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鸿;王中男;
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卒中的发生中,情志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七情突变导致脑卒中的机理,结合中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对中老年人在预防卒中时,如何进行精神调养作以浅述。
2007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革;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阐述了七情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
2007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少君;骆钧梵;鲍圣涌;曹祥海;
针刺方向的选择与针向补泻法、针刺安全、得气、经气感传、腧穴主治及某些针刺法有关,正确掌握针刺方向可避免针刺意外,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
2007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谷忠悦;
气街以其特有的横向联系方式,将人体各部联系成为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作为表里内外横向联系的捷径,加强了针灸对内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并对说明脊柱或间盘病变的病理机制及其治疗有重要意义。四气街之划分与西医对疾病按系统分类方法有相似之处,却又不能简单地用诊断方法而论之。
2007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冬梅;盖国忠;
介绍了名老中医胡永盛治疗缺乳的经验方。
2007年02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征;
<正>2.3病机变化消渴病是一复合病因综合作用的病证。五脏虚弱,禀赋不足是发病的内部条件;而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过服温燥药物,房劳过度,肾精亏虚是发病的外部条件。内外因相互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毒、虚并存,正邪交争是消渴病的基本病理。
2007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3 ] |[阅读次数:0 ] - 徐太生;袁毓曼;李春娟;金东明;
<正>潘某,男,34岁,职员,长春市人,2000年12月4日初诊,病历号:001204。主诉:口渴、尿频、消瘦5年,加重1年。现病史:不明原因引起口渴、尿频、体重减轻,经省内大医院诊为“糖尿病”,服用优降糖等药物,病情缓解,但未痊愈,病症时轻时重,服药减轻,停药加重,近1年加重明显。伴说话稍多则气嘘口干,腰痛恶寒,性欲减轻,性交后腰痛明显。动则身汗,夜尿频多、皮肤常生痈肿、肢体微颤等。既往无特殊记载,嗜烟酒。
2007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丽;孙丽红;李霜丽;
分痰湿咳嗽、肺热咳嗽、肺燥咳嗽、瘀血咳嗽、阴虚火旺咳嗽等5个证型,介绍了咳嗽的辨治经验。
2007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丽伟;
介绍了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经验及临证注意要点。
2007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琪;赵建军;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以中药疏肝解郁法为主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给予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后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两组比较(P<0.05)。有趋势表明治疗组的脑卒中康复好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解郁法对中风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中风康复有一定帮助。
2007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乔文军;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并除外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及糖尿病等其它疾病的患者。采用纯中药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及其血脂变化。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均有改善。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有效降低血压。
2007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邰长利;管淑英;张芬兰;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利水法对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不用利尿剂,加用温阳化瘀利水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P<0.05;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中药加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方法。
2007年02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功妍;曹庆忱;
<正>我院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以平肝熄风为基本治则,开发了小儿宁神颗粒, 2000~2004年,在临床上应用于各型多动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2007年02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朱颖;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68.7%, 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提高疗效。
2007年0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爱淳;陈玲;李万红;陈旭;王亚平;
目的:观察痛风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以痛风茶治疗,对照组30例以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007年02期 2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颖;王永艳;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85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空白对照组40例,治疗组加用柴胡疏肝汤。结果:接受柴胡疏肝汤治疗的病人在治疗前后其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对DGP患者有治疗作用。
2007年0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出口处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中药口服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分别为90%和87.1%。结论:中药治疗本病疗效好。
2007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毕锴;魏明;
目的:观察自拟汤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3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予自拟汤方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4例,占43.75%,总有效率87.50%。结论:本中药汤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一定疗效。
2007年02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民;高学汉;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以四妙散加减为主方,每日1剂口服。结果:临床治愈率15%,显效率17.5%,总有效率87.5%。结论:本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2007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勇;佟志刚;韩万峰;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精囊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以滋阴清热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应用西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精囊炎疗效较好。
2007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玉兆芬;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与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包块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样采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中药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大小。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8例;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8例。结论:中药灌肠与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7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海;张瀚元;冷向阳;
目的:总结我院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外敷消肿膏配合微波照射治疗34例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结果:34例患者中痊愈29例(85.29%),显效4例(11.76%),有效1例(2.94%),无效0例。结论:消肿膏配合微波照射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疗效很好。
2007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伟伟;
<正>笔者自1998年至今,用藿香正气丸治疗湿困多寐,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43例患者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53.1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2d。2治疗方法口服藿香正气丸,每日3次,每次3g(前3d药量加倍,即每次6g),疗程5~20d,病情明显好转则再加服2~7d,疗程内无效则停药。
2007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桂兰;
<正>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疼痛科采取肩峰、腋前、腋后神经阻滞和各压痛点注射治疗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2007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丽梅;
<正>近年来,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我院乳腺科应用乳核内消液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
2007年02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学林;马用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40例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007年0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钱聪;陈立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用西药疗法诱导月经来潮,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闭经。结论:本疗法疗效较好。
2007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晓萍;徐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口服,并合用中医外治法。结果:治愈4例,显效8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使糖尿病足的疗效提高。
2007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虹;刘兵;鲍志渊;武斌;李才;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神经性梅毒的方法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以驱梅、抗炎、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综合治疗方案。结果:4例神经性梅毒患者中2例明显好转,2例痊愈。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早期神经性梅毒,使其症状完全消失,或痊愈。对于中晚期神经性梅毒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症状,使病情好转,减轻后遗症。
2007年0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自双;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针刺治疗。针刺均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取穴原则与刺法相同。结果: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显著,P<0.01;ADL积分差异显著。结论:提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2007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冯其金;
观察理筋手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理筋手法推拿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结果:近期治愈33例,总有效率为95.32%。结论:理筋手法治疗可通过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松解粘连达到治疗的目的,疗效好。
2007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孟林;华刚;刘守新;
目的:观察中药加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均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并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8.8%。结论:本法疗效可靠。
2007年0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冯超;
目的:观察非药物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刺络拔罐及按摩疗法治疗1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本疗法对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疗效可靠。
2007年02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葛晓东;孙建珍;陈兵;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椎枕肌劳损的效果。方法:对120例椎枕肌劳损的病人施行针刀治疗观察其缓解情况,加以总结。结果:针刀治疗总有效率达81.7%。结论:针刀治疗椎枕肌劳损是一种简、便、廉、快且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2007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伟;季奎;许广里;
目的:观察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局部围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另外采用配穴的方法治疗;结果:对42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7.6%;结论:该法经济、简便、有效、无毒副作用。
2007年02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孙恺;冷向阳;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自拟除湿通痹汤内服配合手法按摩;结果:治疗50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药内服加手法按摩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可靠。
2007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凤亭;王万军;
目的:观察推拿合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均采用推拿、针刺并用疗法。结果:本组24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法疗效可靠。
2007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钢;
目的:观察关节镜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臂丛麻醉下肩关节后路进镜,前路进射频电刀烧灼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肩袖间隙部位的滑膜充血炎症区,切割盂肱下韧带、盂肱中韧带肩胛下肌肌腱关节囊内部分,术后结合中医手法松解剩余挛缩及巩固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及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KS)。结果:手术时间71~96min,平均82min,术后第3d开始中医手法治疗,1d2次,每次30min,10d1疗程。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范围及ASES评分与术前相比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取得满意的效果。
2007年02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香花;
介绍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要点。
2007年02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丁煜;
<正>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经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镜检,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若超过3个以上便称为血尿。轻症血尿尿色基本无异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才能确定,称镜下血尿。重症者尿液成洗肉水样,甚至血红色。中医认为血尿证情复杂,当辨明外感,内伤,虚实,缓急。外感中实证、热证多见,如下焦湿热,火毒迫血。内伤则以虚证、虚实夹杂为主,如阴虚火旺,脾肾不足,气虚不摄。而瘀血证在
2007年0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姜莲花;
<正>近几年来,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加强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满意度。1临床资料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前列腺肥大患者300例,年龄50~104岁,平均74岁,入院后
2007年02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贺军;王新月;于玫;郭雁冰;
香苏散药性平和,但略显温性,主治风寒感冒兼气滞,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理气和胃,通调全身气机兼以理血。因此可用于多种内科杂病的治疗,但其药轻力薄,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加味治之。
2007年0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琰;张晓康;
提高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以辨证施治为原则,保证中药质量,合理配伍用药,注意药物的合理给药途径及给药加工方法,合理慎重应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等,可以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2007年02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琦;张大方;
通过对中药复方研究现状的分析,以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化学成分及复方药动学研究为切入点,提出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整体性原则,寻找或建立科学、快速、准确的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方法在目前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2007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董政起;朱静;金光株;
目的:建立桑寄生和槲寄生的指纹图谱,提供能有效地鉴别桑寄生和槲寄生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的分析手段,以篇蓄苷、槲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桑寄生和槲寄生的指纹图谱。结果与结论:通过比较桑寄生和槲寄生的指纹图谱的特征峰和整体图貌,能有效地将二者区分。该方法特征性强、重现性良好、简洁、有效。
2007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黄晓巍;陈心智;欧喜燕;
目的:研究痛风安胶囊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步态及关节的影响。方法:以尿酸钠溶液注射大鼠踝关节,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痛风安胶囊对大鼠步态及关节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步态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秋水仙碱对照组、痛风安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右足关节肿胀程度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痛风安胶囊能减轻关节肿胀,其作用与秋水仙碱相近。
2007年02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冯光;
<正>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而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属祖国医学“暴聋”范畴,而导致暴聋的诱因有很多,诸如风热外邪,侵及肺经,清空之窍为外邪蒙蔽;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化火循经上扰耳窍,痰火郁结,阻塞气道;气滞血瘀,耳窍脉络失养等。现将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进展综述如下:
2007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范世彤;宫晓燕;
<正>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都能诱发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损害支气管壁组织,削弱它的弹性,导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
2007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石磊;杨丽华;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属于中医“颤证”等范畴,目前西医药治疗方法尚不理想。近年来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现就有关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2007年02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红娣;
<正>患者,女,83岁,2d前因起居不慎致恶寒发热、呕吐、咳嗽、头痛身困,脘腹痞闷而住院治疗,一月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6℃,脉搏8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7.96/11.31kPa,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罗音。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5.86×109/L,N:0.382,L:0.50,M:0.04,E: 0.15,RBC:3.228×1012/L,Hb:96g/L,血糖:4.92mmol/L,大小便常规阴性,胸片示:肺纹理粗乱,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遵医嘱依次给予病毒唑0.5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d,胃复安1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d,双黄连注射液300ml静滴1次/d,当换上第3组液体双黄连10min时,患者出现
2007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卫德强;麻金木;
<正>根据统计,在糖尿病中肾脏累及的约占30%~50%(临床出现微量蛋白尿)。肾脏一旦被累及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其病变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最终在短期内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目前西医在治疗DN除了糖尿病本身治疗血压控制及ACEI药物的使用等无特殊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活血化瘀法在DN治疗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应用,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及观察也屡见报道,现做综述如下。
2007年02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广尧;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病机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突出地表现为“血瘀证”,血府逐瘀口服液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器官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注,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细胞和机体代谢,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有效药物。仅从《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摘取2篇论文以为佐证。
2007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继霞;
<正>笔者选用慢肝解郁胶囊治疗慢性肝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在本院门诊以及收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依据叶维法主编的《临床肝胆病学》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0.5岁。对照组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6岁。重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B)、血清总蛋白
2007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