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文献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穴及用药规律分析Analysis of points selection and drug us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with acupoint dressing based on modern literature
王甜甜;贾士枞;张晓旭;王富春;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慢性盆腔炎穴位敷贴治疗标准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纳入文献32篇,包括23个穴位、43味药物。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经脉穴位选择上,多以关元穴为主穴,经脉选择以任脉为主,穴位类型以募穴为主;在用药上,以选用延胡索、三棱、大黄为多。
关键词(KeyWords): 慢性盆腔炎;穴位敷贴;选穴;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54310);; 吉林省省级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70311034YY);;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项目(JJKH20170728KJ)
作者(Authors): 王甜甜;贾士枞;张晓旭;王富春;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8.12.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娜.莫西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94-95.
- [2]王宇.导师王翠霞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总结[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
- [3]张莘,张选平,贾春生,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贴敷疗法运用特点研究[J].针刺研究, 2012, 37(5):416-421.
-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名称与定位[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 [8]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 [9]金香莲.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 [10]邴守兰.浅论《千金方》针、灸、药并重思想[J].河南中医,2012, 32(6):687-688.
- [11]岳公雷,闫冰,阚俊祯.古今医籍对气海穴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J].中医研究, 2012, 25(8):54-56.
- [12]王兴伊.王冰整理《素问》成就考[J].中医文献杂志,2012, 30(6):1-5.
- [13]汤法银,聂爱国,李艳玲.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2):185-186.
- [14]罗琼,柳长华.近10年主流本草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 26(3):614-616.
- [15]戴仕林,吴启南,殷婕.中药三棱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1):63-64.
- [16]朱有光.中药大黄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1):138-139.
- [17]尚志钧.《本草拾遗》的研探[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7(3):38-40.
- [18]李武,周冬梅,黎跃东.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J].新疆中医药, 2002(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