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吴建霞;郭利平;王婕;
摘要(Abstract):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元合成,抑制糖元分解;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延缓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几个方面。实验研究已深入至细胞分子水平。但由于某些中药成分复杂,其降糖机理呈现多途径、多靶点,且药物剂型、剂量、疗程等方面无统一标准,大多药物的研究还都是动物实验,实验模型及技术手段也存在差异,有些药物机理的研究还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断。
关键词(KeyWords): 中药;有效成分;降糖;药理;综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吴建霞;郭利平;王婕;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0.02.04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于健.葛根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28.
- [2]温昌霖,田建卿,刘萍,等.葛根素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2,9(11):1027.
- [3]张敬芳,王光浩.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53.
- [4]王念,毛先晴,王沈,等.黄芪多糖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内质网应激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4):15-16.
- [5]罗旭敏,蔡伟,徐积兄,等.丹参酮ⅡA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4):91-92.
- [6]石雪萍,姚惠源.苦瓜皂甙降糖机理研究[J].食品科学, 2008(2):367-368.
- [7]徐洁,钟丽娟.肉桂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3):171-172.
- [8]李海泉.牛膝多糖降糖作用实验研究[J].安徽医药,2004,8 (5):327.
- [9]徐曼艳,张红锋,王煜飞.枸杞多糖对四氧嘧啶损伤的离体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材,2002(9):650.
- [10]高大威,刘志伟,刘智华,等.地骨皮降血糖效果研究及成分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7,31(3):270-271.
- [11]卫琮玲,石渊渊,任艳彩,等.地骨皮的降血糖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5,36(7):1051.
- [12]刘英华,滕俊英,郑子新,等.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 5897.
- [13]寇彤,孟晓敏,常建涛,等.何首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25(4):240-241.
- [14]陈旭,雍克岚.肉桂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 24(5):22.
- [15]郭瑞华,翟丽,刘正猛,等.豆豉及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及豆豉中降糖有效成分的初步分析[J].中药材,2005(1):39-40.
- [16]马庆一,陈丽华,杨海延,等.山茱萸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因子的筛选(Ⅰ)[J].食品科学,2007(1):169-170.
- [17]金智生,李娟娥,张东鹏,等.红芪多糖对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5):28.
- [18]万波,吴莹,曾英彤.仙鹤草降糖有效部位筛选研究[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7,17(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