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晓芸
滋阴降火法的首倡者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立法以“相火论”、“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为理论依据。丹溪滋阴降火法的要点是补精血,制相火,以降火为主,养阴为辅,即以泻为补。临证扶正与祛邪结合,滋阴与降火并重,强调正确处理阴虚与湿盛的关系。
2005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仲起,司风琴,宋奎堂,张念娟2005年05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康兴霞2005年05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梁尚财2005年05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喆,邹富琴
大气下陷即宗气下陷,而脾气下陷则包括了上气不足和中气下陷。大气下陷既有宗气的生成和功能不足,又常有脾气下陷、升举无力之证,而脾气下陷重证亦可导致大气下陷证。大气下陷证与脾气下陷证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临床须详加辨证,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005年05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彦林,戴慎
对于血瘀引起的崩漏,“塞流”往往效果不显甚至无效。有瘀自当去瘀,瘀去则血自止,应当以活血化瘀法为主,同时根据兼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法。治疗中注意中病即止,重视调养肝肾,兼顾脾胃。
2005年05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英,车树强,范军,司福全,王莹
目的:观察爱西特对糖尿病肾病(DN)合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爱西特治疗组60例及析清对照组60例。治疗2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BUN、Scr、UA)、血脂(TG、TC)、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爱西特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率优于析清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爱西特治疗组对BUN、Scr、UA的吸附效果优于析清(P<0.01),并可降低TC、TG水平(P<0.01)。结论:爱西特通过降低Scr、BUN、UA及TC、TG水平,起到改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的作用。
2005年05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一星
目的:观察舒肝清胃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舒肝清胃饮治疗,对照组40例用泰胃美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肠化等方面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清胃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优于泰胃美片,尤其治疗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胃炎疗效更优。
2005年05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施斌,熊奎志,熊慧萍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5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熏洗。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46.4%。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2005年05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中兰2005年05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为63.3%。症状积分、心电图疗效治疗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2005年05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春玲,魏婷2005年05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武2005年05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洁2005年05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杨东霖,王小芹2005年05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红梅,周健2005年05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建,陶玉华
目的:观察葛根素用于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52例,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5例和常规治疗加葛根素组(治疗组)27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论: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2005年05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段昭侠2005年05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敬民,白林,步金宝,刘云梅2005年05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鹤勤,何学兰,王小玲,朱美宇2005年05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轶贞
目的:活血化瘀为主辨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方法:以活血化瘀、补肾通络中药组方内服,加用中药外敷及保留灌肠。结果:112例中痊愈9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2005年05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立菊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儿科急诊病人36例,全部采用自拟方止嗽散辨证治疗。结果:痊愈19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可靠。
2005年05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陈西莲2005年05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伟东,安笑然2005年05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辉2005年05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丰璞2005年05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毛刚,刘磊,范广岩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和凯时静脉点滴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凯时静脉点滴治疗,8周后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血及尿β2微球蛋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05年05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连旗2005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桂英2005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玲2005年05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英爱2005年05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晓松2005年05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晓华2005年05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允江2005年05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兰天2005年05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鑫,李治罡2005年05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国荣2005年05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乐琴2005年05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正伟2005年05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刘俊2005年05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凤琴2005年05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麟2005年05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宪印,胡桂珍,陈子玲2005年05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惠进2005年05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金元,杨冬娣
目的:通过痛风止痛散对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和尿尿酸作用的研究,探讨该方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次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实验,通过眼球采血和尿液采集来测定给药后其血清尿酸和尿尿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痛风止痛散有明显的降低血液中血尿酸的作用,并且其作用效果优于同类药物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结论:痛风止痛散具有降低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的作用。
2005年05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钱丽,凌立君,莫惠,陈卫平,夏国守,陈海燕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大鼠血浆FIB、腹腔液FIB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机制。方法:将120只模型SD(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组、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进行药物灌胃,分别测定1、3、5、7、21d血浆FIB、腹腔液FIB含量,观察其变化情况,并结合粘连级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降低术后血浆FIB的含量,5、7、21dP<0.01;也能降低术后腹腔液FIB的含量,3、5dP<0.05,21dP<0.01,7d与模型组相比P<0.05;4组腹腔粘连程度比较P<0.01。结论:活血通腑方能通过降低术后血浆、腹腔液FIB水平,防治大鼠术后腹腔粘连。
2005年05期 54-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玉翠,王永生,姜大成2005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齐津丽2005年05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艳艳2005年05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哲,孙健,温庆辉2005年05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