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沈凌;杨博华;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动态检测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天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升高,治疗后第5,10,15天D-二聚体逐渐下降,治疗后第2,10,15天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DVT的有效方法,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动态监测DVT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关键词(KeyWords): 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中西医结合疗法;四妙散/治疗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应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沈凌;杨博华;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0.03.04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诊断及疗效标准[J].临床荟萃,1990(增刊):29-30.
- [2]张培华,蒋米尔.临床血管外科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68-570.
- [3]胡双通.通脉散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及疗效分析[J].天津中医,1987,15(5):26-27.
- [4]李丽娜,王晓宁,熊红梅.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12(1):63.
- [5]张钥,张正广,孙连庆.D-二聚体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规律[J].血栓与止血,2005,11(16):273-274.
- [6]杨博华,陈蕾,路红,等.动态监测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