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失调引起血管性痴呆的病机探析
吴秀芹,梅晓云
摘要(Abstract):
气血理论深受历代医家重视,是中医的独特理论体系之一,在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气血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从气血失调角度探析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机理:气血不足、精亏髓少、脑府失养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基础;瘀血阻滞、痰蒙清窍、脑络不通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关键;痰瘀久滞、蕴而化热、化毒损髓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及演变的核心环节。
关键词(KeyWords): 气;血;血管性痴呆/中医病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课题编号:BK2007243)
作者(Author): 吴秀芹,梅晓云
DOI: 10.13463/j.cnki.jlzyy.2009.12.00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李梨,周岐新,石京山.血管性痴呆研究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0) :1269-1271.
- [2] 张学文.中风痴呆证治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11(7) .
- [3] 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八难、二十二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54.
- [4]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营卫生会第十八问第二十八[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5,218.
- [5] 陶根鱼.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地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3) :122.
- [6] 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 :195-196.
- [7] 仓志兰1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研究概述[J].吉林中医药,2005,25(2) :55-57.
- [8] 李秀玲.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7,27(5)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