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温病血分证内容和范畴的几点质疑

    周丽雅,于丽雅,王亚萍

    <正> 温病血分证是热邪深入到血分,引起耗血动血的病变,多出现在温病的极期或末期。它的基本特征是血分热盛,动血耗血。有人把热盛动风归为血分证,有人把阴虚与亡阴证归为血分证,也有人把阳虚与亡阳证归为血分证。

    1998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胰腺炎证治

    袁道生

    <正>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的复发性或持续性炎性病变。祖国医学文献对本病虽无专著,但类似胰腺炎的症状则散见于脾心痛、脘痛、结胸等论述中。笔者以中药治疗慢性胰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本病的病机和证治简述如下。

    1998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肾脾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董洪亭,董晨明

    <正>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骨质疏松占发病的80%以上,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专门讨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代谢性疾病,由于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异常,继而引起骨质脆性增加。伴有腰背酸痛、骨折及体态变形,是多种因素而引起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又称骨质疏松综合症。

    1998年06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五行学说探讨气虚发热病机

    李崇新

    <正> 气虚发热,属内伤疾病范畴,其病机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笔者欲从五行学说出发来探讨气虚发热之病机。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运动,亦称“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5种基本物质间的运动变化而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亦受到其深刻的影响,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的组成部分。

    1998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光升老中医验案4则

    李新平

    <正> 王光升老中医系江苏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擅治疑难杂症。

    1998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症瘕治验1例

    韩一龙,黄珠晶

    <正> 患者,女,25岁,1995年10月10日初诊。因经行腹痛1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来求诊。

    1998年06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烈教授活血化瘀治肺疾

    李立新,原晓凤

    <正> 1984年以来,笔者师从王烈教授。在探索小儿肺疾证治过程中,导师对肺系的热、咳、喘、哮、痰等病证之中的疑难病例,运用活血化瘀之法进行治疗研究。兹将有关资料归纳如下。1 活血化瘀疗肺之理 曾治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由于病久,紫斑迁延数月不褪。对紫斑之治多用凉血化瘀之法,而本例久用惯法不效。王老认为宜用活血化瘀之法。但其选药必当紫斑之日久,其色暗淡,用药当选补养生新之类。

    1998年06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肾康复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宋述菊

    <正>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一旦尿蛋白超过0.5g/d,说明肾脏病变已达相当程度,此时,单靠对糖代谢的控制已难以阻止肾脏病的发展及尿蛋白的漏出,特别是大量蛋白尿时,西医则无计可施。笔者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自拟糖肾康复汤,治疗DN6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健脾祛痰法治疗肥胖型(Ⅱ型)糖尿病9例

    亚东,王多佳,廖明波,焦欣

    <正>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Ⅱ型糖尿病以肥胖者居多。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多针对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病机,采用养阴、润燥同时佐以益气、活血等方法。

    1998年06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安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孙健,宋国炜,孙非,刘志屹,张淑芹,于起福

    <正> 我们应用高山红景天作君药,人参和黄芪作为臣药,辅佐以其它3味中药,研制成心安康复方制剂。通过研究该药对临床症状与体征、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1998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辨痰论治心得

    袁丽荣,苗英杰,王显,刘树清,闫弘睿,施少华

    <正> 痰分有形与无形,有形之痰如咳喘吐出,此以脾湿为主,多见于肺系病证,临证时主要从痰的颜色、数量、质地等方面进行辨别论治,有较强的规律性。

    1998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肝精胶囊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临床观察

    张博,际岩,杨霞,朴春善,张学军,田继臣

    <正> 1 一般资料 按照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笔者于1996年10月~1998年2月将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21例,重度16例,对照组38例,其中轻度15例,中度10例,重度13例。

    1998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仙丸对萎缩性胃炎、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的疗效观察

    郭喜海,郭京丽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然而也是重要的癌前状态。尤其胃粘膜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对其癌前病损进行预防性治疗,阻止其发生癌变是降低胃癌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1998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心论治胃脘痛57例临床体会

    陈永灿,赵志刚

    <正> 近几年来,笔者自拟安神和胃汤,从心论治胃脘痛57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7例中,男性18例,女性39例;年龄28岁~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

    1998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余蜀奇

    <正>反流性胃炎又称胆汁反流性胃炎。笔者于1997年3月至12月,采用中药胆胃舒冲剂加西药吗叮啉合用治疗本病50例,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王联庆,邢鲁光

    <正>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88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86例,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前灵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佟志刚,魏鞍纲,王丽新,张劲航,高铁龄

    <正> 笔者从1996年2月到10月用慢前灵方经中医辨证选择观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获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7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9年。

    1998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增生辨证治疗体会

    刘秀君,刘艳玲

    <正>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中老年人常见病,属于祖国医学“癃闭”、“淋症”范畴。笔者以活血化瘀为主,自拟经验方前列安汤,辨证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200例,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季雁浩

    <正>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笔者自1988年以来,自拟益气排石汤治疗本病26例,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拟化瘀消肿剂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68例

    孙加洪

    <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由于阻塞造成回流障碍和再通后血液倒流,导致静脉高压瘀血,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和下肢溃疡,此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

    1998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辨证分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6例

    朱兆莲,李银昌

    <正> 笔者在1989年~1995年期间,运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206例,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红小豆的临床应用

    任桂梅,于洪洲

    <正> 红小豆学名赤小豆,具利尿消肿,解毒疗伤之功效。1 内用 通乳:取赤小豆200g,煮粥食用或用赤小豆250g,煮汤后去豆饮浓汤,连用3~5d,通乳之功胜于穿山甲。

    1998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溃疡22例

    刘映辉,孔令环,康东,杨丽华

    <正> 慢性下肢溃疡,是一种较难治愈的常见病。笔者用中药外敷创面、内服中药及点片植皮,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998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筋活络汤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

    常素兰

    <正>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6岁,36~45岁者6例,46~60岁者32例,60岁以上者2例,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最短3d,最长10年以上,1年以下者13例,2~3年者18例,4~5年者6例,6年以上者3例;发病部位均为右侧。

    1998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锁骨骨折47例

    牛春风,盖凤春,王荣秋,赵波,赵文超,于治涛,孙丽

    <正> 锁骨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8%,大量文献报导了多种治疗方法,但各种方法均不十分理想。

    1998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虎汤在温病中的运用

    许戈

    <正> 1 白虎汤的方源及主治证 白虎汤最初见于伤寒论治疗阳明经邪热壮盛的症候。临床上凡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症,为典型白虎汤证。

    1998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偏方拾零

    曹景龙,齐更红

    <正> 未成熟高粱穗200g,竹叶100g,新汲井水浸泡一昼夜,治消渴病烦渴时可频频饮之。 未成熟高粱穗甘平,可安中益气除热;竹叶甘寒,主胸中痰热,止烦渴,生

    1998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

    高礼芳

    <正>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为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病程迁延所致。笔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自制麻杏止咳糖浆治疗小儿咳嗽200例

    李淑玲,李冬秋,李淑杰,周彦林

    <正> 咳嗽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临床以反复发作咳嗽,伴喘、痰鸣、出汗,发热或不发热为主症,属于祖国医学咳喘范畴。笔者自1993年11月(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用自制麻杏止咳糖浆(以下简称糖浆)治疗小儿咳嗽20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0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86例,女114例;年龄3个月~3岁94例,4~6岁65例;7~9岁27例;10~13岁4例;病程最短3d,最长60d。

    1998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拟3点水针治疗枕神经痛

    孙福才,杨丽君,孙立新,孙浩,高茹

    <正> 枕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称神经性头痛,中医谓为头风。笔者自拟3点水针治疗此顽症,疗效甚佳。1 治疗方法1.1 水针液配制 醋酸强的松龙31.25mg,维生素B_(12)0.25mg,利多卡因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

    1998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法整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14例

    李新建

    <正> 1 临床资料1.1 基本情况 本组共14人,均为男性,年龄在18~40岁之间。全部为屈曲压缩型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1.2 分类 按脱位程度划分:Ⅰ度脱位3例,Ⅱ度脱位8例,Ⅲ度脱位3例。接诊时14例病人均为全瘫(指数6)。

    1998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型功血132例

    陈学俊,张宏霞

    <正> 自1994年至今,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32例无排卵型功血,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发热15例

    柳影,周红,刘子厚,牛春风,黄孝红,刘仕林,廖九光

    <正> 发热是恶性肿瘤病人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肿瘤晚期衰弱者即使是低热也会增加全身的慢性消耗,使生存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癌性发热1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5例临床分析

    陈久红,于永兰

    <正>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32例,选择其中5例作为保守治疗对象,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8.8±5)岁。

    1998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贯煎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姜首起,陈静爱,孙彩云,单鸿玉

    <正> 我院在1995年~1996年间,应用一贯煎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8~71岁。病程为2个月~5年。以上病例均经过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 治疗方法 一贯煎加减的药物组成及用法:生地30g,沙参20g,麦冬20g,枸杞子20g,白芍15g,玉竹20g,石斛20g,山药15g,山楂15g,生麦芽15g,乌梅15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牡丹皮15g,赤芍15g,鸡血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

    1998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灌肠Ⅱ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

    孙耀东,武秀,郭丽娟,尚志昌

    <正> 笔者自1994年至1997年应用自拟灌肠Ⅱ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阳止崩法的临床运用

    叶兆金

    <正> 古今医家认为崩漏是热多寒少,但在临床对崩漏证治疗中,及审其脏气、察其阴阳、辨其虚实胜衰,不可忽视崩漏证有夹寒者,特别在暴崩直注以后,呈现虚寒症象较为多见。以温经壮阳,固摄冲任,疗效较为满意。兹举例如下。

    1998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导赤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0例

    张忠

    <正> 手足口病是一种在儿童中流行的传染病,主要病征为发生在手足和口腔内的疱疹。它是由一些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A_(16)型病毒引起比较多见。

    1998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72例

    戴兴冬,王德玲,常宝月

    <正> 1994年6月~1998年3月,我们试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7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43例,女29例。年龄3岁~13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7d。其中皮肤型38例,关节型15例,肾型8例,腹型11例。2 治疗方法 采用0.04%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10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

    1998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9例

    许爱华,商安伟

    <正>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9例因胃部手术后造成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在18岁~62岁。其中胃修补术3例,胃不全切除术6例。皆因术后发生呃逆,影响休息和饮食。

    1998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病毒冲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0例

    王化文,杨毅

    <正> 笔者用自拟抗病毒冲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40例,能明显缩短病程,并且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皮癣15例

    郭庆年

    <正> 笔者将牛皮癣分为进行期(中医属血热风湿型)和静止期(中医属血虚风燥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外洗配合克银丸治疗银屑病100例

    王德安,张百凤,孙世杰

    <正> 银屑病属祖国医学白疕范畴,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皮肤病。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中药外洗配合克银丸治疗银屑病,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清热除湿汤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60例

    王砚宁

    <正> 1997年6月~1998年1月,我们用清热除湿汤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998年06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配合耳穴划痕治疗鼻渊359例

    杜丽,王多佳,马杰,孔令环

    <正> 1995年以来,我们用耳穴划痕及中药治疗鼻渊359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59例中,男172例,女187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1个月。

    1998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耳穴压籽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6例

    杨集群,张姝

    <正> 耳穴压籽法是耳针疗法的发展,是用王不留行子或其他种子压在耳穴以刺激耳穴,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笔者用此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6例,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穴位深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88例

    郑彤

    <正> 笔者自1989年以来,运用穴位深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88例,兹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梅花针治疗术后尿潴留54例

    赵爱民

    <正> 尿潴留是下腹部、会阴等术后的常见病症。祖国医学认为,该病为手术创伤,局部气血瘀阻,膀胱气化失司所致。近2年来,笔者采用梅花针弹刺,配合相应的揉按辅助手法治疗该病54例,获效满意,报告如下。

    1998年06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牵引后实施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启存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腰部活动频繁,腰椎间盘受到反复挤压应力及磨损,到中年时期引起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1998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20例

    池守海,马冬梅,李丽

    <正> 自1991年以来,我们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2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针刀结合火罐治疗风湿性肩胛痛68例

    王永喜,周庆胜,踪念明

    <正> 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28~63岁,病程3个月~7年。左侧肩胛痛38例,右侧27例,双侧3例。治疗前均经用药或理疗而未愈。

    1998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治验琐谈

    聂天义,余德文,聂曦

    <正> 1 滋阴润燥当调脾胃 叶天士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故糖尿病之阴虚与燥热的病机,实与脾胃关系极大。

    1998年06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水肿从胃论治举隅

    孙师钢

    <正> 吴某,男,4岁,1998年3月6日初诊。 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少尿2个月余,近1周加重。曾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少尿伴低热,被某医院诊为“尿路感染”,初用抗菌素静点有效,继用效不显,又试其他抗菌素1个月无效,后改用中药知柏地黄汤、左归饮等治疗月余而症状不减。

    1998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乙肝论治六法

    薛玉荣

    <正> 笔者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治疗归纳为六法,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998年06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做好植物药炮炙 提高临床疗效

    段畅

    <正> 我国中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然而中药中植物药占据了绝大多数,历来就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但在正常情况下,植物药多需经过炮炙才能供给临床使用。因此根据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和制药技术,结合现代化科学方法,做好植物药炮炙,对提高药品质量增进临床疗效十分重要。

    1998年06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花鹿茸片及伪品的鉴别

    周仰青,陈庆辉,洪可俊

    <正>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u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e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具有壮肾阳、益精血的功效。在福建省都习惯使用排血后的梅花鹿茸片,这种鹿茸片断面细腻,色泽洁白或淡黄白色,气腥、味咸。

    1998年06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鹿角的临床应用

    刘海法

    <正> 鹿角性味咸温,归肝肾两经。具有行血、消肿、益肾的功效。主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笔者以鹿角为主药,治疗乳痈初期、产后缺乳、老年性耳鸣等疾病、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乌炮制方法及用量质疑

    刘宝恒,陈燕,殷锡健

    <正> 川乌,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本品辛、苦、热有大毒。有温经络、逐风邪、除寒湿之功效。更具有很强的麻醉作用。

    1998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逍遥散治验举隅

    张修迪

    <正> 逍遥散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松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1998年06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参归脾汤的临床应用

    姜慧强,徐亚文,曹秋莲

    <正> 人参归牌汤具有补气摄血,益脾安神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溃疡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而见有心脾两虚诸症者。然而临床灵活运用,加减配方,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兹介绍如下。

    1998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调护宜忌

    冯月英,树秀珍

    <正>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大致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范畴,由于其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影响病人的精神状态,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1998年06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舌诊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邢锦秀,刘春霞,张惠平,王宏平,苏李

    <正>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身之血脉”,“舌为心之苗”,指出舌与血脉密切相关。血即血液,脉即血管,血脉即指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

    1998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益心冲剂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防护作用

    杨婧,郑平,王晓璐

    <正> 益心冲剂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麦冬、人参、五味子、当归、知母、石菖蒲。以补气养阴为主,活血通脉开窍安神为辅,适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1998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解肌退热胶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声武,盖国忠,周鸣,邓毅峰,杨晓村,王刚

    <正> 解肌退热胶囊是由苍术、桂枝、麻黄、葛根、藿香和甘草6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醒脾解肌、疏风散寒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本实验采用化学刺激法造成发热动物模型,观察了该药物对发热模型大鼠致热后不同时间体温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998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医学心悟》的治痰特点

    杜惠芳

    <正> “痰饮”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中对此设专节论述,阐述精详,今将其特点归纳如下,以期从中探究其诊治规律。

    1998年06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简述有毒动物药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研究

    刘德贵,苗艳波,张铁光

    <正> 临床应用有毒中草药治疗肿瘤,已收到较好疗效。但近年研究发现,有毒动物药更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而且疗效更佳。本文仅就临床常用的有毒动物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加以简述,以供参考。1 斑蝥 主要化学成分为斑蝥素,毒性较强,药理活性亦强。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亦证明有抗癌作用。

    1998年0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黄芪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

    卢彤宇,殷湘宁,张晶红,董金香,黄晓巍

    <正> 黄芪是中医常用的补气要药,现将其有效成份及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黄芪对白细胞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1998年0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血府逐瘀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沈丽娟,丁桂兰,耿红,商惠娟,张炜煜,洪立湘,迟景新

    <正> 血府逐瘀液是由血府逐瘀丸改剂型而得。由枳壳、赤芍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本文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1 仪器与试药 日立-63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834色谱数据处理机;薄层硅胶G,D_(-101)大孔吸附树脂,橙皮甙对照品,芍药甙对照品(定量用),血府逐瘀液样品及处方中各药材由吉林省延边敖东制药厂提供。

    1998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神机与气立”之我见

    云刚

    <正> 神机与气立,是《内经》七篇大论中“五常政大论”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代注家意见不一。明确“神机”与“气立”的涵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内经》所阐述的运气学说与人和医学的关系。

    1998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中医药·1998年总目录

    1998年06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