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_“973”专项

  •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治疗下肢痿痹的“同功穴”分析

    朱宇生;张琼帅;王富春;

    目的整理并分析针灸治疗下肢痿痹的"同功穴",对腧穴配伍和临床针灸处方的规范化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方法统计并分析30部现代较有影响力的针灸教材中主治下肢痿痹的腧穴,并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0233-2013》~([1])进行对比,对所示的结果进行整理。结果与结论 30部针灸教材中主治下肢痿痹的"同功穴"共计53个,腧穴总频次为400次。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穴位为主,部位以下肢部为主。其中犊鼻为30部教材的共有腧穴,出现频次为30次,占总频次的7.50%;而梁丘出现29次,占总频次的7.25%,膝关节28次,占总频次的7.00%。现将出现频次在25~30次的腧穴定为一级谱,共有6个穴位;出现频次为4~24次的腧穴定为二级谱,共有15个穴位;出现频次为1~3次的腧穴定为3级谱,共有32个穴位。且规律谱与《腧穴主治·国家标准GB/T300233-2013》基本一致。

    2016年10期 v.36 973-975+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9 ]

论著_学术探讨

  • 各家脉学发展特点及种类

    王娜;滕晶;

    脉学是祖国医学的精髓,中医传统脉学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这期间,西晋王叔和所撰《脉经》将脉象明确总结为二十四脉,后至明代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增至二十七脉,《诊家正眼》增疾脉而为二十八脉,为临床及教学中最为常用。随着现代脉学的发展,当代医家在对传统的二十八脉赋予现代临床意义的基础上,增加脉象,引入"脉晕点""心理脉象""脉象要素"等适用于现代临床的全新脉象种类。了解脉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能够指导脉学的学习,从而与时俱进地提高脉诊技能,为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祖国脉学奠定基础。

    2016年10期 v.36 97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9 ]
  • 从阴虚肝郁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探讨

    笪茅敏;纪伟;

    干燥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女性,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高,且治疗棘手,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寻求以调整阴阳及整体观念为主的中医药治疗便显得至关重要。纪伟教授根据干燥综合征发病特点,发现干燥综合征患者多存在阴虚肝郁,临床上围绕滋阴养血、疏肝理气等治疗方法,往往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近10年来有关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文献,不难发现多数中医大家认为干燥综合征与肝气郁滞、阴液亏损关系密切,也有一些西医专家通过相关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证实了干燥综合征与抑郁存在一定的关系。纪伟教授认为滋阴疏肝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故从阴虚肝郁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探讨就显得至关重要。

    2016年10期 v.36 979-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6 ]
  • 论《内经》中肾之神为精志

    刘哲;翟双庆;

    《内经》中"肾藏志"的观点被普遍接受,但也存在"肾藏精志"的说法。古代医家多依据《难经》中肾有两枚左肾、右命门故可分别藏精与志来理解和应用"肾藏精志"理论,这似乎并非《难经》中"肾藏精与志"的认识基础。道文化中非常重视"精",精为生生循环之性,是生命活动中有无相生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原因,是道生万物在人生命活动的体现。肾主志是以精为基础,人自强不息的毅力和耐力即源于此。神、魄、魂、意皆是以精为基础而产生。神机和气立所主导的生命活动中升降出入的气化循环,也依赖精的生生循环之性。所以肾藏精志更能反应"五脏藏神"理论中神对身心活动主宰作用的本质内涵。"五脏藏神"理论同样具有天人合一、人天相应的整体观。

    2016年10期 v.36 983-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1 ]

论著_经验传承

  • 李跃华教授膏方治疗骨质疏松

    刘丹;赵培;李跃华;

    李跃华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所学科带头人,从事老年病30余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与治疗,在治疗中运用补肾健脾为主,化痰祛瘀为辅的基本辨证治疗理念,遵循因人因时因地的辨证治疗原则。膏方即膏滋,其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效滋润。膏滋剂或调和阴阳,或益气养血,或活血化瘀,或疏肝理气,或镇静安神,或健脾益肾等,以达到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的功效。骨质疏松是老年退行性疾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因此在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注重未病先防、防治结合,强调膏方的缓服久治,治疗与滋补结合,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2016年10期 v.36 98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4 ]
  • 李云英教授治疗耳鸣

    韩梅;

    李云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李云英教授从病因病机的角度解读,将耳鸣分为虚实两大类,并将耳鸣的中医治疗原则归纳为缓急有别、明辨虚实、综合治疗、注重个体。在此基础上,分别从10个方面辨证论治,采用口服中药、针刺、穴位注射及按摩导引等非药物治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治疗,达到最佳疗效。

    2016年10期 v.36 991-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8 ]

论著_临床研究

  • 舒郁降压颗粒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

    李腾飞;刘婧婕;曹金绳;蔡忠生;

    目的为明确舒郁降压颗粒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舒郁降压颗粒+黛力新(A)组、黛力新+硝苯地平缓释片(Ⅱ)(B)组、舒郁降压颗粒+黛力新+硝苯地平缓释片(C)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SAS、SDS评分的变化和达标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C组降压治疗显效率分别为36.7%、53.3%、66.7%,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3.3%、100%,达标时间C组快于A组和B组(P<0.05);SAS评分达标率分别为92.3%、50%、100%,SDS评分达标率分别为100%、65.4%、100%,达标时间3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舒郁降压颗粒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起到疏肝解郁、滋阴清热、降血压、抗焦虑抑郁的作用。

    2016年10期 v.36 995-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64 ]
  • 消胀利水方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顽固性腹水31例

    王岚;张春玲;常蕾;郭军;

    目的观察自拟消胀利水方配合肝病治疗仪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肝利尿及补充白蛋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胀利水方外敷配合肝病治疗仪,2次/d,30 min/次,2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3%,对照组为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而白蛋白(ALB)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胀利水方外敷联合肝病治疗仪可活血行气、利水消胀。

    2016年10期 v.36 999-1000+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5 ]
  • 中药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黄群;冷玉杰;

    目的观察中药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脾胃科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要诊断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血竭保留灌肠。结束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内镜活动指数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腹泻、便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内镜活动指数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内镜活动指数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竭具有活血止血、破瘀止痛、去腐生肌敛疮之功效,可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也可增加血流量,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应用血竭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可直达病所,通过直肠直接进入血循环,使药物得到更好吸收,避免了对损害肝脏及胃肠道刺激,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亦使药量得到充分利用。

    2016年10期 v.36 1001-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27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价

    徐冰;冯卫星;闫咏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VD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患者共90例,其中西医治疗组30例,中医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治疗前后采用中医证候评分的方法,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较中医治疗组及西医组治疗效果为优。结论醒脑益髓汤联合西药治疗VD疗效显著,在改善全身的机能状况及整体调节方面优势显著,对于轻中度VD患者智能减退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16年10期 v.36 1005-1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87 ]
  • 三维多元通络排邪法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

    乔伊娜;朱西杰;张蔷;

    朱西杰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LGC)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萎缩性胃炎的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胃络的损伤,而胃络的损伤可导致胃黏膜缺氧增生,最终变性。辨治须从胃络入手,通过对PLGC胃黏膜络病的时间、空间,以及形态结构三维立体的研究,提出清络(清热、解毒、泻火)、温络(祛寒、温阳、益气)、疏络(活血、利湿、消食、涤痰)、排络(逐瘀、利胆、通腑、泄浊)等多元辨治方法,修复损伤胃络,营养胃黏膜,使肠化增生得消,为PLGC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2016年10期 v.36 1008-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3 ]
  • 温肾活血利水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杨金萍;易莲;严胜利;杨丽辉;孙亚威;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温肾活血利水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邯郸市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DNB患者8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锌注射液和甲钴胺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温肾活血利水方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残尿量、最大膀胱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残尿量减少(P<0.01),充盈末逼尿肌压力降低(P<0.01),最大膀胱容积和最大尿流率增加(P<0.05,P<0.01);治疗组FBG、2 h PG、Hb A1C及尿8-Ohd 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温肾活血利水方可有效改善DNB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2016年10期 v.36 1012-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7 ]
  •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冠军;梁晖;解纪惠;张意侗;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活血化瘀汤药独活桂辛方治疗组42例,腰痹通胶囊对照组42例。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腰椎JOA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桂辛方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减轻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2016年10期 v.36 1016-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75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陈易;荣立洋;徐琬梨;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进行疗效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检索2000-2016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相关文献,使用Rev Man 5.3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92篇文献,其中5篇符合纳入标准,运用改良后的Jadad评分标准对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分显示所纳入研究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总的优势比为OR=3.40,95%CI(2.04,5.6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是通过调理脾肾,抑制破骨细胞,增加骨含量,提高雌激素水平,减少骨量的丢失,增强骨密度。

    2016年10期 v.36 1020-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7 ]
  • 经筋辨证外治法治疗足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黄旭东;韩清民;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的温性经筋巴布剂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后侧牵拉痛(即足太阳经筋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用前后经筋合治法(治疗组)和痛点外敷疗法(对照组)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1次外治时间约为12 h,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美国西部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治疗后对比,在改善疼痛评分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基于经筋辨证指导下的中医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后侧牵拉痛(即足太阳经筋型)采用足太阳经筋及足阳明经筋合治的前后敷贴法较常规的痛点外敷法,对于患者WOMAC评分中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均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2016年10期 v.36 1024-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03 ]

论著_动物药

  • 动物类药材现代化质量评价研究

    刘侗;张红印;杜延佳;李志成;张静;孙佳明;张辉;

    动物药在我国药物应用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随着环境的变化,动物药资源逐渐减少,但又因动物药本身具有活性强、疗效高、潜力大、应用广的特点,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动物药的价格不断上涨,故出现大量伪品、劣品、混淆品、习用品,严重地影响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因此结合现代化的质量控制方法,规范动物药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0期 v.36 1027-1028+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1 ]

论著_实验研究

  • 电针刺激合用人参皂苷素Rb1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血流及血清酶学的影响

    臧安缘;贾连群;冷雪;王莹;曹静;李其芳;郭训;

    目的探讨电针合用人参皂苷素Rb1复合疗法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脏表面微循环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素对照组、皂苷素Rb1组、Rb1+电针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给药(1 m L/100 g体质量)。连续给药5 d,每天1次。开始给药后的第4天和第5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2次皮下多点注射给予ISO30 mg/kg,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体积均为1 m L/100 g体质量,此外Rb1+电针组每日给予电针内关穴刺激。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心脏表面微循环,ELISA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皂苷素Rb1组和Rb1+电针组(15 mg/kg)均能显著增强心脏表面血流微循环(P<0.05 vs模型),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活性(P<0.05 vs模型),同时与Rb1组相比,Rb1+电针组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P<0.05 vs Rb1组)。结论电针刺激合用人参皂苷素Rb1复合疗法并没有产生拮抗作用,在治疗中相对于单一疗法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6年10期 v.36 1029-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1 ]
  • 舒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应达时;王中男;王若男;国宝龙;

    目的研究舒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氟西汀组(F组)、舒郁颗粒低、中、高组(SY-L、SY-M、SY-H)。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称重、敞箱实验与游泳不动时间等测量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M组相比,SY-M、SY-H组在给药后体质量增加快(P<0.05);与M组相比,SY-M、SY-H和F组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游泳不动时间明显降低;与N组相比,M组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M组相比,SY-M、SY-H和F组海马区BDNF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舒郁颗粒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舒郁颗粒治疗抑郁症可能与其提高海马区BDNF蛋白与mRNA的活性和表达有关。

    2016年10期 v.36 1033-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8 ]
  • 维药洋甘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王莹;郭玉婷;陈阳;段沐含;郝宇薇;刘婧怡;兰卫;

    目的通过小鼠灌胃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洋甘菊的安全性。方法小鼠灌胃洋甘菊水提物和醇提物,测定各自半数致死量,并据此测定各自最大耐受量。结果半数致死量未测出,小鼠1 d洋甘菊水提物最大给药量为2.14 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535倍。小鼠1 d洋甘菊醇提物最大给药量为1.7 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25倍。结论洋甘菊毒性较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2016年10期 v.36 1036-1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5 ]
  • 补肺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失衡及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

    孙洋;闵冬雨;

    目的观察补肺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及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免疫反应制备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生药量10.8,21.6,32.4 g/kg进行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后,分离大鼠血清和肺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4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FN-γ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IL-4/IFN-γ提示免疫调节显著向Th2水平失衡,肺组织JAK1、STAT6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调节明显向Th1方向调节(P<0.01),肺组织JAK1、STAT6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肺平喘汤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失衡,降低JAK1、STAT6 mRNA表达,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

    2016年10期 v.36 1039-1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26 ]

论著_方药纵横

  • 梅花鹿基质金属蛋白酶-13催化域的原核表达和活性分析

    张学亮;张鹏飞;孙天霞;张丽轩;赵雨;曲毅;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表达梅花鹿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催化域并初步探讨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鹿茸再生和快速增长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梅花鹿鹿茸转录组数据中获得cd MMP-13基因序列,通过运用PCR方法获得了编码催化域(cd MMP-13)的c DNA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cd MMP-13后,转化大肠杆菌,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并纯化蛋白,表达产物经复性后鉴定酶活性。结果表达产物为21 KDa的融合蛋白且具有明显明胶酶活性。结论体外表达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融合蛋白可为研究鹿茸快速生长和再生机制提供材料和基础。

    2016年10期 v.36 1042-1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8 ]
  • 牛蒡子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

    刘丽;梁茂新;

    通过考察历代本草、古代方剂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有关牛蒡子功用的记载,确认历代本草与古代方剂中牛蒡子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中国药典》记录基本一致,但由本草文献中总结出来的明目、止痛、通利二便、祛风止痒等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牛蒡子复方所治中风、诸痛、风瘙痒、内外障眼、水肿、大便不通等病症,并未被《中国药典》所收录。结合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初步认为平肝息风、明目、止痛、通利二便、祛风止痒是牛蒡子的潜在功用。

    2016年10期 v.36 1046-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1 ]

论著_针灸推拿

  • 阳陵泉穴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效应机制

    韩笑;邹忆怀;付彩红;谭中建;

    阳陵泉穴在偏瘫的针灸治疗中选用频率较高。从阳陵泉的腧穴特性可以看出,阳陵泉穴具有条达气机、调理肝脾等功效,这对中风病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应用中,阳陵泉穴在偏瘫痉挛状态、下肢运动障碍及足内翻畸形方面有较高的治疗价值。芒针刺法与透刺法是阳陵泉穴在偏瘫治疗中较为经常应用的刺法。现代试验研究揭示了阳陵泉通过调节神经-体液代谢、调整脑功能活动发挥效应的机制,也体现出中医理论中"调其偏性""气达病所"等思想观点。

    2016年10期 v.36 1050-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08 ]
  • 隔药饼灸联合健康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5例

    王辉;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健康指导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隔药饼灸联合综合健康指导,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2组治疗后TC、TG及LDL-C分别为(3.05±0.32)、(3.69±0.81);(1.34±0.41)、(1.89±0.34);(3.01±0.19)、(3.13±0.75)。2组治疗后AST、ALT及GGT分别为(41.65±16.56)、(71.98±29.67);(46.78±17.34)、(60.32±40.57);(50.36±32.34)、(83.19±40.5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健康指导能更好地保护肝脏,防止肝损伤作用,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转氨酶的作用。

    2016年10期 v.36 1053-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6 ]
  • 穴位注射联合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

    刘红英;范振林;王哲;

    目的旨在探讨穴位注射丹参及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拔罐组、穴位注射组、联合组,每组30例。每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同时,拔罐组予以拔罐治疗;穴位注射组予以丹参、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穴位注射;联合组予以丹参、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穴位注射及拔罐治疗。穴位注射与拔罐疗法交替进行,隔日1次,3次为1疗程。3组患者穴位注射及拔罐取穴相同。穴位注射主穴取偏瘫对侧的肩痛穴,配穴取偏瘫侧肩关节周围阿是穴;拔罐主穴取:肩井、肩髃、肩贞、肩前,配穴取肩关节周围阿是穴。1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VAS)。结果 3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肩痛均有明显改善,但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及拔罐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拔罐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肩痛。

    2016年10期 v.36 1056-1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9 ]
  • 吴茱萸散敷脐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腹泻患儿

    孙小叶;王静;

    目的探究吴茱萸散敷脐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应用于腹泻小儿对其病情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4例腹泻小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吴茱萸散敷脐联合足底穴位按摩。记录2组患儿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周末腹泻严重程度;记录2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正常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干预前的腹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重型腹泻人数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正常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散敷脐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应用于腹泻小儿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2016年10期 v.36 1059-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0 ]
  • 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金美英;朴春丽;潘韦韦;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阳虚证),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推广针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温阳通络方药,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胃排空率均明显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结论针刺联合温阳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以健脾行气,恢复胃肠运动,提高胃排空率,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同时有辅助降血糖作用,疗效安全可靠。

    2016年10期 v.36 1062-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4 ]
  • 火针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

    高珊;毛红蓉;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将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针刺加火针罐组,以下简称火针罐组,B组为常规电针组,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皮损情况、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疼痛评价指标,并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火针罐治疗组在改善疱疹区域皮损,缓解疼痛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电针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方面,其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罐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更有优势。

    2016年10期 v.36 1065-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8 ]

论著_医史文献

  • 古代医籍对慢性伤口及祛腐生肌方剂的记载

    武瑞仙;裴晓华;刘庆义;杨名;

    慢性伤口是指那些皮损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能愈合(>6周)或经常复发的伤口。古代医家在治疗慢性伤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了大量的祛腐生肌方剂。纵观历代中医典籍关于慢性伤口和祛腐生肌方剂的记载,就其历史沿革而论,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至明清时期渐臻成熟。通过总结古代医籍中慢性伤口及祛腐生肌方剂,探讨慢性伤口、祛腐生肌法和祛腐生肌方剂的发展源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发挥中医优势,把古代祛腐生肌方剂中的有用信息传达给学者,希冀能对现代临床有所指导,为有效地治疗慢性伤口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

    2016年10期 v.36 1068-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4 ]

综述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赵世亮;王少洲;徐榛;王美丽;卢昌均;安红伟;

    目的通过综述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近5年来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的文献,对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不可干预因素;吸烟、酗酒、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脑缺血性血管病的防治中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引起疾病发生的不可干预因素的发病机制,积极干预可干预危险因素,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2016年10期 v.36 1072-1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03 ]
  • 龙葵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晓松;严展鹏;安振涛;张秀华;

    目的综述龙葵碱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对近几年关于龙葵碱抗肿瘤作用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龙葵碱对多种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均有抑制其生长及增殖的作用,促进恶性细胞的凋亡,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结论龙葵碱具有抗癌活性。

    2016年10期 v.36 1075-1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48 ]
  • 中药声敏剂的研究进展

    付玉凤;刘晓燕;

    目的综述中药声敏剂的应用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中药声敏剂近1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某些中药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如姜黄素、竹红菌乙素、叶绿素衍生物、金丝桃素和黄连素等具有良好的声敏活性,且安全低毒,可作为潜在的声敏剂用于多种疾病的声动力治疗。结论中药声敏剂在疾病的声动力疗法中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2016年10期 v.36 1078-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