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寒论》“郑声”之探讨Preliminary study on “Zhengsheng”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罗旻;陶晓华;杨学琴;
摘要(Abstract):
郑声是神志病语言异常证之一,郑声作为病名首次被张仲景提出,但在《伤寒论》中仅出现一处。由于仲景对此病症描述过少,影响了后世学者对其认识的深化。从郑声的来源及含义,郑声的证治,郑声的常见病证3方面入手,总结后世医家对郑声含义的认识,郑声病机纯虚无实,邪实正虚,证治分阴阳,对郑声常出现的10种病证进行整理总结,从而对郑声的认识更加全面化,为临床神志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伤寒论》;郑声;谵语;邪音;声低无力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罗旻;陶晓华;杨学琴;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5.08.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家诏.《伤寒论》“郑声”辨析[J].吉林中医药,1984,5(5):50.
- [2]虞舜,王旭光,张玉才主编.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 [3]何清湖,周慎,卢光明.中华医书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 [4]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M].林军,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 [5]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 [6]邵仙根,吴贞.伤寒指掌[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 [7]虞舜,王旭光,张玉才.续修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 [8]鲁兆麟.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 [9]胡国臣.明清名医全书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 [10]裘庆无.珍本医书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 [11]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12]孙志宏.简明医彀[M].余瀛鳌,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 [13]叶天士.医效秘传[M].吴金寿,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 [14]钱潢撰,周宪宾,陈居伟.伤寒溯源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 [15]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 [16]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编委会.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 [17]周士祢.婴儿论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五)[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0.
- [18]戴天章.重订广温热论[M].何廉臣,重订.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 [19]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20]孙玉洁.《伤寒杂病论》精神情志病症证治规律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