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痿证与现代痿证之比较
王丽慧,周国琪
摘要(Abstract):
《内经》痿证含义有二 ,一为不用 ,二为不荣 ,可分为五体痿、风痿、痿厥等。现代临床对痿证的认识有近于《内经》者 ,亦有异于《内经》者。《内经》中痿证的名称有的沿用至今 ,但已赋予新的含义 ,有的被局限或扩展了其内涵和外延。其病名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以发挥痿证的中医治疗特色
关键词(KeyWords): 《内经》;痿证;中医病名规范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上海市教委专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0 2CK16 )
作者(Author): 王丽慧,周国琪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05.01.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63.
- [2]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诊断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199703:04
- [3]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9.
- [4]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
- [5]何 及,等.神经精神病学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6:140.
- [6]王清任.医林改错·瘫痿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31~33.
- [7]秦景明篡著.清秦皇士编.症因脉治[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78~89.
- [8]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