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浅析八法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张建伟;王苹;

    《金匮要略》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结合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方法,在治疗上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为遣方用药的依据。承先启后地发展了《内经》关于八法的理论,丰富了八法的内涵,拓展了八法的应用。为后世应用八法提供了典范。

    2007年08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岳利峰;陈家旭;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本文试图从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不同疾病可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病机变化,和指导病证结合横向研究三方面加强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2007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脾虚与肝癌的相关性

    程学莲;王伯庆;

    本文旨在从病机、临床症状、治疗三方面来探讨脾虚与肝癌的关系。认为肝癌的发生不论外感、内伤,脾虚乃其基本病机之一;晚期肝癌的四大症:黄疸、腹水、肿块疼痛、发热皆可从脾论治;健脾理气法能有效的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西药及攻伐类中药相比,健脾理气中药在肝癌防治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2007年08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李锐朋;

    多发性硬化(MS)其特点为病灶播散和病程常缓解与复发的反复出现。中医认为MS的病因病机是新感毒邪,肺脾肝肾及督脉亏虚,痰瘀阻滞而发病。

    2007年08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名医临诊

临床经验

临床研究

  • 补肾解毒活血汤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

    邱伟庆;尤可;滕爱丽;郑国庆;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活血法中药组方对中风病恢复期的疗效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解毒活血汤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积分减少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明显降低(P<0.05),高速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一氧化氮(NO)显著升高,除胆固醇(P>0.05)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补肾解毒活血法组方的中药对中风病恢复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007年08期 12-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肝4号与苦参素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益忠;庄灿;

    目的:观察复肝4号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服用苦参素(博尔泰力胶囊)中药复肝4号;对照组(33例)服用博尔泰力胶囊。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4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HBVDNA水平下降,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HBV-M变化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治疗组CD+8在治疗后有所下降,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肝4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苦参素。

    2007年08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内外合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2例

    侯莉娟;杨美君;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通络方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本病7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06%。结论:本方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07年08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肾平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的临床观察

    贾晓莉;于晓东;陈国常;

    目的:探讨慢肾平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82例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升高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慢肾平能升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红蛋白,纠正肾性贫血、改善肾功能。

    2007年08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40例

    王彦红;肖绪英;罗莹;

    目的:观察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柴胡疏肝汤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柴胡疏肝汤,对照组加服百忧解。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前后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差异显著。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疗效好。

    2007年08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32例疗效观察

    王智兰;孙建;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偏头痛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1.8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前后偏头痛患者血中IL-1β浓度明显降低。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病人头痛发作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07年08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降血压药枕治疗高血压病60例观察

    沈长青;严春生;赵桐;

    目的:通过几种常用中药在体外使用,以使高血压病的诸多症状得到缓解。方法:选用数味有效中药进行粉碎,制作成枕头,供睡眠时枕用。结果:通过观察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综合有效率96.7%,降压有效率70%。结论:该药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07年08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温肾防喘胶囊配合必可酮溶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马谦;黄庆田;张国梁;

    目的:验证自拟温肾防喘胶囊配合必可酮溶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自拟温肾防喘胶囊配合必可酮溶剂吸入,对照组只用必可酮治疗,两组病人在治疗第18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完全控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得到控制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温肾防喘胶囊配合必可酮吸入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

    2007年08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拟青龙阳和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9例

    陈玉珍;

    2007年08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宣降止咳汤治疗咳嗽

    周纯德;

    目的:证实宣降止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76例病人均服自拟宣降止咳汤。结果:治愈68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6%。结论:宣降止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显著。

    2007年08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柴胡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3例体会

    孟庆赋;

    目的:观察柴胡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柴胡泻心汤,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6%,对照组为84.13%。结论:本疗法优于西医疗法。

    2007年08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孙亚新;梁燕;王亚玉;张跃;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中药注敷治疗难治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溃疡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58例。治疗组经内镜局部注射复方丹参液及注敷中药混悬液,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复发率10.7%,对照组治愈率58.6%,复发率52.9%,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P<0.01。结论: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难治性溃疡疗效好。

    2007年08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

    罗远汉;李平;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小组38例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枳实、厚朴、砂仁、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用维酶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2007年08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辨证治疗踝部闭合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黄宝华;王培民;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踝部闭合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治疗级用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用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5d、7d后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2007年08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辨证治疗急性胆囊炎42例

    肖跃敏;梁尚财;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愈率59.52%,总有效率100%。结论:辨证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好。

    2007年08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2例临床研究

    林艳;田谧;于敏;史耀勋;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100%、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满意。

    2007年08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47例

    孔卫平;

    目的:观察经方加减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均用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加减。结果:47例中,总有效率为91.5%。结论:治疗本病合用小柴胡汤疗效好。

    2007年08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鱼鳔二仙愈精汤治疗精子异常68例临床观察

    杨集群;

    目的:观察鱼鳔二仙愈精汤治疗精子异常的疗效。方法:鱼鳔二仙愈精汤日1剂水煎服,治疗期间慎房事、忌烟酒。结果:观察68例,总有效率91%。结论:该方治疗精子异常疗效可靠。

    2007年08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消风散加减治疗隐疹43例

    李京玉;韩一龙;

    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隐疹的疗效。方法:口服消风散加味。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消风散加味治疗隐疹疗效满意。

    2007年08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氏正骨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李铭雄;郑晓蓉;王振盛;柯志东;庄诗祥;萧庆瑞;苏源冰;

    2007年08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42例疗效观察

    徐惠玲;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鼻槁患者运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结果:显效31例,占74%;有效9例,占21%;未愈2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鼻槁有较好疗效。

    2007年08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王季平;梁尚财;李新聪;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中药以生地、当归、牡丹皮、红花、乌梢蛇、丹参、土茯苓、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赤芍、甘草为基本方加减,西药用阿罗神胶囊,观察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83%。结论:本方法治疗银屑病疗效满意。

    2007年08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与保健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杨桂云;

    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急性期的护理重点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恢复期帮助病人由卧位——坐位——立位——站立——行走。康复训练过程中严格掌握禁忌症,同时针对患者的瘫痪失语、反应迟钝、心理失去平衡等做好心理护理。

    2007年08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朱吉华;洪芸;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每晚1次,对照组22例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2%、10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95.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较单纯中药灌肠效果更显著且缩短疗程,经济安全。

    2007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

    冯碧芳;

    2007年08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杨立波;

    老年病人疑心重,在心理上易产生孤独、寂寞感,自尊心和依赖性增强,情绪易激动,因此应该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2007年08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赵玉环;董玉清;

    2007年08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针灸与按摩

  • 四联法治疗肩周炎

    叶涛;金宏谟;岳东文;

    目的:观察针刀推拿为主四联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针刀、推拿、针刺、中药四法联用。结果:观察8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四联法治疗肩周炎疗效可靠。

    2007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穴位贴敷次数对缓解期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袁保丰;秦黎虹;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次数对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伏天(30d)用拔罐和药物敷贴治疗缓解期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每隔10d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组每隔5d治疗1次,共治疗6次。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拔罐和穴位贴敷治疗6次比3次效果为佳。

    2007年08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医案医话

  • 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

    何堂钧;

    温胆汤具有燥湿化痰,清热除烦之功,笔者常以温胆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糜烂性胃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等属湿浊内蕴者。

    2007年08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补益法在耳鼻咽喉病证中的治验体会

    朱凤鸣;

    补益法具有补充机体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和康复能力的作用。笔者常用于治疗耳鼻咽喉病证。

    2007年08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舒妇栓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孙桂波;丁涛;温富春;周继胡;徐惠波;

    目的:观察舒妇栓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舒妇栓对角叉菜胶足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等炎症模型的影响及对醋酸扭体、热板致痛等致痛模型的影响。结果:舒妇栓能明显抑制大鼠足肿胀程度;降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同时舒妇栓也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发生,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结论:舒妇栓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2007年08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舒冠片质量标准研究

    董雪莲;董金香;

    目的:研究舒冠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制何首乌、丹参进行色谱鉴别,采用HPLC测定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在0.02424~0.3636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8.62%,RSD为1.96%。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舒冠片的质量。

    2007年08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妇舒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张羽;王春福;邱智东;

    目的:建立妇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白芍中的丹皮酚的含量。结果:甘草的薄层色谱结果好,阴性无干扰;丹皮酚在0.0429~0.4292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7.71%,RSD=1.45%。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妇舒丸的质量。

    2007年08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医史文献

  • 相须新解

    仇伟;虞舜;

    对于相须,历代本草有不尽相同的解释,本文通过回顾本草文献,尤其对《周易参同契》相须含义进行探讨,同时结合一些现代研究的成果,对相须做出了新的诠解;相须是药物之间协同生效的药理作用,不必强调同类与否。

    2007年08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学术争鸣

  • 探讨《伤寒论》脉法中几点问题

    沈玉宝;

    《伤寒论》脉法被认为是伤寒学研究中的疑难部分,只有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方可揭示其本来面目及其意义所在。如对中风脉缓、伤寒脉数、脉阴阳、脉浮弱的论述,意在从思维方法和临证实践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对脉象容易曲解的某些问题。

    2007年08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王丽媛;景瑛;

    王清任重视气血理论,丰富了瘀血学说,在制方用药方面,把活血化瘀药与补气药、祛风除湿药结合应用。《医林改错》中有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类皮肤病的记载。如何通窍活血汤治疗脱发、白癜风、紫癜风等。

    2007年08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内经》中痹证的认识

    尹洁;

    痹作为一种病证,可以泛指一切因邪气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病证。《内经》一书有关痹的论述约几十处,有痹的专篇,如《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等篇,较详尽地论述了痹的含义、病因病机、分类证候、治疗预后等,奠定了中医对痹证认识的基础。

    2007年08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唐容川血证用药的宜与忌

    李海燕;吴依娜;

    唐容川血证用药:禁用吐法,可用下法,宜用和法,巧用补法。在补益脾肾之气的基础上,兼用活血化瘀,调气利水,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法。唐容川强调血证用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以及用药的禁忌。

    2007年08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