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必备中成药在治疗急性发热中的应用

    陈玺,裴传晋,朱桂祯,张伟军

    <正> 1995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清开灵注射液等37个品种39个批号,推荐为全国中医医急诊科(室)第二批必备中成药,其中13种有直接退热功能,临床疗效有许多独到之处,是西医解热镇痛药所无法比拟的。为便于中西医人员在临床中掌握和应用,特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述如下。 一、不能用西医解热镇痛药的观点来应用有退热功能的中成药

    1996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初探张锡纯论治消渴

    崔一丽,沈雄伟

    <正>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以其中西汇通的学术思想闻名于世,并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用药心得,成为近代中医名家。 在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明确指出消渴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当忌甜食。对消渴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诊断的方法、治法的制定、自创方剂的组方意义上,均体现了其师古而不泥、汇通中西,融贯一体的学术观点。

    1996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肾炎蛋白尿辨治

    石志超,张秀亭,周升平

    <正>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肾风”、“风水”、“虚劳”等病证范畴。病程颇长,病机复杂,多呈正虚邪恋,临床辨治颇多困难。尿蛋白往往很顽固,久治而不易消失,且容易反复出现,即使一般症状消失后,尿蛋白也可能仍然存在。持续存在着的蛋白尿,一方面证明患者肾脏损害继续存在,说明脾肾等脏腑的固摄功能失职;另一方面,长期不退的蛋白尿,又可作为一个刺激因素,进一步损害肾脏,

    1996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谭景祺论治脑血管意外的经验

    董喜艳

    <正> 谭景祺老先生1915年生,辽东盖平人,为吉林省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曾任东辽县中医学会理事长,东辽县医院中医科主任。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造诣深邃,精于内、妇、儿各科,学验俱丰,擅治中风,对脑血管意外论治颇有见地,今对谭师治疗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996年04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97例中晚期肿瘤病人及其合并症的辨治观察

    孟祥生

    <正> 晚期肿瘤病人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在放疗、化疗过程中又出现血白细胞下降,严重影响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加剧肿瘤细胞的体内转移,在合并骨转移时疼痛难忍,放疗时并发的放射性肠炎、化疗时并发的恶心呕吐厌食,合并感染及癌组织的坏死吸收又引起高热或长期低热不退,形成进行性消耗,加重了晚期肿瘤病人病情的恶性循环,是影响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根据晚期肿瘤病人多

    1996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活血止血法治疗肾脏肿瘤1例

    袁野

    <正> 肾脏肿瘤多发于50~70岁男性,常以无痛间歇性肉眼血尿为始发症状,腰疼、尿频急不畅、腰腹部可触及肿块等为临床主证。因其好发于肾盂与输尿管上端连接部,故可造成肾盂积水,导致肾功能的异常。临床以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笔者随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许杼老师学习,曾遇一例肾脏肿瘤患者,简介如下。

    1996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药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所致肝损害的对照观察和探讨

    李宁鸿,费阿佩,王娇阳

    <正> 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TAE)对肝癌的治疗疗效肯定,但经过化疗或数次化疗后,常引起肝功能损害。1993年5月~1996年3月,我们用中药健脾清肝汤为主辨证治疗TAE所致肝损害患者37例,并设西药肝泰乐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较好,观察结果如下:

    1996年04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瘿得消治疗甲状腺腺瘤59例疗效分析

    杨悦娅,陈熠

    <正>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肿瘤中最多见的肿瘤,属中医瘿病中肉瘿范畴。证见颈前喉结两旁肿块,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多由情志内伤,肝气失于条达,或饮食、水土失宜所致。脾胃失于健运,气机失于调畅,则痰湿停聚,痰气交结于上而发此证。日久痰气阻络,瘀血内生,则痰、气、血三者交结难解,肿块趋硬,难于移动,则病深证重,须防恶变。 我们自拟了“瘿得消”方,结合辨证用药,自1992年6月~1995年8月,治疗甲状腺腺癌病人5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996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酮口服液治疗上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总结

    李乃辛,韩树人,张明德,马业耕

    <正> 柴酮口服液是南京金陵制药厂在柴酮片基础上研制的新剂型。从1994年11月~1995年6月,我们对24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23例(即A组—柴胡酮口服液),对照组125例(即B组—柴酮片),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996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脾肾双补,升清化浊并进治疗糖尿病36例

    陈长春

    <正> 近年来,笔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脾肾双补,升清化浊并进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5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3个月。诊断参照WHO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口渴欲饮,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小便量多,舌质嫩红,苔薄,脉细。化验检查: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为9.4±2.1mmol/L;尿糖(++~++++)。

    1996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茵陈地耳楂术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0例

    陈庆良

    <正> 急性黄疸型肝炎属祖国医学的阳黄范畴,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笔者运用自拟茵陈地耳楂术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0例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1996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渴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95例

    常桂荣,廖明波,王多佳,亚东,王宏

    <正> 自1993年以来采用自拟方消渴降糖胶囊,依健脾益气,养阴补肾,清热除燥法治疗糖尿病95例,收到满意疗效,今报告如下。

    1996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风寒感冒口服液治疗感冒

    孙良梅,张广智,王胜圣,张奇,张静波,赵忠玉,魏非

    <正> 我们对60例中医辨证为风寒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风寒感冒口服液治疗组30例,风寒感冒冲剂对照观察3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96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42例

    张士军,张明金

    <正> 笔者自1991年以来,应用补阳还五汤固定方治疗冠心病42例,同期设对照组23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996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奇巧愈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白济民

    <正>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以治愈的一种病。笔者十余年来,自拟“奇巧愈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46例,疗效满意,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有效率87%,治愈率58%,两年内追访复发率23%。现将点滴体会与同道共勉。

    1996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少腹逐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徐秀全,林凤君

    <正> 少腹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笔者近15年来临床运用本方治愈溃疡性结肠炎30例,介绍如下:

    1996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经验

    陈士明

    <正> 我院自1976年8月~1995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脑瘤病人326人,其中手术病人278人,术后或治疗中出现顽固性呃逆病人61人。经我们应用中西医治疗,61人在症状上均得以缓解,从而能加速其原有疾病的治疗。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呃逆是否为胃肠道因充气、潴留等因素所致,如果是,我们将及时的抽吸和排空,同时还可以应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做穴位按压,适度

    1996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痨营养液治疗结核病31例

    许淑清,徐亚久,王虹

    <正> 抗痨营养液是治疗以肺阴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结核、淋巴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的新药,自1995年6月~8月间我们使用抗痨营养液对31例肺结核、淋巴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996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炎咳灵口服液的临床观察报告

    邓玉梅

    <正> 炎咳灵口服液是以轻宣祛邪、宣肺降逆、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为治则,选药组方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炎咳灵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疾病89例,报告如下:

    1996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肾泻浊汤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慢肾衰氮质血症31例

    余世怡,夏光欣,魏萍

    <正> 一、临床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为1994年~1995年8月本院内科、中医科及1995年~1996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肾科住院病人,参照《慢性肾炎辨证分型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第二次全国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通过),选择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3种疾病所致慢肾衰,氮质血症期,而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者。

    1996年04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脏躁病临床治验

    徐绍廷

    <正> 脏躁之病,早在《金匮要略》中已有详述,临床所见以妇人为多,男子亦有得之。笔者多年来审证求因,同中求异,给予化痰解郁,益气养血佐以镇潜之品治之,每每应效。 化痰益胆,脏躁得安 脏躁喜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或见木呆,或见狂妄,此乃怪病使然。究其所因,必责于痰,痰邪为患,无处不至,阻塞气机上蒙心窍,故神明失焉。盖胆者中清之府,与肝相表里。肝藏魂,胆气已虚,心气失充,故神魂不定,则见惊悸而神乱。治之者,不化其痰,气机不畅,心君不能使令;不益其胆,和阳不生,心气不充。用温胆汤加减治之。

    1996年04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58例

    李玉君

    <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常见多发病,现将笔者几年来对7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758例,男性390例,女性368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岁,1岁~15岁者90例,16岁~30岁者292例,31岁~35岁者190例,46岁~60岁以上者185例。病程最长者22年

    1996年04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郁证治验1则

    陈心智,阎德英

    <正> 郁证临床极为常见,以往治疗侧重疏调气机,多注重使用辛燥之品。笔者从临床中体会到养肝体,温肝用,疏膻中,疗效可靠,现举验案1则如下: 吴某,女,40岁,工人。1993年12月3日初诊。

    1996年04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600例

    李勇

    <正> 笔者通过对600例面瘫患者的针灸治疗,按照病程长短,将面瘫分为三个阶段,以透穴为主,并把针刺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施行相应的补泻手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996年04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屈指肌腱断裂35例

    温忠,马骋,杨玉华

    <正> 我院手外科1993年6月~1995年2月开展提高屈指肌腱缝合技术,改良固定方法,早期功能练习,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断裂,防止肌腱粘连,恢复功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996年04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术后病人的心脏监护结果分析

    刘忠良,朱洪权,朱光泽,杨丽华

    <正> 随着ICU科的建立,外科术后病人的加强治疗成了当前的主要问题。笔者仅就205例外科术后病人心脏监护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05例中,男152例,女53例;年龄6~81岁,6~20岁16例,21~40岁32例,41~60岁85例,61~80岁71例,81岁1例。胸外科72例,普外科83例,骨科4例,耳鼻咽喉

    1996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倒膜治疗面部痤疮36例

    阎鲁娟,赵健

    <正> 面部痤疮是多因素性疾病,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属临床常见病。因明显影响美观,往往给人带来身心痛苦。笔者3年来,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自拟中药倒模粉配合内服中成药治疗面部痤疮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1996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16例

    刘辉,许振华

    <正>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症,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中药在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急性期,特别是保守治疗2个月以上,久治不愈的患者的疗效有着一定的恢复作用,现将16例资料完整的病例介绍如下:

    1996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耳压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陈敬,陈燕,李巍薇

    <正> 临床资料 凡因喘息性毛细支气管炎,暴喘型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哮喘,同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的入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2天~3岁。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0天~6岁。全部病例均有哮喘。发烧58例,体温正常62例。40例胸透肺纹理增强,38例肺部有阴影,12例肺部未见异常,其余未胸透。所有病例中多次哮喘发作者30例。家族3代中患有哮喘者8例。

    1996年0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健脾补肾法治疗不孕症举隅

    魏仲逵

    <正> 我家六世业医,代有传人,以妇科著称。治疗妇科疾患尤重脾肾。笔者遵照先辈经验,用健脾补肾法治疗妇科疾患颇多效验,兹简介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如下: 不孕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若排除先天性缺陷,如输卵管闭塞,子宫发育不良以及男方因素外,临床上由于肾气虚弱,精血不足,冲任失调;或胞宫寒凝,胞脉失养者多见。《圣济总录》说:“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格

    1996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治疗卵巢囊肿1例

    陈玉清

    <正> 卵巢囊肿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妇女,现举验案1则报导如下: 李某,女,24岁,未婚。 患者曾于1989年11月2日经妇科B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大小约6cm×6cm×5cm,妇科建议手术,患者因未婚,不愿手术而来中医科治疗,现诊:经常腹部坠胀,尿频尿急、尿痛、腰酸、月经或多或少,时有血块,腹痛较甚。脉细、苔薄

    1996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31例

    周慧仙,谭冬雪

    <正> 笔者从1990年10月~1993年5月采用针刺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5~60岁,30岁以下者6例,31岁~40岁19例,41岁以上6例,以青壮年多见,病程最短1~2天,最长2个月。

    1996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复合伤1例报告

    董洪亭,吴兴民,杨志国

    <正> 膝关节复合伤在骨科临床中常见,但典型的三联征并不多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郑某,男,27岁,农民,1994年5月6日在劳动时不慎被牛撞倒致伤,当时疼痛剧烈,不能站立1天入院。一般状态尚好,右膝部肿胀,胫骨前移,前内侧皮下瘀血,伸屈活动障碍,膝内侧可触及横行裂隙,压痛,浮髌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阳性,外

    1996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氦-氖激光治疗体表溃疡31例

    王永泉,张玉玲,刘琳

    <正> 笔者运用ZNZSQ-2型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治疗体表溃疡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1~63岁,病程10天~150天,其中口腔溃疡22例,体表溃疡9例。

    1996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58例

    李艳茹,黄晓苓,朱桂云

    <正> 自1990年2月~1993年1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拟订的肝炎诊标准。单纯西药治疗的32例为对照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的58例为综合治疗组,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1~67岁;病程1~5年16例,5~10年23例,10~15年12例,15岁以上7例。B型超声波检查肝脾肿大38例;血

    1996年04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3例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戴兴云,马敬民

    <正> 我科自1994年3月~1995年11月共收治43例戊型肝炎,并与同期住院的48例甲型肝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收集1994年3月~1995年11月43例抗-HEVIgM(+)的急性肝炎和48例抗-HAVIgM(+)的急性肝炎作对照。其诊断标准以1995年5月北京会议修订的指标为准。

    1996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脊髓蛛网膜粘连证治

    陈心智,阎德凤

    <正> 脊髓蛛网膜粘连亦称脊髓蛛网膜炎或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此病可引起蛛网膜增厚与脊髓脊神经根粘连,或形成囊肿,阻塞髓腔,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多属慢性疾病,但也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临床上中年男性病例最为多见,但青年至老年均可发病。本病属中医萎证。

    1996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刘桂芳,王兴林,姬永臣

    <正> 一、应用不同干燥方法保证饮片干燥 1.晒干:在院内地上将一般的根、茎、皮及子实类药材饮片曝晒法进行干燥。 2.阴干:利用通风,室内设木架若干层,将一些不宜晒的花、叶及芳香性药材饮片用阴干法干燥。 3.烘干:采用电热干燥箱,将贵重细料及少量饮片进行干燥。 二、按药物的不同性质分类存放保管

    1996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中药配伍

    连彩霞

    <正> 一、增强疗效 葛根配羌活可增强对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疗效。据动物实验证明:补中益气汤对子宫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并能调节小肠的张力和蠕动,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下垂及胃肠下垂。如去掉方中升麻、柴胡则作用减弱,但单用升麻、柴胡又无作用。有人发现观察黄连、黄柏、大黄、甘草组成的复方对金葡菌的代谢影响,发现黄柏对细菌核糖核酸合成有抑制作用,大黄对细菌的乳酸脱氢酶有抑制作用,黄连抑制细菌的呼吸与核酸的合成,

    1996年04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的不良反应

    梁庆莲

    <正>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能。由于人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人参的不良反应时见报道,无论是单味人参、人参复方及其制剂均引起不良反应。本文就近年来人参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996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五苓散临床运用点滴

    陈敏,何佰芬

    <正> 笔者以五苓散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病症,收到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 脾虚泄泻 栾某,女,35岁。1994年6月20日就诊。患者脘腹胀闷不舒,大便时溏时泻如水样2个月,每日2~5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伴有口渴、小便不利,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常规检查多次,除偶有白细胞外基本正常,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钡剂灌肠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距肛10cm以下轻度充血、水肿、血管纹消

    1996年0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花蕊石炮制与疗效关系

    陈惠霞,李守成,徐惠芹

    <正> 花蕊石为具有止血作用的矿物药之一。始载于《嘉祐本草》原名花乳石,因黄石中间有白色点得名。 从历代记载和现有资料表明,花蕊石炮制与其止血作用有着密切关系。古代炮制记载:打碎,每十两用硫黄二两和之,以土罐大火煅如粉,研极细用。现代炮制方法:打碎、装适宜容器,大火煅至

    1996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益心口服液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韩铭,代玉山,邴国强,李自满

    <正> 益心口服液是由麦冬、五味子、人参、当归、石菖蒲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阴、通脉功能。用于心气虚或气阴两虚的胸痹患者。 1.实验材料 药物 益心口服液,山东烟台中药厂出品,批号:930527,为棕红色澄明液体,用时浓缩成含生药量为8.0、16.0/kg的溶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天丰药厂产品,批号:930801。脑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为沈阳市生化制药厂产品,批号:940601。

    1996年04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能量氦-氖激光静脉内照射与中药并用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赵玉春,侯茗

    <正> 随着人们的老龄化,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复发率也很高,给本人、家庭、社会增加了严重的负担。结合我们疗区脑梗塞患者多,为了加强治疗效果,我们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周围静脉血管内照射与中药并用治疗脑梗塞和单用中药治疗脑梗塞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996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至宝”胶囊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

    邱智东,王凯,胡嵘,梁兰美

    <正> “至宝”胶囊是由黄芪等6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本文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黄芪甲甙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实验材料 样品:“至宝”胶囊,自制。 对照品:黄芪甲甙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996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β-环糊精在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李勇,张洪岩,黄青,张本,刘霞,鞠海燕

    <正> 环糊精是将淀粉用土壤中分离的嗜碱性芽孢杆菌,经培养得到的碱性淀粉酶水解环合而成。常见有α、β、γ三种环糊精,其中以包合力最强的(β-cyclcdextrin)最为常用。它能使药物呈分子状分布,分散效果好,易于吸收,且因其剂型类似微型胶囊,而使药物释放缓慢副反应降低。

    1996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蒲公英水煎液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庞竹林,朱玉琢,李相虎

    <正> 本文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的方法,来研究蒲公英水煎液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20~22g,雌雄各半,白求恩医大实验动物部提供。2.主要药品:环磷酰胺CP,上海第二制药厂生产200mg/瓶。蒲公英,长春市药材公司提供并鉴定。3.蒲公英水煎液的煎制:取蒲公英干燥生药10g,粉碎

    1996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抢救整理老中医经验刻不容缓

    徐杰,兰天

    <正> 一、老中医经验是中医学术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临床价值 中医药学历经千年而不衰,并不断发展,主要依靠历代医学家临床的积累,整理提高。历代名医辈出,多得自家传师授。《周礼》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见在很早,人们即已重视了老中医经验。 以文献形式保留在中医典籍之中的中医学术精华仅仅是中医学术精华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中医学术精华更为宝贵的部分以经验的形式,保留在老中医手中。

    1996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蛇毒临床作用的新进展

    崔亚廷

    <正> 一、镇痛作用 曹氏眼镜蛇神经毒素国内已有制剂,商品名“克痛宁”,临床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关节痛,腰腿痛,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症疼痛等有较好止痛效果,作用持久而无成瘾性,而且副作用小。并且与镇痛药平痛新、盐酸丁丙诺啡伍用有着明显的增效作用。它们的作用部位都在中枢,但各作用部位不同,合并使用相互补充,克服蛇毒作用出现缓慢的缺点。扩大适应症,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有较好使用前途。

    1996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浅识

    陈家英,王岳

    <正> 《临证指南医案·燥门》:“某,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此为定评。”《重订通俗伤寒·伤寒要义·六经总诀》曰:“上燥救津,中燥增液,下燥滋血”。笔者以为上燥仍以治气为妥,因上燥不但须求津,还须祛邪。兼取叶天士、俞根初两家之说的这一治法名言,可使《内经》“燥者濡之”内容更具体、更丰富,为燥证的治疗指出了明确方向。

    1996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牙痛治法

    姚灵凤

    <正> 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在他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以其切身的经历,研究出了一套效果显著的治牙疼方法,现简介如下: 丙寅年(1926年)张氏自津回籍,因外感风寒而致牙疼,此症当是风寒束表热不外达之表症牙

    1996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议“势”

    刘士敬

    <正> 《晋书·刑法志》:“淫者割其势”。《韵会》又曰:“外肾为势,宫刑男子割势”。以上“势”均指男性生殖器。马王堆出土医籍有关篇章为正确训释“势”的词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6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痹证的三审论治

    张洪亮

    <正> 痹证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历代医家对其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对其整理,发现以下三条线索贯穿于痹证证治思维过程的始终,(即:审因、审位、审验论治,估且称之为三审论治)。所谓审因论治就是针对不同的证候表现求因论治,它是历代治痹的主流;审位论治就是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的方法,它是审因论治的辅助方法;审验论治就是参照各种现代理化检验结果而施治的方法,它是传统医学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而不断充实的结果,同样,它也是审因论治的重要补充。

    1996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治疗阳痿 妙用小茴

    董明兴

    <正> 阳痿治疗善用小茴乃笔者进修带教老师——武汉市中医院肾病专家金壅和主任中医师的用药专长。多年来,本人结合临床实践,颇有体验,略抒己见,以求医门之共识。 阳痿、顾名思义,因阳气亏虚,阴茎痿软而不用也。虽然形成原因众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阳虚是其本,因虚生寒是其象。小茴乃果实之品,繁衍之种,辛温而入中下二焦,现行中药学

    1996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