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时代特征探析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Chinese medicine periodical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郭妍;裴丽;姚梦杰;张海洋;
摘要(Abstract):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期刊基本生态方面考查,体现在:期刊创办者以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为主,发展极不稳定;期刊种类以综合性期刊居多,专科刊极少;编辑撰稿者以名医名家为主,学术水平和学术氛围较高。从期刊内容特征方面考查,体现在:期刊内容中西医兼顾,助力医学知识的普及;关注时事热点,发挥喉舌作用;刊学相辅、刊校互动,与中医药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关注读者需求,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对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时代特征进行分析,能够从史学角度客观地反映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医学术交流特点,为当代人们研究民国时期中医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时代特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5TQD06)
作者(Authors): 郭妍;裴丽;姚梦杰;张海洋;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8.09.03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姝琛,崔为,宋哲明.清末民国时期吉林省中医地域分布情况及主要贡献的调查与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310-1312.
- [2]高洁舲,章梅芳.《医学杂志》与近代中西医论争[J].医学与哲学(A),2017,38(2):87-90.
- [3]付书文.民国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 [4]韩磊.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出版探微[J].出版广角,2017(4):50-52.
- [5]任宏丽,段逸山.民国期刊《中国医学月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51-53.
- [6]付书文,牛亚华.《三三医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5):54-58.
- [7]先小乐,肖相如.再论中医整体观[J].吉林中医药,2015,35(2):113-115.
- [8]潘荣华.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 [9]邴守兰,段逸山,任宏丽,等.近代中医期刊特点及研究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029-1032.
- [10]陈丽云.秦伯未对民国中医药期刊的贡献——兼谈民国中医药期刊的研究价值[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论文汇编,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39-42.
- [11]卓鹏伟.近代上海中医期刊的办刊特点[J].中医文献杂志,2016,34(5):64-68.
- [12]沈伟东.秦伯未与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J].中医药文化,2009(2):44-46.
- [13]鲍良红.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办刊特色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235-1240.
- [14]董娴,段逸山.民国山西《医学杂志》研究文献综述[J].中医文献杂志,2017,35(6):69-70.
- [15]段逸山.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总目提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82-87.
- [16]郭妍.论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J].黑龙江史志,2015(5):6,13.
- [17]邴守兰,段逸山.民国中医之喉舌:《医界春秋》[J].中医药文化,2010,5(6):16-19.
- [18]段逸山.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历史价值论[C]//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2011:7.
- [19]段逸山.近代中医药期刊蕴含巨大价值[N].中国中医药报,2010-08-12(003).
- [20]鲍良红.从《苏州国医杂志》看民国江苏中医药期刊的办刊特色[J].江苏中医药,2014,46(11):75-76.