葡萄糖摄取利用的能力,从细胞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12年02期 v.32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研究

    韩春雯;李海昌;汪梅姣;

    目的:客观评价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以正清风痛宁(青藤碱)/类风湿关节炎为检索词,检索1979年-2011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规定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篇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P=0.93(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保持选项不变,合并效应量OR=5.86,95%CI(3.99,8.60);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9.02(P<0.000 01)。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雷公藤多甙片对比有较明显的优势。

    2012年02期 v.32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62例

    刘莹;谢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9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延更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56.8%,并且主要症状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12年02期 v.32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联合含铂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崔芳囡;贾立群;刘猛;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观察中医药联合含铂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的痰瘀体质的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给予中医药联合含铂方案,每个治疗周期为21~28 d,观察患者的治疗完成率,临床有效率及一年生存率。结果:自2007年6月-2010年11月共有36例患者参加研究,接受中医药联合含铂方案的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岁(范围:65~78岁),31位患者的PS评分为0或1;鳞癌的患者13位(36.11%),腺癌的患者23位(63.89%);其中完成1、2、3和4个治疗周期的患者分别为1位1位、4位、5位和26位;部分缓解率为38.89%,一年生存率为61.11%。结论:中医药在调理体质的基础上联合含铂方案对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很好的疗效。

    2012年02期 v.32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65例血虚风燥型和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临床表现

    徐妍;陆小左;

    目的:分析和获得湿疹类别与性别、发病部位、皮损特点等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采集的湿疹病例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虚湿蕴型的患者占总人数的57.36%,血虚风燥型的患者占总人数的42.64%,男性人数中脾虚湿蕴型占55.7%,女性人数中脾虚湿蕴型占59.5%。结论:女性患脾虚湿蕴型湿疹的概率大于血虚风燥型;血虚风燥型湿疹脱屑的概率远远高于脾虚湿蕴型,但其他皮损特点以脾虚湿蕴型居多。

    2012年02期 v.32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例疗效观察

    苏广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均经控制饮食、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浓度保持稳定。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ug肌肉注射,中医治疗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所有21例病例中,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利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之功、化瘀通络治,结合西医治疗,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提高神经细胞血氧供应,从而对治疗糖尿病后期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2012年02期 v.32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罗胶囊辅助降血压60例功能实验研究

    高双立;

    目的:探讨以罗布麻、葛根、天麻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天罗胶囊的辅助降血压作用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方式,观察30 d后临床症状,对比血压、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进行辅助降血压分析。结果:试食天罗胶囊组血压平均降低总有效率达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3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未观察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天罗胶囊是具有辅助降血压,并对健康无不良影响的可长期服用的保健食品。

    2012年02期 v.32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全大补汤促进肛痈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金艳玲;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促进肛痈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38例肛痈及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9例,口服十全大补汤加减、抗菌素治疗、中药熏洗及外用生肌膏生肌散创面换药;对照组69例,抗菌素治疗、中药熏洗及外用生肌膏生肌散创面换药。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期平均22~25 d,对照组平均为28~36 d。结论:肛痈及肛瘘术后口服十全大补汤有效调节手术损伤,促进创口修复,提高切口愈合时间,缩短疗程。

    2012年02期 v.32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蝎龙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李锦;吴洪文;陈少卿;杨春旭;

    目的:观察蝎龙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蝎龙酒25 mL,4次/d;对照组服用美洛昔康片0.75 mg,2次/d,治疗6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总有效率、血沉与C-反应蛋白等急性炎症指标的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蝎龙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2012年02期 v.32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动物药

  • 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龟甲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崔丽娜;杜鹤;孙佳明;张辉;

    目的:用准确、简便的鉴定方法鉴别中药材龟甲及其混伪品,以保正药材的质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龟甲及其混伪品的原动物COI序列进行研究,利用MEGA 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等分析,并构建乌龟及其混伪品的NJ树。结果:乌龟种内COI序列变异很小,种间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种间的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的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同一物种的不同样品能聚在一起,支持率较高,且与其混伪品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开。结论: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的鉴定龟甲的正品来源及其混伪品,为该药材的准确鉴定提供了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2年02期 v.32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东北梅花鹿药用价值新探

    张焱;陈凤芝;

    论述鹿齿、鹿肝、鹿脂、鹿粪及鹿胎粪等的药物来源、性状、采收加工方法、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与贮藏方法等。如鹿齿质坚硬,较马鹿齿相应略小,四季均可采收;气微,味微咸;具有行血、消肿的作用;主治鼠痿(淋巴结核)、疮疡等证;少内服,多制成乳油液加少量细粉敷于患处,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梅花鹿尾首载于《青海药材》,为名贵中药;我国民间早期用其作滋补强壮剂使用;现多入成方制剂;气微,味咸;具有补肾壮阳,强腰健膝等功能;主治阳痿遗精,腰背疼痛不能屈伸,头晕目眩等病证;对妇女子宫脱垂有良效。阳盛有热者忌服。鹿脂为梅花鹿或马鹿的脂肪或脂肪油,首载于《新修本草》;性状呈黄白色块状、条状或片状,长15~20 cm,宽10~15 cm,厚2~5 cm,具有油脂光泽,半透明,体轻,柔软;脂肪油灰白色,似冷凝猪脂样,质硬,滑腻。四季均可采收;洗净,切成小块,阴干;具有消痈散肿,温中,通腠理的作用;主治痈肿死肌,风头,四肢不遂等症;外用治面部疮疱等。

    2012年02期 v.32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研究葛根素对于促进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

    董必晟;孙玉明;詹秀琴;

    目的: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法)、MTT法探讨葛根素通过OPG/RANKL蛋白对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机制的研究。方法:通过原代细胞培养:取新生24 h的SD大鼠头盖骨,使用0.1%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出成骨细胞,使用碱性磷酸酶法鉴定成骨细胞,用MTT法确定葛根素对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取第四代的成骨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成4个组:其中对照组为10%DMEM(low glucose),其它3组浓度分别为1 mg/mL,0.1 mg/mL和0.01 mg/mL的葛根素处理组。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PG/RANKL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碱性磷酸酶法、MTT法,可以鉴定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的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增高。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处理液均可以提高OPG/RANKL蛋白的表达,其中OPG、RANKL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OPG/RANKL系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012年02期 v.32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凋膜止崩方对大鼠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组织中MMP-1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贺丰杰;李小宁;樊丽萍;

    目的:探究凋膜止崩方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无排卵型功血(ADUB)的新方法——中药靶向干预子宫内膜增生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检测法测定凋膜止崩方宫腔靶向干预对ADUB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MMP-1mRNA表达明显升高,TIMP-1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MMP-1mRNA表达降低,TIMP-1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小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凋膜止崩方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机制可能与下调MMP-1mRNA表达有关。

    2012年02期 v.32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泻肺逐饮法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水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李竹英;王晶波;王雪慧;

    目的:观察泻肺逐饮法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水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10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中药组(C)、力尔凡组(D)、中药+力尔凡组(E)共5组,每组10只,B、C、D、E组腹腔注射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A、B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予中药灌胃,D组予力尔凡腹腔注射,E组予中药灌胃及力尔凡腹腔注射,8 d后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胸水和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和胸水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组、力尔凡组、中药加力尔凡组血清和胸水中VEGF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加力尔凡组血清和胸水中VEGF含量明显低于力尔凡组和中药组(P<0.05);中药组与力尔凡组含量相近(P>0.05)。结论:泻肺逐饮法可显著降低恶性胸水大鼠胸水和血清中VEGF含量。

    2012年02期 v.32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家兔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董晓华;张炜煜;于磊;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家兔脾中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探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GBS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P2免疫动物模型(EAN),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GBS家兔脾淋巴细胞转化OD值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电针组与免疫球蛋白组的髓鞘脱失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EAN家兔经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后,其淋巴细胞转化OD值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第14 d时电针组淋巴细胞转化OD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EAN家兔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可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

    2012年02期 v.32 189-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方药纵横

  • 单因素考察人参黄连药对有效组分配伍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唐姗;孙佳明;张辉;

    目的:人参黄连药对有效组分配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比较。方法:运用单因素考察方法,制备不同比例人参黄连药对有效组分配伍样品,应用以蔗糖为底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96微孔板筛选模型,对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进行评价,考察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结果:各组样品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有效组分黄连总生物碱、人参总皂苷16:4配伍时作用最佳(IC50=1.220 9 mg/mL)。结论:人参黄连药对有效组分配伍时具有协同作用,为合理开发人参黄连药对治疗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02期 v.32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薏苡仁化学成分及其防治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杜萌;丁安伟;陈彦;

    薏苡仁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薏苡仁酯、甘油三酯类、脂肪酸类、内酰胺类、薏苡内酯、糖类、甾醇类、三萜类等化合物。目前经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并被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已有41种以上。到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薏苡仁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多种: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抑制环氧合酶-2(COX-2)的活性;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增强放射敏感性;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2012年02期 v.32 195-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0 ]
  • 荒漠肉苁蓉多糖的研究

    麻景梅;宋新波;张丽娟;李薇;

    荒漠肉苁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荒漠肉苁蓉多糖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均一多糖的分离,分子量的测定,单糖的组成种类及比例关系,糖基的连接方式等;在药理方面对荒漠肉苁蓉多糖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促进造血等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2012年02期 v.32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针灸推拿

  • 指拨痉挛肌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石新;

    目的:观察指拨痉挛肌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指拨痉挛肌松解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手法及肩周关节功能训练治疗。结果:2组VAS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ROM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其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指拨痉挛肌松解术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及关节功能的改善更为有效。

    2012年02期 v.32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摇摆触碰法在整复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王雪莹;

    观察摇摆触碰法在整复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待骨折移位完全矫正,腕部外形恢复正常后,术者一手掌托住手腕,拇指按住骨折线处,另一手握患肢手掌处轻轻向掌侧、尺侧摇摆触碰。结果:本组共120例,复位后X片复查显示解剖复位100例,功能性复位20例。结论:此手法可矫正残余移位,增加骨折端接触面,对于粉碎性骨折关节面欠平整者,可借助腕骨对桡骨远端的挤压触碰,更有利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2012年02期 v.32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案医话

  • 贾建伟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验案1则

    王丹;郭丽颖;贾建伟;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黄疸,胆汁刺激皮肤引起的瘙痒为主,本病主要累及中年妇女(占90%以上),西医予以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但难以被患者接受。笔者在跟随导师贾教授门诊抄方中,观察此类患者多数气血失调,因此处方从气血入手,调气活血,效佳。

    2012年02期 v.32 206-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心肾阳虚论治扩张型心肌病1例

    郑玲玲;王强;

    <正>笔者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机多以心肾阳虚为本,尤以心阳虚甚,加之气滞、痰凝、血瘀、水饮等邪胶结侵凌,其症各样,却不外乎于心肾阳虚,虚实夹杂。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中医药治疗,达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疗效显著。

    2012年02期 v.32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肾病综合征治验1则

    杨苑;金亚明;

    <正>笔者就金亚明教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治验1则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严某,男,14岁,因"反复浮肿伴泡沫尿1年余,加重5月"于2005年9月7日入院治疗。患者2004年1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昏倒,伴双眼浮肿,2004年1月19日于当地某三甲医院就诊,查尿常规示: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1.5 g/L,双肾

    2012年02期 v.32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史文献

  • 从《伤寒论》咽痛方谈咽痛之寒温异治

    王玲;

    《伤寒论》中6次提到咽痛一症,其中列出了5首治疗的方剂: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伤寒论》咽痛方所主治之咽痛或因阴虚虚火上炎、或因风寒兼痰客于少阴,咽虽痛,但仅有或无轻微红肿疼痛。仲景所言咽痛以寒、虚为主,治疗以滋肾润肺、敛疮消肿、散寒通阳为主。后世,严用和、张介宾、张子和等众多医家对咽痛进行了专门论述。明代始设咽喉专科,清代郑梅涧之《重楼玉钥》、陈根儒所著《喉科要旨》,成为喉科学中的重要著作。现世所谓扁桃体发炎之咽痛与《伤寒论》之咽痛无论在症状、治法、方药方面都迥然有别。

    2012年02期 v.32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医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刘亮亮;李七一;

    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力衰竭即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其病机为宗气不调,痰瘀阻滞。以益气养阴,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2012年02期 v.32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研究进展

    刘洪源;胡海翔;

    前列腺增生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发病前提主要是体虚久病、肾气亏虚,主要发病条件是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绪刺激、外邪侵袭,病理因素是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本虚标实是基本病机特点。前列腺增生在病机上尤重血瘀,治疗上以疏通为第一要义。专方专药常用桂枝茯苓丸、芍药甘草汤、通关丸、萆分清饮。实验室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组织FAS蛋白表达,bcl22和bax调控失衡有关,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方能使增生的前列腺萎缩,降低前列腺指数,降低血清中T含量,提高E2含量及E2/T比值,使机体内雌、雄激素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012年02期 v.32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