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良,王敏杰
消渴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皆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肝论治消渴具有其生理病理基础,消渴的主证与兼证均与肝有关。现代研究也逐步证实消渴从肝论治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200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亚彬,张英臣
<正>《伤寒论》全书简明扼要,对每一症均论述精辟。如腹满一症,全书共有26条谈及,分述于不同的篇节,为后世对腹满一症的辨证开创了先河。
2002年03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有田,李冰,赵莉
<正>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征及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气机是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的概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肝主疏泄的功能对于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03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七一
<正>刘慧谨老师乃安徽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主任医师,安徽省首批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指导老师。临床实践中,刘师擅长用外治法治疗小儿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脐疗法为主。笔者跟师临证,受益匪浅,现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2002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孙步策,孙金策
<正>1 一般资料23例均为住院病人,均符合1976年全国小儿肺炎防治座谈会纪要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岁4例,1~3岁6例,3~6岁8例, 6~11岁5例;病程1~3d 9例,4~6d 14例。体温<38℃5例,38℃~39℃12例,39℃以上6例。查:血肉细胞总数<10×109/L7例,白细胞总数>10×100/L16例。胸透见双肺片状阴影6例,单侧肺部阴影11例,余皆见双肺纹理模糊。
2002年03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宗礼,司福全
<正>阳痿指男子青壮年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宗筋失养而弛纵,引起阴茎痿软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病症。余观古今医家,对阳痿的治疗常责于肾,以温补肾阳,填补肾精而立法,虽不无道理,而脾胃一层,每多忽略。余以为在某种意义说,性事亦当以胃气为本,宗筋聚于阳明,阳明主润宗筋,即《素问·痿论篇》:“阳明虚,则宗筋弛纵”。而“治痿
2002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钟海宁
<正>自1992年以来,笔者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云,张建新
<正>1实证高血压1.1疏肝泄热法适用于肝郁化热型。“肝为心母,操用心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易造成精神紧张,可致肝气郁结,久而化热。盖肝主疏泄喜条达,肝之疏泄失常,易致五脏功能紊乱,而引起血压升高。症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胀满,每因情志波动而致血压上升,舌淡红或红,苔白或淡黄,脉弦。方选大柴胡汤,而以大便秘结者尤佳。
2002年03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邓祥雄,黄荣璋
<正>多年来笔者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巩固高血压病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2002年03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国耀
<正>晕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症,可由各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笔者自1997年~1999年使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晕厥患者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雪华,周志跃,马晶,姜雪梅,霍占波
<正>1一般资料共观察80例,病人主要来源于住院病人。其中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0 ± 6.5岁。合并脑梗塞38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42例,单纯高脂血症50例。
2002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海燕,倪玲
<正>1 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48~70岁,平均57.3岁;对照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42~75岁,平均56.6岁。2组病例均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病人,经头颅CT扫描和腰穿行脑脊液检查证实。以上资料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002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荣,崔丽,李杉
<正>1临床资料在120例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50~54岁31例,55~59岁,36例,60~64岁42例,65岁以上11例,年龄最大73岁。病程最短7d,最长8年。
200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边立忠,姜越华
<正>我科在1996年4月~1999年6月期间采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方晓华
<正>本组119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治疗组79例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18~72岁,平均38.6岁。病程1个月~4年;对照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1~66岁,平均35.6岁。病程20d~3.5年。所有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胃镜诊断分级按食管粘膜破损程度分为: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积0分;I级:点状或条状发红充血、
2002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尹丽菊
<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是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患者反复就医,多种药物治疗均不理想,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自1995年应用二术汤加味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002年03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正文
<正>笔者自1993年6月~2001年5月,采取自拟中药方,重用威灵仙治疗外伤性骨化性肌炎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2年03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年
<正>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往往不能根治,本人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的综合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蓝华生
<正>前列腺增生症(BPH)为常见病。男性60岁以后约有70%患BPH,约6.5%的BPH患者可发生前列腺癌变。目前,BPH的非手术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而手术治疗有一定创伤,对伴有重要脏器病变的老年患者又非所宜。故探讨治疗BPH的有效方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自1998年5月~2001年12月用中医通补奇经方治疗 BPH 3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2002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王新平,魏树华,王花梅
<正>二、三期内痔对核极易脱出,或因行走、或因担负重物、或因咳嗽喷嚏,或下蹲等腹压骤增,即可见内痔脱出。由于脱出较多无力回缩,可发生嵌顿内痔血栓,表现剧痛,痔核肿胀,表面糜烂,甚至发生坏死。我们采用早期手术治疗,一次性将痔核根治,缩短了治疗时间,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焦剑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阳疾病人54例,年龄20~52岁,主证:阳痿伴阴囊潮湿,臊臭坠胀。1.2诊断标准根据病情轻重分为3度:0度为阴茎从来都不能勃起;1度为有时能勃起,但性交时勃起消失;2度为阴茎有勃起,但勃起无力,不能完成性交。
2002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清双
<正>慢性肝炎肝区痛是慢性肝炎患者主要症状之一。近几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肝区痛10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牟科媛
<正>羊水过少症,对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均有极大的影响,严重者致胎儿畸形,甚则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增加围产期新生儿的死亡率。治疗上国内外中西医都较棘手,西医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安放测压导管,把生理盐水适量往羊膜腔灌注。此方法操作严格,难度极大,且病人痛苦难忍。自1993~2002年3月,笔者用生津滋阴通络的二冬二甲加味汤治疗本症31例,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丽萍,冯秀芹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方乳痈消治疗乳痈初起76例,同时设立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显示,内服兼外用乳痈消治疗乳痛初起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聂秀香
<正>笔者自1999~1999年自拟消痒合剂对4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西药相对照,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忠
<正>由于输液或静脉取血造成局部出现瘀斑的现象很多。笔者采用我院制剂红花叶进行外涂,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小刚,庞宗然,刘宝山
<正>1临床资料156例病人中,其中患蛇头疗(甲周炎)27例,手足癣感染成疮者90例,手足外伤感染者32例,其他原因引起手足疗疮者8例;男性84例,女性72例。
2002年03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晶辉,谭志敏
<正>1临床资料9例耳带状疤疹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1.4岁。病程最短4d,最长20d,其余为6~15d。左耳带状疱疹6例,右耳3例。耳部疤疹并发面瘫及听神经症状4例,耳部疱疹并发耳鸣耳聋1例,耳部疱疹并发舌咽神经麻痹1例。发病原因:2例有感冒
2002年03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健清
<正>1方药组成基本方:生地20g,牡丹皮10g,赤芍10g,生石膏(先煎)40g,知母10g,生槐花15g,地骨皮15g,玄参10g,紫草10g,桑白皮15g,批把叶15g,甘草5g。加减:以红丘疹、脓疱为主者加土茯苓20g,白花蛇舌草30g;以皮肤潮红,忽隐忽现伴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者加青蒿10g,秦■15g;以皮肤色素沉着伴萎缩为主者加丹参15g,红花6g,白芷10g。
2002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永生,杨丽君,管莱琪,杨春林
<正>复发性阿弗它性口腔溃疡(RAU)属中医目疮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居口腔粘膜病首位,以往中药多以冰硼散、溃疡散为主,但在溃疡面上无法长时间保留,使用不方便。西医多以腐蚀性药物炭化溃疡面,但影响血运影响愈合。本方在祖传方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以中医标本兼治为前提,研制侧柏叶糊剂,用于临床,总结如下。
2002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峥嵘,王屏燕,马正军,管清新,马正颖
<正>情志的变化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生理活动的范畴。如果超越了生理活动所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病。《内经·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周围环境、病人起居,病室的卫生、光线,医务人员的语言、服装等对患者的情志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临床辨证施护中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需注意以下问题。
2002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海红,刘静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力衰竭又称泵衰竭,其中心源性休克是泵衰竭的严重阶段,按killp分级为Ⅳ级心力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率80%~100%。近10年来笔者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治疗该症,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国东,范悦,邓维海,梁青莲
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用999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6例,并与同期单纯用西药治疗的25例作非随机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6.00%,2组比较,P<0.01。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治疗组除VC改善较好外,FVC、FEV1及血气分析改善与对照组相似。
2002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瑞芬,陈禹
<正>国外开始用栓塞疗法(TAE)治疗肝癌,始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国内可见文献报道[1]。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目前国内应用比较普遍,且疗效较好。大多数病人症状缓解,疼痛减轻,肿瘤缩小,甲脂蛋白下降,有些病人还获得再次手术机会。但是,绝大多数患者,在栓塞治疗后都可能
2002年03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明远;骆家生;
<正>笔者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在门诊应用“膈下逐瘀汤”和西药阿莫灵片口服,维生素K1肌肉注射治疗浅表性胃炎42例,并另设42例为对照组,单用两种西药治疗,时间1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效果好,现总结如下。
2002年03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健;孙建;
<正>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痛、腹泻反复持续发生,及粪便中含粘液脓血便甚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特点。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8例,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阳,黄海燕,赵光宇,周立祥,王长坤
<正>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是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系外伤后颅内动脉系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闭塞并出现所属脑域的梗死。近年来由于CT及MRI的普遍应用,临床上常有发现。1996年1月~2002年1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医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理论,试用葛根素治疗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4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文晶,郑敏
<正>念珠菌性阴道炎系育龄妇女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妇科检查:外阴红肿,阴道内可见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其分泌物涂片可查到白色念珠菌。中医学将此病归纳到“带下病”范畴,其发病原因可分成湿热型和湿毒型。我们对我院门诊1999年~2001年12月就诊治疗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单纯西药治疗方法做效果评价比较,现将其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劲柏,靳瑞
<正>Down氏综合征即先天愚型,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染色体最常见的一种畸变。其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语言发育障碍等,是造成儿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此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我们运用针刺结合艾灸百会治疗先天愚型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2002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增辉
<正>笔者自1999年运用针刺、中药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2002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振英,杨莹洁
<正>1临床资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80份病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0例,男性142人,女性158人;年龄30~65岁,以45~55岁居多,占81.5%;病程最短10d,最长2年。伴功能障碍197例,对照组80例,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27~63岁,以45~55岁居多,占79%;病程最短1周,最长2年。伴功能障碍者51例。
2002年03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玉兰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病人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20~45岁。病程最短者1d,最长者1周。其中除6例为颈部扭伤致病外,其余47例均为早晨起床后感觉颈部活动受限、疼痛而就诊,均用推拿手法而治愈。
2002年03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纪翠,李爱群,崔玉芝
<正>胃脘痛是中医病名,除胃脘部位疼痛外,尚有食欲不振、痞满、暖气、泛酸,烧灼、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一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一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关于其发病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失
2002年03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伦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9例中,男性24例,女性35例。年龄18~30岁24例,31~40岁14例,41~55岁21例。发病时间最短者半个月,最长3年,其中3个月~1年者43例。肝气郁结者27例,肝木乘脾,聚湿生痰
2002年03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权革
<正>1临床资料本组42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女38例,男4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32岁。病程最短15d,最长6个月。拇指36例,中指4例,小指2例。经局部封闭治疗复发者24例。
2002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学明,时晓光
<正>笔者自2000年2月~2001年10月期间,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后肩部扳法治疗漏肩风5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2002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志跃,姜雪华,孙艳秋
<正>1一般资料水针配合TDP照射组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20~58岁。病程最短4d,最长1年;针刺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3~5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
2002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如宁,许进秀
<正>芍药甘草汤源于《伤寒论》,本是用于治疗伤寒后阴津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脚挛急、不得神之症,后经历代医家临床发展,治疗范围日渐广泛,笔者多年来以此方原方或加味治疗以挛急、疼痛为主诉的病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部分病例及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2002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钟海宁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它要求我们在诊治疾病时要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要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要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临床上,可以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2002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宇夫,马秀文
<正>病例:李某,女,42岁,于1996年8月因患糖尿病原失禁半年入院。该患已有糖尿病史十余年,近半年尿失禁,经多方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消瘦乏力,小腹坠痛,尿濒而少,点滴渗出,接连不断,不能自主排尿,呈痛苦病容,伴口干,多饮,多食,皮肤干燥有甲错,便干。实验室检查报告:空腹血糖10.2mmol/L,尿糖 ,尿常规镜检报告:散在红、白细胞。
2002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舒拉,胡雨华
<正>1痛经关于痛经之症,《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此以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然”。隔姜灸主治虚寒之痛经,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2002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玉珠
<正>自古代医家将“十八反”、“十九畏”流传下来以后,这些药物就成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禁忌。多数医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其间虽有李时珍、朱丹溪等圣者发出过“圆机之世,又何必胶执于时袭之固乎”的呼吁。但后世医者总心存疑虑,敬而远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动物
2002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秀杰,杨晓杰,丁艳波
<正>王某,男,30岁,农民。因感冒发烧,咽部红肿3d,于1999年8月5日来我院就诊,给双黄连粉针剂2.4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入。液体滴入
2002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淑敏,安汝国,杨靖
<正>有许多种类的动物一生中靠吸食其它动物的血液而生存,根据动物的种类不同,其吸血的目的也不一样。例如,双翅目昆虫的蚊、虹等只是雌性成虫吸血,其吸血的目的是利用血液中的蛋白源产卵,螨目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所有发育期都吸血,其目的是为了蜕皮的需要。对吸血性昆虫来讲,如果没有宿主动物的血液,就不能生存和繁衍后代。然而,宿主动
2002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贺英
<正>中药汤剂是最常用的剂型之一。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浅述如下。
2002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红,陈颖,高敏
<正>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2~68岁。其中急性腹泻35例,慢性腹泻15例,有40例经过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而改用艾灸,有10例未经药物治疗。
2002年03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覃秀川,郭新文,睢大员,于晓风,吕志智
目的:研究人参Bb组皂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活性,血清LPO含量及SOD、CAT、GSH-Px活性。结果:人参 Rb组皂苷50mg/kg、100mg/kg、200mg/kg剂量组对急性心梗死 24h大鼠均可明显缩小其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 CK、 LDH活性,并明显降低血清LPO含量,提高 SOD、CAT及 GSH-Px活性。结论:人参Rb组皂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抗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2002年0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孙德军,杨同书,杨春伟,颜伟群,谷红东
采用简洁、高效、高产、高速及制药企业容易实施的分步洗脱制备降纤酶工艺,生产的降纤酶符合部颁标准,并适合制药企业连续大规模生产。
2002年03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津
<正>1病因病机夏经[1]认为此症是许多神经发育和行为功能异常的一种共同表现,而家长与学校等环境对小儿的要求和期望过高,与小儿的气质类型不相适应,是促发或加重本病的重要因素。王民洁[1]从为多动症患儿有明显的低锌低铜与高铅。夏以琳[3]将多动症患儿分为阴虚与阴阳两虚2组。结果发现,2组患儿发锰
2002年03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怡
<正>呃道是临床常见的病证。运用针灸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疗效。近些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呃逆的论述增多,不论在处方选穴方面,还是在手段方法上,都有创新。现将近十余年治疗呃逆的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2002年03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亮华,祁丽艳
<正>自1991年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报道艾滋病病例以来,该病已成为当前对人类健康的一种新的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世界各国从各方面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研究工作。近几年,艾滋病流行日趋猖撅,至今全世界已有1880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被称为“世界绝症”。
2002年03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金丽敏
<正>开展整体护理以来,不但推动了护理技术水平提高,使护理人员固有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2002年03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淑玲
<正>升降散乃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治温十五方之总方,药仅4味,配伍精良,现代医家常以升降散随证化裁,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多种疾病,同时也展开了许多关于升降散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现概述如下。
2002年0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志鹏
<正>“不在状态”、“累”已经成了让人不胜其烦的话语。从比赛到考试再到商务事务以及一切日常活动,我们总能听到“不在状态”或是“累”的抱怨。
2002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本刊讯]吉林省2002年中医药工作会议于3月19日~20日在长春召开,吉林省卫生厅厅长李殿富,副厅长兼省中医管理局局长隋殿军及卫生厅其他领导同志、吉林省中医局副局长邱德亮、罗庚等出席了会议,邱德亮同志主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200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1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我省中医药工作面临的形势;交流改革与发展经验,部署下一步中医药工作。
2002年03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