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和中西医治疗
杨英昕,谢兴文,朱培庭
摘要(Abstract):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点和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由于肝脏具备了开放性、非线性、涨落、非平衡态的特点 ,从而具备了耗散结构的性质和特征。治疗脂肪肝需要从人体整体出发 ,重视治疗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发掘中医经典。建议用“或然决定论”判断疾病的预后
关键词(KeyWords): 耗散结构;脂肪肝;病理;治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英昕,谢兴文,朱培庭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05.03.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祝世讷,孙桂莲.中医系统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147,152.
- [2]湛垦华,沈小峰,等.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1.
- [3]范建高.中国脂肪肝的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1):6~10.
- [4]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胃肠病学,2003,6(3):363~365.
- [5]张士杰,王淑青,刘春雨.抗脂肪肝中草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2):758~759.
- [6]戴 宁,曾民德,李继强,等.中药复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2E1表达的影响[J].胃肠病学,1998,11(3):208~210.
- [7]普利高津,曾庆宏,等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16.
- [8]管晓刚.耗散结构论的科学与哲学意义[J].系统辨证学学报,2000,8(4):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