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 《伤寒论》对偶统一观

    曾天德;

    对偶原本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法。在《伤寒论》中,仲景面对复杂的病情,常把不同或相反但具有可比性证候放在一起进行对偶分析,以探求其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在阐述病机、辨证、处方用药等方面,对偶统一的思维规律是《伤寒论》的特色之一。

    2007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病在于“妙”

    艾邸;张铁峰;张诚博;

    中医治疗疾病体现在“妙”上。处方用药恰到好处,动态观察调整方药或加减药味,或增减药量,权衡利害以期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是中医的“妙”处。

    2007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老中医经验

临床经验

  • 从肝胃论治反流性食管炎探微

    彭卓嵛;李桂贤;

    从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机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应按五个证型从肝胃两脏进行论治,而半夏泻心汤并非唯一的方药。

    2007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曹月英治疗乙型肝炎经验

    丁继霞;

    曹月英教授认为乙型肝炎的病机为湿热壅滞,瘀血内阻,正气亏损,临床以虚中挟实,正虚邪恋较为多见。针对病程中不同时期、不同证型,灵活辨证施治。

    2007年06期 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益肾Ⅰ方加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练建红;刘恩棋;蒙向欣;黄智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阴虚血瘀)患者随机分A、B两组,每组45例。A组予益肾Ⅰ方+强的松,B组予强的松+对照药水(标准激素疗法)。观察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脂、血清白蛋白等。结果:A组有效率84.6%、B组有效率68.1%。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明显减少蛋白尿、改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脂水平。结论:益肾Ⅰ方对肾病综合征有显著作用,特别是与强的松联用可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复发率。

    2007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化瘀止痛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孙良杏;孙良梅;阮航;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化瘀止痛胶囊,对照用地奥心血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改善心绞痛、心电图、血压、心率、血脂、血液流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止痛胶囊治疗胸痹心血瘀阻证疗效好。

    2007年06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报道

  • 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0例

    刘长军;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麦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两组比较,P <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007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季宏伟;王秋香;

    目的:观察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理化检查及症状比较,对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使用通脉颗粒治疗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将70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通脉颗粒治疗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脉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证属气阴两虚所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潮热、自汗、头晕症状疗效显著。结论:通脉颗粒对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证属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确切。

    2007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再发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蒋伯刚;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8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银杏达莫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两组比较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007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二虫止嗽散合必可酮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52例临床观察

    陈茂业;元锋国;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必可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虫止嗽散口服,3个月后观察结果。结果: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4.61%、96.15%,对照组为61.53%、84.61%,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二虫止嗽散合必可酮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确切。

    2007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拟平喘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38例

    林湘屏;

    目的:观察平喘汤协助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用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平喘汤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23%,治愈率治疗组为76.31%,对照组为54.75%,两组比较,P< 0.05。结论:应用平喘汤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较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2007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钠治疗脑梗死合并老年性肺炎

    李海顺;

    目的:观察痰热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治疗脑梗死合并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脑梗死卧床不起合并老年性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退热及抗感染效果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治疗脑梗死合并老年性肺炎疗效满意,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2007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36例

    刘迎辉;

    目的:研究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服用中药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以4周为1个疗程,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血压、症状的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对比,血压下降及症状改善均十分显著(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有明显疗效。

    2007年06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解毒化瘀法为主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

    朱永恒;朱惠光;

    <正>大叶性肺炎是年长儿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抗菌素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有的病人治疗效果欠佳,部分病人对头孢菌素、青霉素过敏,治疗产生一定困难。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了部分住院病儿,现将资料完整的20

    2007年06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黄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谢谋华;路翠棉;

    目的:观察地黄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3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组1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黄降糖丸(由生地、黄连、水蛭、乌梅等组成)。2组疗程均为3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5%,对照组为77.59%,两组比较,P<0.05。结论:地黄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007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126例

    郑粤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降糖、抗凝、ACEI应用,治疗组加用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8%;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2007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芪茱消溃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19例临床观察

    付云艳;杜志超;蕙秀芝;

    为了观察芪茱消溃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117例,分别用中药芪茱消溃胶囊和西药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3%,且复发率低,临床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2007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降逆除胀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的影响

    黄各宁;邱李华;陈积优;

    目的:观察降逆除胀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1例应用降逆除胀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吗叮啉治疗。结果:脾胃气虚型患者症状总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都下降(P<0.01),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治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除胀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患者疗效显著。

    2007年0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35例

    王大冰;亓云玲;张菁;韩玉娟;殷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单位1996~2005年收治35例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情况。结果:2例死亡,1例转外科手术,32例治愈。结论:本文所供方案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内科综合治疗方法。

    2007年06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李小沙;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结果:治疗组45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4例,总有效率70.7%,两组比较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007年06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慢性宫颈炎微波治疗后应用加味四物汤的体会

    王玲香;

    <正>慢性宫颈炎(子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多发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我站针对微波治疗宫颈炎术后3~10d阴道流水样血性分泌物量多,10d后创面开始脱落,出现阴道流血,多者超过月经量,选用加味四物汤治疗该病3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7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直肠药物滴注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王洪军;姜丽;高广荣;李恩武;车明亮;

    <正>急、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炎症,各种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多迁延为慢性盆腔炎,其病情较顽固,临床治疗上疗效不明显。笔者在临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采取直肠药物滴注疗法,效果明显,且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兹介绍如下。

    2007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芩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董晋莉;朱颖;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当归芍药散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40例,总有效率90%。结论:该方法疗效可靠。

    2007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自拟消斑汤加减治疗黄褐斑48例

    王大伟;吴景东;

    目的:探讨自拟消斑汤对黄褐斑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8例黄褐斑患者分别运用自拟消斑治疗,并嘱作防晒保护,3个月为1疗程。结果:大部分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其有效率达91.67%。结论:本方对黄褐斑的治疗作用确切,安全,值得推广。

    2007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银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辉;

    <正>银屑病又称“干癣”、“松皮癣”,仍属顽症、难治病之一。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不仅被广大银屑病患者所接受,也得到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根据西医对银屑病诊断(分期、分型)和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掌

    2007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王陆宽;张义;陈光;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用自制中药加辨证用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6%。结论:中药治疗本病疗效好。

    2007年0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刘波;胡艳芝;丛海播;姜超;

    <正>近几年来由于医学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骨折畸形愈合也大大减少。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复位欠佳固定不当,以及误治与失治所致的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病人在临床上时常发生,我院从2000~2003年

    2007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脱疽11例

    蒋志斌;郭建波;

    <正>脱疽是以肢端缺血性坏死,严重时趾节脱落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灵枢·痈疽》中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

    2007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护理与保健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石艳;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所致代谢紊乱、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复因感染及烫、冻、烧、挤压伤等因素致足部皮肤、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骼损伤乃至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

    2007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感染性发热的观察及护理

    徐文翠;陈秀琴;孙建珍;

    从预防肺部及泌尿系感染、饮食护理、高热护理、情感支持等方面谈了脑卒中感染性发热的护理。

    2007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针灸与推拿

  • “关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

    张冷;黄丽萍;

    目的:观察“关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关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观察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效率62.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结论:“关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疗效。

    2007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李宏斌;刘凯;秦莉芳;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30例病例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0%。结论:该方法疗效可靠。

    2007年06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健脾安神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失眠30例

    刘鹏;韩永和;

    目的:观察健脾安神推拿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有健脾安神推拿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007年0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30例

    崔万玲;李权英;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长针透刺配合梅花地叩刺、闪罐、背俞穴刮痧拔罐的方法治疗30例。结果:总有效率96.7%。结论:该方法疗效可靠。

    2007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医案医话

方药园地

  • 浅析理气药的功效对比及临床应用

    姜文龙;付旭彬;

    理气药大多气香性温,其味辛苦或善于行散,或善于泄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各药之间均有差异,只有根据病情适当配伍,才能收到最佳疗效。

    2007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二妙丸与四妙丸的组方及功能比较

    胡宇哲;

    二妙丸是燥湿清热的一个经典方。历代医家以二妙丸方为基础方的加减方颇多,最典型是加牛膝、薏苡仁而成“四妙丸”。二妙丸专于清热燥湿,适于一切湿热症;四妙丸偏于利湿除痹,是治疗湿热痿痹证的主要方剂,应用于各种湿热浸淫偏虚疾患。

    2007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惠明;李晶;李平;

    目的:以去势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山茱萸总甙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方法:将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总甙高剂量组,山茱萸总甙中剂量组及山茱萸总甙低剂量组。造模后,山茱萸总甙组依剂量每日灌胃给药。各组大鼠在灌胃满3个月后取双侧胫骨和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山茱萸总甙各剂量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变形和伸长率均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山茱萸总甙对去势后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2007年06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甲安口服液对实验性甲亢小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卢广翔;张曾譻;

    目的:探讨甲安口服液对实验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小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3剂量组,按要求给药,观察各组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给予不同浓度甲安口服液,实验性甲亢小鼠肝细胞损伤明显改善。结论:甲安口服液对实验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小鼠肝细胞有保护作有。

    2007年0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炎琥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建立

    黄桂勇;

    目的:建立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注射用炎琥宁经1→40倍稀释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注射用炎琥宁的热原检查。

    2007年06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鱼腥草中抗感冒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张炜煜;

    目的:优选鱼腥草中挥发油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萃取率为指标,进行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鱼腥草的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鱼腥草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超临界CO2萃取法,最佳提取条件是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6.5MPa、解析温度50℃,鱼腥草挥发油萃取率为1.25%;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热水浸提3次,每次4h,浸提温度80℃,醇沉浓度85%。结论:工艺合理,基本稳定可行。

    2007年06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灸对衰老模型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波;吕宗华;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延缓衰老的机理。方法:对臭氧衰老模型小鼠“足三里”穴实施艾灸治疗后,用彗星实验(Comet Assay)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艾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拖尾率显著下降(P<0.05),尾长显著减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能够通过提高机体自身抗自由基氧化损伤的能力,减轻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2007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伤寒》《金匮》相同条文初探

    王国琛;

    《伤寒论》、《金匮要略》许多条文是重复的,虽然条文相同,但辨证方法、编写体例及作用不同,另外,还与错简及条文的相互补充有关。

    2007年06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腧穴命名的特点

    张国强;尹百顺;

    腧穴的命名与腧穴定位、功能主治、中医基础理论、刺灸注意事项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掌握腧穴名称的定义,注意腧穴名称与以上各方面的联系,则能加深对腧穴的理解、记忆,方便于临床运用。

    2007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初探《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

    刘艳;李毅;

    从七个方面探讨《内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重视“寸口脉”;以“阴阳学说”来认识《内经》的脉学;《内经》脉学中“经络”即是“血脉”的含义;提出了诊脉的最佳时间;《内经》脉诊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季节脉;重视真脏脉。

    2007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周玲;楼丽华;

    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相关因素的分析,明确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为确定高危人群和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007年06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王晔;盛丽先;陈祺;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中医对小儿性早熟的研究概况,包括性早熟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预防调护,总结归纳出肾阴亏损、肝郁化火、痰湿蕴脾为本病的3个临床常见类型,滋阴降火、疏肝解郁泻火、健脾化痰散结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也指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007年06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荣莉;伦新;

    穴位疗法包括穴位针刺法、穴位刺血拔罐法、穴位艾灸法、穴位注射法、穴位埋线法、穴位药物贴敷法等。本文对穴位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近况进行了综述。

    2007年06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防治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徐娜;

    从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专方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07年06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吉林中医药编委单位

    <正>~~

    2007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快讯

    <正>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承办、全国中医药报刊传媒网和河北以岭药业集团协办的“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选结果日前在北京揭晓。经国家中医药管理

    2007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中医药》征订、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吉林中医药》杂志创刊于1979年,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吉林中医药》编辑部编辑出版。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2007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