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气虚探讨消瘦或肥胖的形成机理Discus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maciation and obesity from spleen qi deficiency
侯雅静;陈家旭;宋明;王方方;王亭晔;
摘要(Abstract):
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出现相同病机引发相反症状的现象,如脾气虚既可以导致消瘦,也可以导致肥胖。不同疾病种类、不同体质类型和其他脏腑功能盛衰都是影响"脾气虚"患者体态发生相反变化的因素。不同种类疾病的致病特点不同,而这些特性对病机的发展变化具有影响作用;不同体质类型影响了疾病传变、转归及预后同样也可影响病机的发展;不同脏腑功能的改变也会累及脾脏,使脾气虚病机向不同方向发展产生不同临床表现。脾气虚既可导致消瘦也可以导致肥胖归因于病机的复杂性,而病机的复杂性是多种影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结果,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整体把握。
关键词(KeyWords): 脾气虚;肥胖;消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9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2093)资助项目
作者(Author): 侯雅静;陈家旭;宋明;王方方;王亭晔;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7.04.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董少群,马冠军.病机与证候探赜[J].中医学报,2013,28(10):1489-1491.
- [2]陈蔚文,王颖芳,劳绍贤,等.脾气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1):148-152.
- [3]刘毅,冯晓桃.“脾主运化”理论再认识——“脾主运”与“脾主化”之辨析[J].中医杂志,2011,52(15):1264-1266.
- [4]周丽,纪立金,梁海凌,等.试论“脾主运化”的机制内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4):24-26.
- [5]阳成丽,邱石源,乔赟.中医治疗小儿疳积的研究近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2):172-173.
- [6]赵崇智,周仙仕.中医治疗小儿疳积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3):44-46.
- [7]徐荣谦.疳证辨证论治之我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10-12.
- [8]李建平.小儿单纯性肥胖中医治疗护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206-3207.
- [9]肖红,赵卫国,王响,等.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杂志,2008,49(6):557-559.
- [10]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 [11]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J].吉林中医药,2003,23(6):5-6.
- [12]张笑梅,朱燕波,邬宁茜,等.基于不同指标诊断的肥胖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3):212-215.
- [13]邬宁茜,朱燕波.肥胖指标与中医体质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1):8-11.
- [14]安伟伟,崔娜娟.脾,胃关系解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3):251-251.
- [15]陈丽斌.《内经》中脾与胃的关系[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3):71-72.
- [16]李花,蔡光先,刘柏炎.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J].天津中医药,2010,27(3):210-212.
- [17]刘成丽,邱仕君,刘小斌.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内涵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5):491-494.
- [18]张瑞兰,林日省.脾与肾的实质探秘[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0):8-9.
- [19]刘芳芳,苏颖.地域、四季气候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39-140.
- [20]黄满玉,郭艳幸,高书图,等.《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