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整理研究——羚羊角
李娜;蔺爽;胡丽娜;林喆;
摘要(Abstract):
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的中药动物药学家、长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邓明鲁教授有意识的开始了对我国动物药资源及本草进行研究,并出版了《中国药用动物志》一、二、三册。在邓明鲁教授的带领下,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术队伍,工作中与全国各地的动物药工作者达成了共识,被大家公推为牵头单位,先后发起、组织并主持了多项大型课题及全国性动物药学术讨论会6次,参与了国家及地方性法规、政策的起草、讨论、修改及审稿工作。名贵珍稀药用动物的保护、驯养、繁育与开发应用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其中鹿茸、熊胆就是最为成功的例证。为了更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开辟了动物药专栏,热烈欢迎广大中药动物药科技工作者、专家参与讨论,发表学术成果。
关键词(KeyWords): 羚羊角;动物药;综述文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专项课题(国中医药科2004ZX04-5)
作者(Authors): 李娜;蔺爽;胡丽娜;林喆;
DOI: 10.13463/j.cnki.jlzyy.2009.04.03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8.
- [2]邓明鲁.中国动物药资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8.
-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34.
- [4]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2.
- [5]张锐.鸡峰普济方[M].北京:汪士钟覆南宋刻本艺芸舍藏版,1828.
- [6]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 [7]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 [8]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 [9]臧载阳.羚羊角本草考证[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6 (1):57-59.
- [10]彭蕴茹,段金廒.羚羊角的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 2007,39(12):75-77.
- [11]李淑莲,蒋蕾,赵文静.羚羊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36- 37.
- [12]张蕴辉.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羚羊角中的微量元素[J].药物分析杂志,1984,4(6):342.
- [13]彭新君,吴萍,李红,等,羚羊角酸水解氨基酸的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9(2):28-29.
- [14]张保国.羚羊角的化学成分分析[J].中药材,1993,16 (10):30.
- [15]张保国.羚羊角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药,2003,4(2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