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陈晓明;杨丽华;
摘要(Abstract):
<正> 近年来,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中医时间医学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得到发掘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它为揭示自然界与人体内在联系,用于诊治疾病,指导养生和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时间诊断学的临床应用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有明显的节律性,并随着季节的变动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又《素问·咳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说明人体疾病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晓明;杨丽华;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1990.03.03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徐振韬,等.太阳黑子与人类;第1版,1986
- [2] 林朗晖.福建医药杂志 5(1) ;48,1983
- [3] 岳美中.上海中医药杂志(复刊号);14,1978
- [4] 钱永益.上海中医药杂志 (5) ;15,1980
- [5] 田文.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6(4) ;41,1982
- [6] 夏廉搏,等.上海中医药杂志 (4) ;42,1980
- [7] 林仲学,等.辽宁中医杂志 5(1) ;48,1983
- [8] Editor.Lancet 1(8062) ;48,1978
- [9] 冷方南,等.新中医 (5) ;23,1980
- [10] 孙树森.新中医 (5) ;27,1981
- [11] 陆惠铭.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1) ;37,1988
- [12] 沙剑飞.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4) ;23,1986
- [13] 吴令义.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4) ;7,1979
- [14] 司徒玲,等.现代针灸资料选集 (2) ;28,1959
- [15] 赵友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 ;24,1980
- [16] 陈厚忠.湖南中医杂志 (2) ;46,1987
- [17] 赵铁英.中医函授通讯 (6) ;7,1987
- [18] 王与贤.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4) ;44,1983
- [19] 李继贵.云南中医杂志 (3) ;39,1985
- [20] 张慰丰.新中医 (1) ;8,1980
- [21] 吴令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5) ;15,1979
- [22] 王琦,等.上海中医药杂志 (5) ;15,1979
- [23] 林乾良.福建中医药 (5) ;1,1981
- [24] 陈俊鸿,等.内部资料
- [25] 李冰星.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8(2) ;13,1988
- [26] 司徒玲.广东中医 4(4) ;399,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