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研究
陈润花;陈亮;苏泽琦;师宁;李培彩;郭强;丁霞;
摘要(Abstract):
回顾研究发现,既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纳入及排除标准不严格,难以保证西医"病"与中医"证"之间关系的对应性;基于部分学者经验的病例观察表(CRF)以获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在自然状态下的四诊信息;对环境、发病季节、气候等有可能影响中医证候的因素考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对以单一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忽略了复合证型的存在,致使研究结果过于片面。
关键词(KeyWords): 幽门螺杆菌(Hp);慢性胃炎;证候;四诊;病例观察表(CRF)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129714);;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0466);;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JYBZZ-XS061)
作者(Author): 陈润花;陈亮;苏泽琦;师宁;李培彩;郭强;丁霞;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3.06.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玉芳.脾虚证胃痛及实证胃痛幽门弯曲菌与病变关系的研究[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3):32-34.
- [2]朱云华,王黎,徐景潘,等.慢性胃炎中虚气滞证与胃黏膜幽门弯曲菌感染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2): 714-716.
- [3]王皓云,叶柏.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J].吉林中医药,2012,32(1):38-40.
-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 [7]冷方南.中医证候辨证规范(修订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8-125.
- [8]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125-160.
- [9]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国家标准应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2-56.
- [10]彭锦,吴萍,吕爱平.从中医优势病种的辨证论治探讨证候规范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2):9- 11.
- [11]吴耀南,黄墩煌.厦门地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及Hp感染的关系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 (12):2234-2236.
- [12]燕东,刘绍能,李理,等.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及病理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J].吉林中医药,2010,30(5):4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