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邪实误补案
白彦隆;
摘要(Abstract):
<正> 常某,男,62岁,1988年1月23日初诊。咳喘、倚息、胸闷加重已5天。患者素有慢性咳喘病史已10余年,每届冬至以后,宿疾辄发,逐年加重。于1988年1月18日因感受寒邪而喘疾发,经医治疗,表邪虽有所减轻,但咳喘,心悸胸闷,汗出,头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已5天。查体:T37.8℃,P120次/分,R42次/分,BP16.0/107KPa,神志清楚,颜面呈紫褐色,表情痛苦,心烦气急,汗出如珠,咯白色粘痰而不利,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伴哮鸣音,剑突下有明显的心脏搏动,心音低钝,肝大压痛,颈动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唇舌青黯,苔白厚,脉疾。诊断:喘证。心气欲脱,痰浊壅盛。治宜益气固脱,清热祛痰,宣肺平喘。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白彦隆;
DOI: 10.13463/j.cnki.jlzyy.1990.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