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热概念的本质及相关问题辨析Analysis on the nature of the concept of cold and heat and related issues in TCM
王正山;张其成;
摘要(Abstract):
寒热是中医"八纲辨证"中非常重要的两纲,也是中医临床最关注的症状之一。中医学中的寒热,主要包括气候的寒热、症状的寒热和药性的寒热。而这些"寒热"概念,有时候是客观的温度冷热(如气温高低,体温高低),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医者或病者的主观感觉。在分析症状时,因为有客观温度和主观感觉的不一致,才导致中医所谓"寒热真假"的问题。在判断药性寒热时,因为主体之间感觉的不一致,所以才会有所谓的"药性悖论"问题。中医治病,利用药性的主观寒热感觉,来调整患者的寒热症状,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客观寒热可以度量,主观感觉的寒热也可以度量,药性的寒热也可以度量。
关键词(KeyWords): 阴阳;寒热本质;寒热真假;药性悖论;客观温度;体感温度;温度测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505402);;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195)
作者(Author): 王正山;张其成;
Email: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4.08.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
- [2]吴谦,郑金生.医宗金鉴: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2.
- [3]刘敏.《伤寒论》上热下寒证辨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25-326.
- [4]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5]方泰惠,吴清和.中药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6]李时珍.《本草纲目》新校注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68,1320.
- [7]朱步先.关于药性之悖论[J].中医杂志,2001,42(12):709-711.
- [8]邓文龙.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5):1-3.
- [9]汪瑞林.体内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J].医疗技术信息,1997(4):38-40.
- [10]龙学锋.冷热不仅仅与温度有关[J].百科知识,2012(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