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学观点探索朱建贵教授治火热证的辨证方法
王玉玲;
摘要(Abstract):
中医的宝库是由历代医家根据经验建构出来的,与各家学说可以并行不悖,都是符合科学观的真实世界知识。朱建贵教授师法丹溪,从虚证及郁证着眼:虚证分气、血、阴、阳4种要素;郁证则取六郁中最常见的气、血、火,并将痰和湿合并为一,于是共有8个要素。朱建贵教授在火热证的辨证上习惯以阴虚内热、痰湿化热、肝郁化热的概念来分型,与丹溪学派惯用的气血痰郁辨证相比,除了气虚证外,其他3个元素皆可类比,并且符合《丹溪心法.火》中提出的虚火可补、实火可泻、火郁当发的看法。
关键词(KeyWords): 火热证;辨证方法;朱丹溪;现象学;社会学;数据;朱建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玉玲;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2.06.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霍桂桓,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2,15,18,19.
- [2]赵万里,李路彬.日常知识与生活世界——知识社会学的现象学传统评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1(3):198-205.
- [3]王玉玲,朱建贵,张润顺.870例次老年病的八个证候要素数据挖掘研究——老年病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探讨[J].北京中医药,2009,28(2):86-89.
- [4]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182.
- [5]傅晓芸.浅析滋阴降火法的临床运用[J].吉林中医药,2005,25(5):1-3.
- [6]蒋璐,黄余亮.朱丹溪从痰论治肿瘤探析[J].吉林中医药,2010,30(5):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