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与张景岳对噎膈的认识
杨建猛;林丽珠;
摘要(Abstract):
唐宋以后始有"噎膈"病名。关于噎膈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历代医家多有论述,而尤以元朝朱丹溪与明朝张景岳2位医家关于噎膈的论述较为详细且具有代表性。朱丹溪认为,噎膈的病机与"气、血、痰、火"有关,并分为"血虚、气虚、有热、有痰"证型,强调治疗应以"养血生津、降火化结"为主。张景岳则认为噎膈的发病根本在于脾肾亏虚,治法以"补脾、滋肾"为主,并以温补为原则。朱丹溪和张景岳关于噎膈的病因病机和证治特点的见解是深入和透彻的,对现代社会中医药治疗食管癌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朱丹溪;张景岳;噎膈;养血生津;助火化结;温补;补脾;滋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建猛;林丽珠;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3.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