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伟锋,邱保国
邱保国研究员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观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即平衡阴阳的整体文化观、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观、人与社会统一的养神文化观、动静相宜的衡动文化观、后天培养的文化观、性命之根护保文化观。其精髓对养生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文化养生均具有指导意义。
2005年0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舒鹏,刘沈林
中医肿瘤学证治体系将肿瘤的病因归为虚、七情内伤、癌毒、痰、瘀5个方面。重视贯彻预防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基本观点,提倡早预防,早治疗。治疗中强调辨证论治,重视心理治疗及饮食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2005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陈金禄
<正>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学术思想贯穿于整个治疗学中,其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社会的进步,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1出自《内经》,源于实践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见于《黄
2005年07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汪辉,武文忠,王明芳
王明芳将眼底病辨证为虚、实、湿、热、瘀5个证型,辨证采用益气目脱、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等法,结合患者全身症状表现及年龄、体质、病程等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眼底病的病机,提高了眼底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2005年07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文生,贺兰花
皮肤病的发生多因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不通,临床上应以通法为其常用的治疗方法。表邪郁闭者宜发散,寒邪凝滞者宜温散,湿邪困阻者祛湿,气滞不畅者行气,血瘀者和营,里实者下之,虚者宜助之。使人体经络畅达,气血和顺,驱病邪外泄,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
2005年07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曲虹
<正>慢性肾炎系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一组长病程的,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腰痛”等范畴。笔者在内科临床工作多年,对慢性肾炎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浅谈如下。1健脾益肾,化湿解毒
2005年0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成,王静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GbF)对老年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TXB2、6-Kete-PG-Fra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方法:对38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静脉应用银杏叶注射液14d。结果: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浆TXB2、6-Kete-PGFra含量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血浆栓素B2含量,提高6-Kete-PGFra含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循环,促进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无副作用。
2005年07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缪皓霞,崔松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6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新亚丹消、肠溶阿斯匹林、丹参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89例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用行气导滞、活血祛瘀的方荆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检查明显较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效果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显著疗效。
2005年07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蕴奇,丁加森
<正>笔者于2002年4月-2004年12月,应用化痰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检查TCD的变化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住院病人,男21例,女19岁。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1.6岁。1.2诊断标准(1)眩晕起因为旋转感、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多因头位和体位改变而诱发。(2)
2005年07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晓军,陈洪国
<正>美尼尔病亦称内耳性眩晕症,是内耳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而引起内耳迷路水肿,内淋巴系统膨胀高压,内耳末梢器缺氧变性所造成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98~2003年以来,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2005年07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玲,宋益东
目的:观察头痛康宁汤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7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3例,给予头痛康宁汤内服。对照组54例,口服镇脑宁胶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3.3%,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7.7%和12.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头痛康宁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05年07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及志勇,孙楠
<正>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症,病人常因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来院就诊。西药治疗本病多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抑制心肌传导等作用,患者接受程度有限。2002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2005年07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飞群
目的:观察清咽汤治疗喉原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喉原性咳嗽病例192例,均口服清咽汤治疗。结果:192例中治愈152例,显效36例,无效4例。结论:清咽汤治疗喉原性咳嗽有一定疗效。
2005年07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红雯,黄庆田,马谦
<正>笔者应用当归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期59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117例病人均为2003年1月-2005年3月我科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原发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均为Ⅱ型呼吸衰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53~84岁,平均62.4岁。病程11-45年,平均23.8年。心功能Ⅱ
2005年07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东晖
目的:探讨自拟消渴祛痹饮对2型糖尿病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降糖基础上用消渴祛痹饮治疗,对照组(42例)则加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疗程均为15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48%,显效率为1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显效率为35.6%。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渴祛痹饮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2005年07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振云,刘杰,彭喜君
<正>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自2003-2004年,笔者采用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5—66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20年。所有病例均参照文献拟定诊断标准。
2005年07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凤莲,张玉凤,李玉章
目的:观察胃赛乐糊荆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采用胃赛乐糊剂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对烧心、胸骨后疼痛的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赛乐糊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可靠。
2005年07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立新,曹志群
<正>笔者采用中药复方舒清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并与吗丁啉、雷尼替丁治疗的35例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拟定,并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治疗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13±12.3岁,平均病程3.79±0.43
2005年07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益忠,刘旭东,黄彬
<正>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化的必然阶段,遏止纤维化的发展有利于减少慢性肝病恶性后果(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目前,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有效且副作用少的西药。笔者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用中药制剂行气活血饮治疗乙肝肝纤维化42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华,张振刚
<正>自2002年以7月以来,笔者采用柴胡解毒汤治疗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52例,并与以甘利欣胶囊与胆维他片治疗的42例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4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6—42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8—45岁。治疗前两组病人的症状、体
2005年07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闫立新
<正>周期性精神病是精神科较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疾患。大多妇女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故又称为月经周期性精神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前期喧扰打骂,狂躁不宁。笔者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该病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系女性,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最大42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者6个月。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所制定周期性精神病诊断标准。
2005年07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立娟
<正>习惯性流产,中医称滑胎,是导致妇女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治疗习惯性流产有其独特的优势,安全性强,疗效可靠。笔者自2001年7月-2004年7月,用自拟安胎汤治疗习惯性流产4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2005年07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梁顺兴
<正>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系指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滑膜无菌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受限等。2003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该病42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5年07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罗宗键,李鸾,刘伟,马骥验,冷向阳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经关节面桡骨远端屈折经常导致骨关节面不平整、畸形愈合和腕功能障碍。笔者采用可调性单臂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毅
<正>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西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耐药菌株对西药不够敏感的病例日益增加。为此,寻求中药治疗本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十余年来,笔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
2005年07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程德华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复发作、慢性消耗性、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隶属于祖国医学“痹证”、“历节风”、“尪痹”、“痼疾”等范畴,目前在国内外仍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笔者近3年来,采用中药辨证及抗免疫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56例报道如下。
2005年0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樊遂明
<正>笔者自1995年6月-2003年8月,运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夏季热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4例夏季热患儿中,发病时间均在6-9月间,病程1-3d者15例,4-6d者18例,7d以上者21例;年龄最小者10个月,最大者10岁;发病时体温38℃-39.5℃者46例,40℃以上者8例;初次发病者40例,复发者14例。诊断均符合吴梓梁等主编《儿科
2005年07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艳霞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祛风胜湿、凉血止痒法治疗荨麻疹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63岁;20岁以下者10例,21—40岁者16例,41岁以上者14例;病程最短者5d,最长者5年。2治疗方法本组以祛风胜湿、凉血止痒为法治之。基本方:白鲜皮
2005年07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俊华,陈岩,郑蓓蓓,徐振友
<正>笔者自1995年起,用自制的癣除净治疗浅部真菌性皮肤病,如手癣、足癣、股癣、体癣等,与与用达克宁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浅部真菌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0-60岁,平均38.5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5年。经真菌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随机分为两组癣除净组(治疗组)100例,其中手足癣35例,体股癣48
2005年07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翁苓,周国英,张丽霞
目的:寻求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恶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洛汀新治疗,治疗组用益气活血汤加洛汀新治疗,治疗时间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肌(?)(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cr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汤加洛汀新组降低尿蛋白的疗效明显优于洛汀新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2005年0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于慧雯
<正>自2000-2003年,笔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健脾、化痰平喘兼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23例,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均符合全国慢性支气
2005年07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卢建东
<正>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其发病因素和中医辨证,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4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9例均经临床检查诊断为急性牙周炎,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0-65岁,病程2个月-22年。均有反复发作病史,并有程度不等的牙结石存在。2治疗方法
2005年07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葛礼梅
<正>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有时为了达到彻底根治的治疗目的,常常需要同时切除肛门,另外在左侧腹壁上作一个永久性的结肠造口(亦称“人工肛门”)。自2003年2月-2005年4月,我院肛肠科对直肠癌患者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共32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05年07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勇,王疆,汤秀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1例。两组病人原降糖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加服吗丁啉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2005年07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朱文红,杨璀健
<正>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在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有部分中老年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晕、疲劳、血压升高等症状,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而颅脑CT检查却提示脑梗塞改变。笔者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均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又无神经
2005年0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亚泉
<正>产后尿潴留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手术助产的患者。笔者自2002—2004年在妇产科会诊,运用电针配合心理疏导治疗本病4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患者均为本院妇产科住院产妇,年龄23-34岁之间,平均年龄25.7岁,病程
2005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庆明,王宇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大多疗效满意,但仍有部分病人遗留下小腿部肿胀、足部麻木发凉、阴雨天加重等症状,难以治愈。自2002年以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本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CT扫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
2005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顾铁
<正>自1997年6月-2005年3月,笔者采用独穴按揉法治疗急性腹泻(排除传染性痢疾)47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16—51岁,病程1h-5d。2治疗方法取穴:腹泻点,位于前正中线,脐下0.5寸处。操作:病人取仰卧位,屈膝屈髋,双臂自然伸直,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术者站在病人身体的右侧,先用掌根在脐周揉1~2min,然后用
2005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朴香珠
<正>老年性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减退疾病。近年来我国人均寿命增高,社会老龄化比例上升,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因此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治疗也越来越显得重要,现将其治验3则介绍如下。例1金某,男,68岁,2004年4月28日初
2005年07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桂霞
<正>中医认为急性肾炎重在肺肾之治,而慢性肾炎则重在脾肾之治,在治疗中又当根据病情,分段论治。笔者认为,慢性肾炎的治疗先宜淡渗利水、行气通阳以治标,多以五皮饮与五苓散合方为基础加减治之,其中尤宜重用茯苓、车前子等利水药,另加用木香、陈皮以行气利水,调畅气机。对体虚脉濡者,可加人参(或以党参,或以太子参代)、黄芪
2005年07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佟铁光,韩文志
<正>1紫杉醇的化学结构分析紫杉醇是具有紫杉烯环的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的基本骨架是由A、B、C、D四环组成。A环:为六元环,C11-C12之间为双键,C1上连羟基,C12连甲基(即18号碳),C13位连3个碳原子,C1为甲酯,C2连羟基,C3连苯基和苯甲酰胺基,C15连二甲基(既16和17号
2005年07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敏
<正>综合近几年医药文献报道,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尽管其中绝大部分产生不良反应的致病机制尚待研究,但在临床使用上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造成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药物自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
2005年07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虹
<正>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能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为固涩剂。固涩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及《伤寒明理论》“涩可固脱”的原则而立法,但由于病因之异、病位之不同和病证表现有别,其治疗方法及药物配伍也有不同。本文仅就方剂教材中所选固涩剂的配伍分述如下。
2005年07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丹,胡建鹏,吴玲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cAMP、cGMP的影响。方法:采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2h,再灌注1d、3d、7d,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方组、活血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额顶叶皮质及海马回cAMP、cGMP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血浆及脑组织cAMP的含量显著降低,cGMP的含量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cAMP和cGMP代谢障碍,可能是其临床疗效机制之一。
2005年07期 53-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邵晓慧,张学顺
<正>降脂延衰胶囊是我院老年病科用于降脂降压、延缓衰老的院内制剂,由当归、黄芪、何首乌、肉苁蓉、熟地、淫羊藿、山楂等12味药物组成。笔者对降脂延衰胶囊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药物由本院制剂室提供,内容物为棕褐色固体颗粒。
2005年07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文善,纪耀华,张彦彤,王秋香
<正>半枝莲为桔梗科植物半枝莲(Lobelia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近年来的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半枝莲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临床研究也表明,对急性肾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半枝莲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仅对水提醇沉法所得半枝莲粗多糖中总糖进行含
2005年07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丛莘,金庆文,谢芳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不清楚,一般与年龄增大、创伤、肥胖、代谢障碍等有关。临床以膝关节反复发作的疼痛及不同程度的下肢活动障碍、关节变形等为特点,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治疗上有中药内服、外敷,也有针灸、推拿等疗法,而后者的应用由来已久,并在止
2005年07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兰天
<正>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失眠、思维不集中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衰弱疲劳为特征的疾病。是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并于1994年修订诊断标准,得到医学界公认。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对此病的研究,我国也不例外。近些年来中医治疗慢性疲劳征的报导屡见,现就有关资料予以整理并综述如下。
2005年07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红,丁淑敏,张辉
<正>血液之所以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由于它含有许多种功能不同的成分。现已知,单是血浆中就有200多种功能不同的蛋白质成分。随着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进展,目前已能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血中的许多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纯,供临床上对症治疗应用。现将动物血中的活性成分归纳如下。1α2-巨球蛋白
2005年07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